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丰城四大名人

楚天看文化 2024-03-29 17:24:39

明代丰城四大名人

洞若(鄢文龙)

一、雷礼:登峰造极,博学可钦

他是原福建延平知府雷诚的后裔。

他后来上承门荫入仕为官,先后担任福建兴化府推官和南京南部宁国府推官。之后又被任命为吏部主事、考功司员外郎。

他写过第一部著作《真定府志》。

他写过第二部著作《南京太仆寺志》。

他就是——雷礼,丰城镡舍人。

1558年10月28日,被任命为工部尚书,达到了仕途顶峰,在位近十年。

就在这一时期,京城内外大规模修整及兴建府衙建筑,他与许诰非正式工部大臣更多的负责监督那些一般人只能想象的建筑的修建。作为一位肥差,史载其负责的工程项目预计要花费上百万银子,但他却只用了预算的十分之一。这使那些经常从工程中获利的官员和宦官们十分恼火,雷礼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好在嘉靖皇帝对其忠诚非常认可,且特别看重,自然保住了原职。

1562年4月17日,被封为太子太保,10月8日宫殿修建完成后,又于11月6日加封太子太傅。

可是,明穆宗朱载垕登基后麻烦开始了。

1567年3月25日,宦官李弹劾许诰擅自挪用卢沟桥维修款项,这一指控,使得有能力的工程师丢掉了其名誉上的尚书职位。一年半后,也就是的1568年10月5日,雷礼不满宦官滕祥的所作所为,认为其要求的用于礼佛的经费以及要求工部采购的材料数量过于庞大。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宦官争斗,于是恳求穆宗干涉调查,否则,就辞官。而滕祥自幼便与喜欢吃喝玩乐的穆宗相熟,其最终结局自然是滕祥获胜,雷礼被迫辞官,之后的十三年,一直赋闲在家。

虽在赋闲,却一直没有闲着,除了《真定府志》《南京太仆寺志》外,还编写了二十五卷本的《皇明大政记》,其中,前二十卷就出自其手,尤其是另外一部重要的资料汇编,多达一百六十五卷。

他对地方官府的事物亦情有独钟,他的《丰城县治记》,就是对家乡府衙的研究,可惜该书已佚。

尽管郑晓知晓目前的一切,雷礼却了解过去的一切。

博学之至,惟钦可鉴。

二、李材:师从守益,臻于“止修”

他出身名门。

父亲李遂是欧阳德的弟子,累任凤阳巡抚、淮安巡抚、南京吏部尚书。

他师从王守仁门人邹守益。

1562年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旋即辞官返家,研习经传。南归途中,拜唐枢、王畿、钱德洪等数位王守仁弟子。丁父忧期满,还朝任兵部郎中。1571年2月,擢广东按察使司佥事。1574年,因功进按察使司副使,但可能因冒犯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不久即辞官。1583年8月复官,任山东布政使司参政,三个月后调往辽东;1584年初,转任云南大理参政,主管西部边境军务。之后,升按察使,拜右佥都御史。

他十分敬仰王守仁,并以之为榜样,努力成为杰出的军事家兼思想家。尽管是邹守益的弟子,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伦理思想。他呼唤回归人类本性,并在具备孟子所描述的内在“四端”的前提下,达到人性之善。在他看来,《大学》中的“知本”、“知止”、“修身”尤为重要。因此,他将自己的学说总结为“止修”,“止”即“主意”(理论),“修”即“功夫”(对思想学说的实践)。其思想有意识地回归朱熹与程氏兄弟等宋儒所提倡的内省学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李材的三部著作,其一为军事著作《将将记》,其二为《观我堂摘稿》,其三为《李见罗书》。

据日本藏书书目记载,还有其他著作,包括《见罗先生正学堂稿》《见罗先生福堂稿》以及《见罗先生观我堂稿》。

三、杨瑄:命途多舛,勠力向民

他是杨子荣之子。

他在1453年考中了举人,第二年考取了进士。

父亲初名杨显,是杨氏家族第一位通过科举考试为官的人,曾任四川成都蜀王的一名典簿。

据说,杨氏家族本姓王,其中一位颇为有名的先祖曾定居南昌府武宁县,九世纪末曾任唐朝高级官吏。杨瑄的高祖父仍然姓王,元末将家族迁往丰城;其子孙在洪武初年政府登记纳税时,出于某种原因改性杨。

