基层永远是最痛苦的

阿北一路向北 2024-03-01 09:22:46

前两天提到不少医护人员降薪了,甚至被欠薪。有读者不相信,准确的说是难以置信,医院创收能力那么强,谁进去都得脱层皮,怎么可能没钱发工资。

但事实就是这样,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的工资都下降了,而且下降的比例还不低,降了三分之一的都有。而且,有的确实连工资都拿不到,公积金和社保也被中断了。

原因比较复杂,牵扯很多,而且有些话题也敏感,就简单聊聊,说到哪算哪吧。

1、制度不改,问题依然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哪怕是公立医院,目前也是自负盈亏。虽然有财政拨款,但占比并不高,大头子还是要靠医院自己去搞创收,这就相当于将医院当企业去干了。以至于有这样的说法:医生手里拿着两个器,左手听诊器,右手计算器。

我认为,这是过度医疗、医疗腐败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当医院将看病变成生意,当医生不再纯粹的救死扶伤,还要考虑创收,甚至背负着任务指标,要开多少检查,要开多少药,工资奖金和病人的治疗费直接挂钩,那过度医疗就不可避免,老百姓看病就只会越来越贵。

而且,在这种生态环境下,个体的力量往往是比较微弱的。你不想给病人开检查,业绩上不去,回头领导就会找你,科室的同事可能也会怨你,甚至是孤立、排挤你,因为这事关大家的收入。

所以,摆在很多医生面前的路往往就两条,要么加入,要么离开。而离开的代价又很大,因为绝大多数医院都差不多。也就是说,如果想继续在这个行业里,继续当医生,除非自己开诊所,能自己说了算,否则很可能还是要面临是否要融入环境的问题。

而医生又是投资周期非常长的职业,时间以及精力的投入很大,从学校走到医院,这一路非常不容易。越是不容易,放弃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加入。有职业道德和良知的,不忘初心的,会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保障患者的权益。

为此,只要政策层面不调整,医院还是自负盈亏这种运营模式,那当下的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包括医护人员工资下降,甚至没钱发工资,本质上也是因为这种制度模式。这应该很好理解,医院有钱,大家分的钱就多点,没钱,那到手的自然是少了。

说到这,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医院每天那么多钱进账,为什么还没钱呢?

这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

2、没钱,只是部分人没钱

首先,是医院没钱(亏损)这事。

理论上,医院是应该有钱的,别说大病了,就是个普通的小毛病,都能从病人身上薅出几百上千出来。而且,每天乌泱乌泱的病人,一个个简直就是行走的取款机。

不过,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利润是营收除去成本。医院的营收是高,但成本支出往往也很巨大。比如医院的扩建、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设备以及药品的采购,人员的工资等等。

有人可能会说,相比起营收,这点支出应该足可以应付吧。

还是那句话,理论上是这样。

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今年中纪委曝光了一起医疗腐败窝案。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有个院长,以3520万买入一台进口价1500万的医疗设备,这院长一个人就吃掉了1600万的回扣。

后来,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发现这家医院的腐败情况很严重,不少中层干部都在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利,比如财务部、后勤服务部,一个主任的涉案金额就高达数千万。

以点概面,亏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是谁没钱的问题。

同样都是在医院,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差距还是不小的。

前几天,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篇文章,采访对象是一位某二级城市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副高职称。

据该医生讲,每家医院都有「物资供应中心」,以他们医院为例,每个月领纱布、绷带这些,都算在科室的开支里。而这些开支,是要他们自己承担的。他们每天做出来的收入,除去这些耗材开支,还有罚款等等,剩下的钱,才能给科室里的医护人员发奖金。

也就是说,他们的开支越多,到手的收入奖金就越少。

那么,作为医院的内部供应部门,物资供应中心的东西是不是要比外面便宜呢?

