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月,与天地的对话——中国最顶峰的十五首中秋诗词

呵呵呵文化 2024-03-15 01:53:45

本文约7600字。

长夜如水,是谁悄悄迈入人间,拾取倾泻在大地上的点点光斑,信手撒入银河,于是,人间有了中秋,世间多了离愁,家中多了守望,时光多了雕琢……

一轮明月为什么总受世人青睐,将之作为倾诉哀愁思念的对象?

“月”是黑暗中的光,夜色中照亮征人的前程;

“月”是寄托,所谓“千里共婵娟”,相隔千山万水,你我共守一轮明月;

“月”永恒,人生可以幻灭,身体可以消失,永恒的情义和相思与天上的明月共存;

“月”是圆满,天上月圆,地上团圆,多少羁旅之人抬头望月,低头思乡?

“月”是美好,花好月圆一直是中国最美好的场景,月光之下,一切有了光,有了形态,有了朦胧;

……

这就是月。

那么,何为中秋之月?

一、中秋人与明月的对话—“千里共婵娟”

南宋文学家胡仔和当今学者康震曾评价说,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古今中秋诗词尽废,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中秋诗词流传至今几千首,中间不乏与苏轼相提并论的名人大家,为什么苏轼的《水调歌头》能千万军中独占鳌头?

写尽了古今文人的理想和不得志,写尽了古今两地之人的相思和寄托,写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道出了人生和宇宙的意义。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外放到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做知州。对当时时局的不满,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的思念,中秋节那一天,苏轼望月思人,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开篇,就是词人与天地的对话,与明月的对话,表达了词人以清影为伴,虽向往天上宫阙,却又留恋人间。

词人现实中虽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到密州,处于人生低谷,但是,把酒问天的豪迈,处处透露出词人的高贵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逆旅但又旷达的心态。

下阕更是把望月抒怀的用意上升到天地宇宙之间,两地的思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正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显示出词人构思奇巧,豪迈旷达的境界。

胡寅在《酒边集序》评价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评价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道:“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在人生低谷中,词人既向往天上的自由和浪漫,要乘风归去,又及时反省,恐天上高处不胜寒,还是眷恋人间,不畏艰险,继续自己的理想。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几者兼具饿,方见千古绝唱。

苏轼从“乌台诗案”之后,写下了大量寄托人生理想,却又感怀现实残酷的诗词文章,每每都虽有“小舟从此逝”或者“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但却总是能以旷达的心态和广为天下的境界为之释怀。

这首词亦如此。中秋之月,不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更是“大醉”后,对人生的遣怀之作,伫兴之作。

二、中秋最美意境之月—“不知秋思落谁家”

约公元821年间(大庆元年),时令太府寺臣的王建,在某一个清冷美好的中秋节晚上,“时会琴客”,好友团聚,唯独不见老友杜元颖,于是,诗人写下了首千古名篇,化作丝弦相思遥寄好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上中天,又是中秋佳节。

诗人与朋友们琴酒尽兴之后,大家乘兴到院子里赏月,当然,也许是宴席散了之后,诗人独自在庭院中赏月。

中秋的月光照到庭院,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清冷中,树荫里落满了寒鸦。夜深了,寒霜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此情此景,诗人浮想联翩,天上的广寒宫中,那棵桂花树是不是也被寒露打湿,桂花树旁边的嫦娥和玉兔,拿着斧子的吴刚是不是也在一片寂静中思念着家乡和亲人?

世间无数别理之人,此时此刻,是不是都在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思念着心中之人?

但是,茫茫的秋思到底会落在谁家?