杨瑄1456年出任御史。1457年2月初,皇帝朱祁钰病重,其太子之位仍然空缺,因此杨瑄与其他许多官员上书,请求皇帝早定太子。杨瑄本人与其他两位御史约定,如果皇帝对此事置之不理,那么他们将一同上书辞职。2月11日早朝,当百官在朝廷等候时,他们发现宦官曹吉祥及其同党石亨和其他人等已经拥立前任皇帝朱祁镇复辟。因此,杨瑄和另外两名御史也就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继续担任御史。6月,杨瑄上奏弹劾曹吉祥和石亨,满朝大惊。在北直隶调查期间,杨瑄了解到此二人大量强占百姓的肥沃土地;14日杨瑄上奏揭露二人的不法行为,请求立即将其拘捕。皇帝为其勇气所赞许,下令调查此事。

同时,京师御史台的官员,在张鹏的率领下,支持杨瑄弹劾曹吉祥和石亨二人。可惜,在御史们采取行动之前,告密者将消息通报给了曹吉祥,曹吉祥得以提前采取行动,控告张鹏中伤自己,以替自己的叔叔报仇。皇帝随即下令逮捕张鹏和杨瑄。

据说在狱中杨瑄遭到严刑拷问,曹吉祥及其同党意图迫使其供认受某些高官的指使,但为杨瑄所拒绝。有趣的是杨瑄最初被判处死刑,其余官员被判处流放,但巧合的是,当时京城雷暴突起,毁坏了数间房屋。审判者认为这一判决结果触怒了上天,因此将所有人减刑。不久后,朝廷大赦,杨瑄返回京师;但是由于一直同曹吉祥和石亨作对,因而被再次流放至广西南丹卫。一去就是五年,直到1461年8月曹吉祥被处死后才重获自由。三年后,宪宗朱见深登基,杨瑄重任御史;不久之后,升任浙江按察副使,直至离世。

在浙江任职期间,杨瑄致力于改进当地的司法体系,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同时,重修沿海防御工事,防止倭寇的突袭。其主要功绩在于改进了地方的灌溉体系。

杨瑄著有《复辟录》。其子杨源,占星家。

四、杨廉:斥责奸佞,才华盖世

一个兼具三重身份的人:官员、学者、思想家。

早在其父杨崇在永州为官之时,他就受到了精心的儒家经典教育。

1477年,考中了举人,次年参加会试却未能上榜,于是返回家中,在本地以教书为生。之后,协助编成当地地方志。

1487年,在会试中上榜,名列第三,得以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却以身体有恙为由请辞回乡。1490年,任南京户科给事中,次年发生地震,他借机上书弹劾重臣,并举荐李东阳、王鏊和吴宽。吏部尚书王恕为小人所谗时,他上书力挺斥责奸佞;1493年,因母丧丁忧返乡。1498年,因父亲年迈,主动请求派往南京任职。1507年升任南京太仆,在职不满两年便因其父过世,再次丁忧辞官居家。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士人,兴趣广泛,游历于经学、哲学、数学、天文学乃至医学。他十分推崇宋儒,尤其是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据说当时的大儒王守仁十分尊敬他。

他的一生著述甚丰著作二十余部,其博学,于书目可见一斑:《太极图纂要》《数学图诀发明》《律吕纂例图说》《礼乐书》《选注风雅源流》《医学举要》。

而《皇明名臣言行录》是他的一部历史著作,也是明代一部重要的传记。另一部著作是《琬琰录》。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四库馆臣仅提到一部《月湖集》,实际是他的个人文集。

他去世后,朝廷追封其为太子少保,谥号“文恪”,其子荫功担任主簿。

这个人就是明代江西丰城的杨廉,字方震,号月湖,畏轩。

0 阅读:0

楚天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