理论上应该是这样,毕竟医院集中采购,量大价优,这很正常。但实际情况却是,物资供应中心的东西并不便宜。

一卷纱布,卖给他们8块钱,但外面药店的零售价差不多只有一半,一台很普通的台式电脑,卖给他们六七千,桌椅坏了,不能自己在外面买,必须要通过物资供应中心走报废流程,从他们买。

这位医生吐槽道,卖给我们的东西,始终不经用,过段时间就坏了,需要不停地更换。这样一来,科室的收入就流入到了物资供应中心。而这样部门的人,他们的奖金就是从这些收入里来。

从这个角度讲,物资供应中心其实就是趴在各科室的身上吸血,赚的是各科室的钱。

那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部门?或者说,这部门进的都是什么人?

这位医生说,在物资供应中心上班的,多数是领导的亲属,不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

之所以讲这个,我主要是想说,在医院这种高度自治的体制内,没钱的只是部分人。有权力的领导们早就把碗里装得满满的,领导的小弟们、关系户们,跟在后面也能吃香喝辣。

真正苦逼的是一线的医护人员,尤其没关系、没背景的,往往最悲催,干最累的活,背最黑的锅,挨最多的骂,拿最少的钱。

类似的地方,还有学校,差不多也是这样,闲的闲死,忙的忙死,基层的人非常辛苦,事多钱少还憋屈。

3、基层永远是最苦的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稍微大点的机构里都有,不分国企还是民企,哪怕很多外企里,也是这样,基层的人永远是被压榨最严重的。

我这两天还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个人被裁员了,做工作交接时,老板才知道他一个人竟然负责七个部门的业务。视频虽然有可能是摆拍,但这种情况在职场上绝对真实存在。

为什么会存在?

原因有两个。

1. 派活的人不自觉;

2. 干活的人不拒绝;

有些人真的非常不自觉,你只要不喊停,他就会一直给你加任务,根本不在意你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个「有些人」不仅有老板、领导,还包括同事和客户。

如果你有心留意下就会发现,一家公司里最忙的,工作量最大的人,往往有两种特质:一是做事踏实,不会耍滑;二是做人老实,不懂拒绝。

而且,更悲催的是,这类人由于不会哭闹,不哭不闹就没有奶吃,所以他们的工资待遇往往并不高,至少不会比其他人高多少,有的甚至要低于同岗位的同事,典型的「活多钱少」。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对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要学会拒绝,原因就在这里。

客观的讲,不是每个老板都有良知的,不是每个领导都有格局的,真正能做到「多劳多得」的极少,再加上「你不干有人干」的就业环境,所以一线人员往往最苦逼。

那怎么解决呢?

基本无解,只能尽可能减小伤害。而且,还需要分情况来看,大概有三种情况。

1. 体制外,挪窝。

努力往往是有意义的,一个人干多个岗位、多个部门的活,有个好处就是成长快速,能力全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相对更高些。

有个读者原本在公司里身兼多职,什么活都让他干,工资只有四五千,后来因被部门领导甩锅而愤然离开。结果,凭借优秀的工作能力很快就找到了份新工作,工资直接上到了一万。

虽然仍然是一线,还是基层员工,但待遇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工作量也没那么大,这无疑就是很大的进步。

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很多时候,转身未必是深沟,很可能是出路。

2. 体制内,趴窝。

体制内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挪窝的代价很大。比如有些人考公考了四五年才上岸,越是得之不易,就越是弃之可惜。所以,如果不是遇到天大的事,不是实在扛不住的话,一般不会挪窝。

体制内的很多霸凌和压迫,源头也在这。有些领导就是吃准了下属不会轻易离开,仅凭这点,就将其拿捏得死死的。

但铁饭碗也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容易摔坏,尤其有编制的,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不出大问题,保住饭碗的问题不大。

所以,在体制内的基层群体里,有一类人是相对比较舒服的。他们不想往上爬,也不在乎什么考核评比,无欲无求,不争不抢,就踏踏实实做好份内工作。

3. 向上走,走出基层。

这看个人意愿,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向上的路通常都不好走。

不过,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体制内可能更侧重于做人,攀关系,找靠山,具体的业务能力往后排,而体制外往往则更侧重于做事,业务能力是开山斧,但同时做人也非常重要。

总之,机构越大,越往上走,做人的需求就越大。而这碗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下去。

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批判什么,就是想聊聊基层群体,希望大家能够善待各行各业的基层,真的不容易。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0 阅读:32

阿北一路向北

简介: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