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打“全球关税战”:是经济救命药,还是美元自杀式冲动?

文杰评商业大佬 2025-04-09 10:14:34

在几个月之前,外界普遍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很小。但在过去几周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浮现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特朗普再度挥舞 “关税大棒”,将矛头指向众多国家,这一举措不仅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也引发了各界对美国经济走向的深刻思考。特朗普的 “经济自救” 计划究竟能否如愿以偿,其又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借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的观点,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一、加征关税:源于美国的多重焦虑

特朗普推行加征关税政策,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美国长期深陷贸易逆差困境,制造业大量外流,导致产业空心化,关键产业链过度依赖外国,这使美国政府认为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为了实现 “制造业回流”,特朗普试图借助加征关税打破现有贸易格局,迫使企业回到美国本土投资设厂。

然而,现代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早已形成深度分工,重新布局谈何容易。强行推动制造业回流,不仅会大幅增加企业成本,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加剧全球通胀、扰乱资本市场,甚至威胁到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二、关税政策:动摇美国金融根基

斯科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维持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重要前提,就是长期保持贸易逆差。全球各国在贸易和投资活动中,需要大量美元作为储备、结算和投资货币,而这些美元主要来源于美国的贸易赤字。

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一旦压缩美国进口规模,贸易逆差缩小,全球市场上的美元供应量也会随之减少。这将使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遭到质疑,进而冲击美国的财政能力与资本市场稳定性。如此一来,美国在试图解决制造业问题时,可能会不慎动摇自身最为核心的金融优势。

三、市场震荡:经济放缓的预警

特朗普宣布 “对等关税” 政策后,市场迅速做出负面反应。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盘后大幅跳水,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期货分别下跌超过3%和4%,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充满担忧。

美联储也迅速下调了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将2025年GDP增速从2.1%降至1.7%。这一举措不仅是对高关税政策负面影响的警示,也释放出美国经济可能放缓的信号。

四、中美过招:不同路径与前景

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中国展现出了从容的应对策略。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从 “制造工厂” 向 “技术输出” 的转型,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逐步将市场重心转向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斯科尔斯认为,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这种优势短期内难以被替代。即便部分订单因关税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依然具备强大的产业组织和技术整合能力。

反观美国,在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收紧技术转移的同时,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大力推动 “美国制造”,限制中资收购,投资本土芯片产业等。但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信任危机。

迈伦·斯科尔斯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接受《财经》专访。摄/江玮

五、经济韧性:生产力才是关键

美国经济能否抵御这一波政策冲击?斯科尔斯认为,关键在于生产率。要维持2%的实际经济增长,生产率也需保持在2%左右。尽管美国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将其视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引擎,但人工智能要真正释放价值、带动大规模资本投入,还需要一定时间。

与此同时,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尚未完全逆转,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若未来美联储降息进程不顺利,美国经济可能会进入 “低增长 + 高不确定性” 的新常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美国对经济困境的一次激进尝试。然而,从多方面来看,这一政策不仅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的目标,还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正如斯科尔斯所强调的,决定经济韧性的关键,是生产率、信心以及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预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5年,各国都需在这场经济风暴中,谨慎应对,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0 阅读:10

文杰评商业大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