要知道,此时可不光是诗人自己在望月思念老友。

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价道:“杨慎列为能品。周敬曰:‘妙景中含,解者几人?’郭濬曰:‘清音缓节,幽然飒然。周珽训曰:‘爱月常情,秋思各有不同,在谁家三字凄婉,蓄无穷之意’。敖英曰:‘后二句言谁不赏景,惟宴处超然者,心与景融。’”

唐汝询在《唐诗解》评价道:“地白,月光也。明则鸦惊,今既栖树,则夜深矣,是以见露之沾花。此时望月者众,感秋者谁?恐无如我耳。”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道:“不说明己之感秋,故妙。”

明明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别理的老友,却偏偏问“秋思落谁家?”一个“落”之,虚中有实,化虚为实,漫天的秋思随着一轮明月的清辉,洒落人间。月明人远,情深意长。

三、中秋最悲歌感慨之月—“人生几度秋凉”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苏轼遭贬谪到黄州的第二年,又值中秋。(有学者认为,此词作于诗人儋州流放期间。编者认为,儋州时期,苏轼已全然旷达,断不会如此自悲生世。)

一人月下独饮,不由回想起人生凄凉。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诗人一开口就是感叹人生虚幻,人生短促。以梦比人生,那些当年的理想,当年的胸怀,当年的不堪回首,现在看来正是如梦幻泡影。感慨的是,这些梦幻泡影中,包含了人生的纷纷扰扰到底有何意义。

中秋节已是暮秋,秋风萧瑟,落叶满地,恰恰也正是让人感慨时光易老,壮志难酬的时光。

朝堂之上,满是尔虞我诈,因政见纷争被贬谪的诗人一人把酒,感慨“月明多被云妨”,自己忠言被谤,因谗被贬谪,透漏出诗人对朝堂的愤恨。最后两句也透露出诗人在如此凄凉的处境下,还是要“凄凉北望”,以图再报效国家和对亲人的思念。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价道:“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曰:‘世事一场大梦(略)’坡以谗言谪居黄州,郁郁不得志,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然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

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注曰:寄子由,故后句云‘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凉北望’,则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疑是在钱塘作,时子由为睢阳幕客,若《词话》所云,则非也。’”

“凄凉”是这首词的主题。中秋之夜的秋风,明月下夜凉如水,孤灯独醉,世态炎凉,这是一个凄凉的世界。在这种场景中,孤独的诗人身影与孤灯的黯淡昏光,相映成景,巨大的悲剧力量,让人回肠荡气。

四、中秋最苍茫忧民之月—“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杜甫避乱在夔州,这期间,是杜甫创作高峰期,他诗文的百分之三十都是这一阶段所创,这一年中秋又到,诗人夔州远眺,写下了这篇名作。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国难家仇,长年羁旅在外,到夔州已是两年,在此边远之地,又逢中秋,诗人望月兴怀。

夜已深,一轮明月慢慢将要落下巫山深峡,还衔挂在白帝城之上。就是这将落未落之际,巫峡大江上雾气锁江,一片昏暗,只有半空中明月讲半座白帝城照的通亮。

远处的兵营里,想起来刁斗催晓的声音,明月倾斜,月宫中的玉兔自然也跟着倾斜。看着这轮明月好似张满了的弓,残余的月光照射大地,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它照亮的是普天之下战乱之中背井离乡的人民。

这是一首悲天悯人之作。同是羁旅之人的诗人在漂泊之中,时逢中秋,本该举家团圆,却常年在外。思念亲人故土之际,看到苍茫的明月照耀大地,不禁想起了兵营中的千万士卒,想起了普天之下的战乱民生,这也正是诗人心怀天下的意境和伟大之处。

月映巫峡

五、中秋最人生无常之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公元818年(元和十三年),被贬谪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的白居易。在江州已经谪居三年的白居易,这一年又是中秋,诗人写下了这篇名作。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昔年风华正茂之际,诗人的中秋佳节,总是那么意气风发,在京城曲江池畔,杏园赏月宴庆,何等风光。

今年又逢佳节,之际却被贬谪千里之外的江州,独自一人徘徊在城边的湓水之畔。

如此强大的反差,让诗人不仅回望西北,远处正是自己的故乡,不经意间,离开故乡已经多年。昨夜秋风无人可诉,今夜明月的清辉还跟往年一样清冷。

字里行间,不禁想到蒋捷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又想到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历经劫难,愁绪只在心中。

六、中秋最人生凄凉之月—“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公元1234年(金天兴三年),金朝灭亡,元好问被囚禁聊城五年,到公元1239年,知天命之年的元好问才得以重归故乡隐居。

这首诗,从地名倪庄考证。应是诗人在山东囚禁之际所写。

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国破被囚禁五年,囚禁他乡的日子里,元好问形容枯槁,如同山中僵木。

