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普后,青岛与天津宁波的差距拉大

青记爱观察 2025-01-27 05:03:15

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公布,青岛与宁波、天津的差距再次拉大。

1月26日,青岛发布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16719.46亿,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

同时,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5973.16亿元。

单从增速看,青岛与山东持平,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可圈可点。

但从增量看,青岛2024年GDP增量为746.3亿,落后于宁波的1001.1亿和天津的812.53亿。

从GDP总量看,青岛与宁波之间的差距从2023年的1173亿扩大到2024年的1430亿。

同时,青岛与天津的差距并没有进一步缩小,反而再次被拉大至1300亿。对比之下,宁波实现了对天津的反超,一下子比天津多了120多亿,还有望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赶超南京。

即使放到省内看,青岛对全省GDP的贡献度也在降低。2024年,青岛占全省GDP(98566亿)比重为16.96%,但在2023年,青岛占全省GDP比重达到 17.12%。

青岛GDP不及预期背后,与第五次经济普查对2023年GDP数据的核算密切相关,但更多指向的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问题和质量问题。

1

作为关乎国情国力的三大周期性普查之一,全国经济普查被看作是对经济社会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全国GDP修订后为129.4万亿,较初核数增加3.37万亿,上修幅度为2.7%。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从48.2万亿修订为47.6万亿,调降0.67万亿;第三产业增加值从68.8万亿修订为72.9万亿,大增4.1万亿。

根据官方报道,在增加的3.37万亿中,有2.03万亿是来自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的增加,另有1.34万亿是来自对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房租”计算规则的调整。

事实上,每一轮经济普查前后或普查中,都会有GDP统计规则的修订。

比如,从2016年起国家把科技研发投入计入GDP,后来,这个规则修订进一步体现在第四次经济普查中。

在新一轮经济普查中,自有住房价值的统计方法由之前的成本法改为虚拟租金法。同时,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也首次被纳入统计。

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抗压能力强、总部经济发达、三产占比越高的城市,2023年GDP的增调幅度越大。

2023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5973.16亿,较初核数据仅增加了212.82亿,上修幅度仅为1.35%,大幅低于全国的2.7%,也低于山东上修幅度2.3%。

在全省范围内,青岛212.82亿的调整值仅占山东全省第五次经济普查调整值(2137亿)的十分之一,明显低于青岛GDP占山东全省的比重(17%左右)。

这意味着,第五次经济普查后,青岛占全省GDP的比重反而降低了。

放到全国城市对比看,宁波、天津在此次普查中分别调升了693.77亿和474亿。

在目前已经公布的GDP城市中,青岛的调整值甚至落后于唐山(412.7亿)、温州(489.97亿)、沈阳(502.6亿)等GDP总量比青岛低不少的城市。

考虑到新的GDP统计将自有住房价值由成本法改为虚拟租金法,显然经济越发达、房租越高(或者降幅越小)的地区,在GDP统计时越占优势。

这可能是青岛的一大劣势。

2

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的公布,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

GDP将会越来越真实反映一座城市的活力。

特别是服务业发达、市场主体含金量高、外来人口吸引力强的城市,将会在GDP核算中占据优势。

比如,青岛与宁波的差距,很大程度体现在跟市场主体含金量相关的企业效益上。

整体上看,截至2023年底,青岛实有市场主体213.64万户,宁波为138.63万户,青岛要比宁波高出不少,但含金量却要低不少。

截至2024年,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宁波、青岛各有418家、219家,青岛只有宁波的一半多;

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方面,宁波、青岛各有104家、39家,青岛只有宁波三分之一多;

在A股上市公司方面,宁波、青岛各有122家、66家,青岛只有宁波的一半多;

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方面,宁波、青岛各有22家、4家,青岛还不足宁波的五分之一;

优质企业的差距,直接反映在两市税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效益指标上。

2024年1-11月,宁波、青岛税收收入分别为1360.8亿元、87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724.5亿元、1246.3亿元,青岛仅有宁波的七成多。

这也是当下青岛打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企业竞争力弱、盈利能力不强,就会导致居民收入不高,人才吸引力不足,同时围绕相关制造业的服务业也会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还会造成城市核心区域的商务楼宇空置率高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长此以往,青岛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在激烈的城市竞速赛中处于不利位置。

不夸张地说,青岛市场主体成长性不足、含金量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青岛当前“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未来城市能级提升的最大阻碍。

2 阅读:3383
评论列表
  • 2025-01-27 14:33

    人均收入的话,浙江任何一个城市拿出来在山东都是吊打

  • 2025-01-27 08:37

    话是这么说,但去过青岛和宁波的人都知道,两个城市体量差距太大了,宁波的城建规模和城市繁华程度和青岛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差了一个级别,宁波更像是个制造业突出的小城市,而青岛更像是个综合性门户城市。不过明显宁波老百姓更有钱,所以gdp只能代表一部分,无法代表全部。[点赞]

    用户78xxx62 回复:
    消费这一块,青岛是完胜宁波的
    苏打水啊浪打浪 回复: 用户78xxx62
    你岛在哪?

青记爱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