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

硬生生把自己作死的典型代表,是秦末的陈馀。
陈馀是魏国大梁人,也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陈馀周游列国的成绩比孔子强上那么一丁儿点,虽然都没有当上官,但人家给自己忽悠来一个富豪老婆。
因为忽悠界的精英张耳,混成外黄县令了,所以陈馀成了张耳的粉丝,情同父子。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张耳陈馀这爷儿俩虽然不是亲的,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把自己变成了全国(秦王朝)的名人。可惜秦王朝是以法治国的,好儒术的张耳陈馀干爷儿俩名气越大,死的越快。秦灭魏几年后,因为他们的名气,开始悬赏捉拿张耳和陈馀,悬赏价格分别如下:张耳一千金,陈馀五百金。
成了全国通缉犯的张耳和陈馀,一口气跑到了陈县,在一个街道办事处当了看大门的(里监门),好能养家糊口。
这个时候,陈馀开始了第一次作死。
秦代的公务员,不像现在,你有事没事,东家窜窜,西家走走,到处找人唠嗑,唠嗑完年底还要给你发奖金。那个时候可没有这好事,张耳和陈馀每天要面对面的在城门楼子下站岗。有人站岗,就有人查岗。有一次,陈馀犯了个错,结果被领导扒了裤子打板子。
对普通小老百姓来说,打屁股是挺平常的事情。但对曾经的名人,又是儒家弟子的陈馀来说,被人扒了裤子打屁股,绝对是莫大的耻辱。再说了,身体发肤,受之爹妈,不可伤也。你打我屁屁,不是让我不孝吗?
就在陈馀想喊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跳起来要杀人的时候,打横里飞出一只大脚,跨擦一下把陈馀的脑袋给踩土里了。
等打完了,陈馀才发现把他脑袋踩土里的,是干爹张耳。没等陈馀翻脸,张耳说了,你作死啊!你想死在这个小官手里吗?不想就得忍。
第一次作死后不久,陈馀开始了第二次作死。
张耳陈馀造了秦王朝的反之后,成为赵王歇的左膀右臂,然后被秦将章邯,打的屁滚尿流。
因为张耳和赵王歇被围在巨鹿,陈馀手里有兵,但没有来救他们,张耳和陈馀大吵了一架。
一个说你为啥不救我,另一个说我救了,争来争去互不相让。
然后陈馀突然开始了第二次作死。
吵着吵着,陈馀突然内急想上厕所。你上厕所就上厕所呗,还想在上厕所之前,把事情解决。就把将军印解下来丢给张耳,愤怒地说道:“你以为我忍辱负重,就是为了这颗将军印吗?既然你不信任,那我现在就还给你!”
说完,陈馀直冲茅厕而去。
陈馀愤怒也是有其道理的。当时你张耳被围之时,你儿子不也在场吗,他不也没去救你吗,你不去骂他不忠不孝不义,凭什么只骂我陈馀一个?
看来,陈馀愤怒是真的,但他扔将军印却是假的,他出此动作,不过就是想给张耳一个面子。他就料定,凭着他们多年的感情,张耳不会做出夺他将军印的蠢事来。
但陈馀想得太美了,当张耳被王离围得差点跳楼自杀时,你死活不救,作为干儿子,你这叫忘义;作为将军,你这叫渎职;做为臣子,你这是不忠,难道你不应该辞职而去吗?
既然你作死,那就让你死。
张耳当即把将军印佩上,跳出门去把陈馀的部队全部收编下来。
一泡屎尿功夫,陈馀回来一看,张耳人没了,印也没有了,军队……也没了。陈馀很生气,后果不严重。在张耳看来,没有了兵权的陈馀连只公鸡都不如,公鸡还能叨人,还能扑腾两下呢,还能用来炖蘑菇粉条呢。没有兵的陈馀,只能是提出习惯性提出最最严正抗议,当然也是提了还没有人听的那种!
严正抗议无效之下,陈馀下岗了,带着部下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
陈馀最后一次作死,是把自己变成了刘邦的仇人。
秦王朝灭亡之后,张耳被封为常山王,把没有捞着王位的陈馀气坏了。陈馀随后发动南皮等三县的兵力,加上借来的齐军,突然向常山王张耳发动了袭击。
被封为常山王之后,张耳一直沉浸于光荣的诸侯梦之中,他早把陈馀忘得一干两净,毫无防备之心。交战结果可想而知,张耳被陈馀打得措手不及,仓皇出逃,投奔刘邦去了。
按说刘邦和陈馀都是造了项羽的反,造反之后互相合作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陈馀提出了一个杀人要求。他对刘邦说,要打项羽可以,但你要帮我杀个人,张耳。
对这个问题刘邦的选择是撒谎。找了个与张耳长相差不多的人,把他的脑袋砍下头来,并把它送给陈馀。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墙也挡不住风,刘邦的谎言很快被陈馀发现,陈馀转过头来开始对付刘邦。
然后韩信隆重登场,用背水一战,杀死了陈馀。
陈馀在作死的大道上,一路狂奔之后,终于再一次证明了,不作不会死。
1800年后,亮亮丽君夫妇接过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接力棒。
在亮亮和丽君走红之后,不少人由于同情他们的遭遇,都纷纷站在他们那一边,每一次他们面临重大抉择,粉丝们都会出谋划策,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好过一点。
哪怕夫妻二人回到农村之后,几十万粉丝依然不离不弃,关心他们的生活。但每一次,他们都会忽略掉来自粉丝们的善意建议,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闷头往前冲。
后来,两人又不听网友的劝告,卖樱桃还是车厘子整翻车,中间还有个中医小插曲,最终是恶意剪辑引导网曝他人,网路结束。。
坚持你的倔强,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因为不作死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