每天都吃着牢饭,深秋也穿着单衣,瑟瑟发抖。每想起自己少年成名,春风得意的日子更觉得现在生活的艰辛。

在屋里就能听到山溪的水声,可见诗人所处环境之僻静,在这样苦难荒僻的地方,就算是中秋佳节,家家赏月,而自己也没有心情看上一眼。

元好问诗词多朴实,往往最朴实的语言中,包含着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对于囚禁他乡的诗人来说,中秋节也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天,心如止水,早已经没有了对佳节的喜悦和渴望。可谓人生凄凉。

山中夜来月

七、中秋人生离愁之月—“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

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州,苏辙到徐州与苏轼相聚百余日,共度当年中秋节后,苏辙马上就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临分别之日,苏辙写下了这首名篇。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是一首中秋节离别之词。

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悲伤的开始。苏辙兄弟两人因朝堂政治纷争,聚少离多。好容易聚在一起,马上就又要分离。中秋节日,二人泛舟湖上,赏月饮酒,就在此最高兴的时候,也就到了分离的时刻。

词人把外边景色的热闹,节日的欢腾和自己内心的失落交织在一起,更凸显出分离的伤感。

词的最后,用了王粲的典故。“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当年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

词人以王粲十二难不得志的典故收尾,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苏轼在《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和道:“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八、中秋人生得意之月—“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公元868年(咸通九年),三十一岁的皮日休刚中进士第二年,正值春风得意,在杭州游览之际,恰逢中秋,性质中作此名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殿前,明月上掉落下朵朵桂花,诗人轻轻捡起殿前的桂花,只见手中的桂花新鲜光洁,洁白无瑕,花瓣上还有露珠在闪烁。诗人抬起头来,一直也想不通为什么吴刚会不停的砍伐那棵桂花树,这些地上的花瓣应该是嫦娥撒落在人间的吧。

以景寓情,中秋节中,一个普通的月夜赏桂图,无比的轻松自然。尤其是最后对嫦娥的猜测,仿佛是月宫中的嫦娥眷恋人间,撒下桂花花瓣满人间,字里行间,意境优美。充分表达出诗人无比轻松自在的心情,可谓独具匠心。

月上天竺寺

九、中秋天下大同之月—“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曾写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曹松出身贫寒,心忧天下。

曹松的一生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瘦弱的,满脸愁容,终年骑着一头小毛驴的穷秀才形象。这样一个穷秀才骑着小毛驴从青年走到暮年,一直在继续着自己颠簸流离的人生道路。

也不知道是哪一年,曹松骑着小毛驴走到了哪里,遇上了中秋节。

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又是中秋节,这一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家家户户都在看明月升上天涯。明月是这样的无私,就算是在天外,没有了天的地方,它也会把光亮送到每一家。

朗朗上口,简洁明快,彷佛平淡无奇,但话锋一转,就是诗人的胸怀。月映大地,即使是帝王家,也无权独享月光。这正是诗人身无分文,胸怀天下的境界和理想。

十、中秋缥缈虚无之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不知何年。

李商隐中秋月夜,独登楼远眺,心血来潮,写下这首名篇。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的诗向来晦涩难懂,这首诗同样也是众说纷纭。

中秋节已是暮秋,诗人在高楼远眺,一片衰然,只听到天上的大雁嘶鸣,自己所在的高楼已经与霜华月色融为一体。冰霜青女与嫦娥都耐得住清冷,在明月中争芳斗艳。

在诗人的眼里,霜与月,已经不是世俗中看到的霜与月,而是主管霜雪的青女与月中的嫦娥,也就是霜与月的灵魂和精华。

在这样一幅秋色漫天,霜华遍地的寒秋中,诗人也许已经化身为这清秋的灵魂,不再俗世之中。

这是一幅脱离尘世的清冷世界,全诗的意境转瞬即逝,毫不停留,恰如漫天霜华,海市蜃楼。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评价道:“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如李义山忧唐之衰,云:‘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如‘莺花啼又笑,毕竟是难春’……皆佳句也。”

纪昀在《玉溪生诗说》评价道:“首二句极写摇落高寒之意,则人不耐冷可知。却不说破,只以青女、素娥对照之,笔意深曲。”

