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老人。
当你外出时,随时随地都能碰到老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跟老人友好地交往相处,才能尽量地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呢?
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四不”。
即民间俗语所说的:“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什么意思呢?

1、“六十不交言”
“花甲之年”的老人,性格、脾气、喜好等,早已形成固定模式,可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们阅历丰富,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因此,最好不要在他们面前提建议,谈看法;最好不要让他们这样做,那样做,在他们面前好为人师。他们是不吃这一套的。
更不要指责他们这样说话不对了,那样做事是错的;老人说多了,就嫌太啰嗦,讲的道理过时了。
如果你跟老人说话时,不仅不听他的,反而还一味地反驳他,就很容易惹他生气。
这个年龄的老人,身上多少都有一些隐性的基础疾病,如果把他的病气发作了,那就因小失大了。
所以,不要想着改变他,不管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最好顺着他,由着他。
2、“七十不留宿”
“古稀之年”的老人,在过去都是被视为高龄的。老话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年龄的老人,如果到你家来串门了,最好不要勉强把他留下来住宿。
这是因为:

一是个年龄段的人行动不便,容易发生意外。
二是他们年龄大了,已经习惯住自己的房,睡自己的床。到了陌生的地方,就会睡不着,就会感到焦躁不安。
如果整夜都休息不好的话,就很容易引发他身上的疾病,万一出现意外,那就说不清楚了。
就算不是你的责任,他的家属也会怪你。
因为,你明明知道老人年龄都这么大了,你为啥还让他留宿呢?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3、“八十不留饭”
“耄耋之年”的老人,就是高寿了。
这个年龄的老人,即使你看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但是,他身上有什么隐疾,外人是不知道的,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毕竟都这个岁数了,身体机能退化了,肠胃功能减弱了,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如果到你家里串门时,或前来参加你家里的喜宴时,最好不要勉强留下来吃饭。
如果在你家里大鱼大肉地吃一顿,吃撑了,吃出问题来了,轻则送医院,重则有性命之虞。
如果万一出现这种状况,就问你怕不怕吧,就问你说不说得清楚吧。到时候,担责和赔偿肯定是跑不脱的。
4、“九十不留坐”
上了90岁的老人,也称之为“耄耋之年”,就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这个年龄的老人,如果找你说话,或到你家串门,出于尊敬和礼节,可以搬个椅子让他坐下休息一会儿。
但是,切不可久留,更不要勉强挽留他久坐。
这个年龄的老人,即使看起来身体再好,但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哪个人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无疾而终。
如果你好心好意地把他留下来,而且还请他吃饭,万一不小心摔一跤,有个什么闪失,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你就摊上事儿了。
因为,不管怎么说,事情是在你家发生的,多少你都有一点责任。
结语:
跟60岁以上的老人交往,做到“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并不是歧视老人,并不是不孝敬老人,更不是嫌弃老人。
注意做到“四不”,其实也是为了老人好,是为了尽量照顾到老人的身体健康,和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
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好,尽量避免造成不好的结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现在很多这个年龄段的老人,都比较自觉,都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到别人家去串门的。
你觉得跟60岁以上的老人交往做到“四不”,有没有道理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