十一、中秋忧愤嘲讽之月—“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曾写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和“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的罗隐,一生考进士不中,诗名虽传天下,但多讽刺冷峻,为当世朝堂不喜。这首中秋之事也是如此。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中秋诗词中,罗隐这首诗可谓是别开生面。

别人咏团圆,叹离愁,罗隐却是嘲讽天下。阴云遮住了天空,中秋本该明月当空,本应该清光遍地的景象没有出现,这其实都不重要。让人担心的是,等天晴的时候,那轮明月还在养着那只丑陋的蟾蜍。

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罗隐诗文既有杜甫沉郁顿挫,也有白居易通俗讽喻的特点。敢于直面人生,抨击丑恶,反映民生,虽偶尔愤慨流俗,却始终不失大家风范。

十二、中秋人生壮志之月—“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是苏轼和辛弃疾中间承上启下的宋词大家,是南宋豪放词的奠基者之一。

公元1166年(乾道二年),张孝祥因主战被政敌陷害免职,从桂林北归之际,路过洞庭湖,时值中秋,词人义愤填膺,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严格来说,这首词非中秋之词,而是近中秋之词。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没有一丝风色,月下,独影单只的词人一人、一月、一湖、一倒影。

词人遭人所陷,明月自照,光明磊落,问心无愧。虽然全词充斥这悲愤之情,但是看最后,词人也已经回归自我,忘情于这月白风清的美妙之夜了。

王闿运在《湘绮楼词选》评价道:“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

字里行间,又仿佛看到了岳武穆仰天长啸,苏东坡大江东去,辛弃疾金戈铁马……

十三、中秋明志寄托之月—“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公元1126年(宣和八年),李朴受宋钦宗看重,在国子监祭酒已经一年,这年中秋,为表明心迹,李朴特作此篇。

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诗中的月色景象宝相庄严,场面宏伟,其实在描绘出当世盛景。接着,诗人说天上一轮明月皎洁纯洁,那玉兔和蟾蜍也不能亵渎它。

为了维持明月的高尚,诗人励志携手同志之人,一起担此重任。

这首诗别出心裁,以铲除狡兔和蟾蜍,维护明月纯洁来表达自己心迹,自己志在国家,存不得半点杂念。

十四、中秋空灵之月—“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这首诗怀念的对象非常特殊。中秋团圆之日,大家怀念的都是家人,情侣,朋友等,但是贾岛却在怀念一位和尚。

寄慈恩寺郁上人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这首诗全是怀念诗人与郁上人以前见面的场景,以及今日中秋节,遥看月下山寺清冷,不禁怀念郁上人。

诗中对暮秋清冷的山寺描写非常有意境,明月下,清气浩渺,高山清幽,竹林中露出寺庙一角,诗人就是在如此仙境之中和郁上人见的面,今日又是中秋,又是如此的仙境,不禁再次怀念这个上人朋友。

十五、中秋想入非非之月—“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这是写在《红楼梦》书中第二回,作者曹雪芹以书中人物贾雨村口吻写的一首诗。

当时的贾雨村一介穷儒,寄居在甄士隐葫芦庙中,前途渺茫,生计窘迫。偶尔到甄士隐家中,与丫鬟娇杏两次邂逅,娇杏两次回头看他,便以为娇杏“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于是念念在心,中秋节里,又想起此事,望月有感,不禁吟出此诗。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曹雪芹深刻、准确的把握住人物心理,当时的贾雨村潦倒困顿,看到漂亮的丫鬟难免心动,想入非非,又加上误以为丫鬟对他有意,那就更是心中窃喜。

这首诗先写自己潦倒,愁绪满怀,接着写自己脑海里一直闪现娇杏两次回头的身影,但是马上就想到自己目前这种情况,是不是单相思?不禁自惭形秽。最后又突然给自己打气,“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自己科举有成,不怕没有佳人垂青。

其实,后文我们知道,贾雨村其实根本就是功利之人,哪有感情可言。

这首诗就是贾雨村的出场底色,隐隐也勾勒出了贾雨村自命不凡的人物形象底色。可见作者曹雪芹对书中人物形象的精准把控。

0 阅读:0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