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按照新华网的报道,这艘航母采用了电磁弹射器和拦阻系统,但并未提到动力系统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从大量卫星照片来看,福建舰仍然有烟道,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采用常规动力。
福建舰下水现场照片
然而,不要以为采用常规动力,总体性能就差。决定一艘航母的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是航母搭载的舰载机整体实力、舰载机出动效率和航母舰载机数量三者。举个例子,如果两艘航母在海上对决,不考虑人的因素的前提下,舰载机整体战斗力越强,单位时间内出动架次越多,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就越高。如果航母舰载机单机性能相当,那么决定航母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出动次数。因此,一艘航母的弹射器弹射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艘航母的战斗力。
至于常规动力与核动力其实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两者都需要定期补给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核动力航母也同样需要补充燃油,主要是辅助动力燃油和舰载机燃油,而常规动力只是在补给燃油时需要比核动力多补充几千吨用于驱动航母的重油。两种航母在补给时所需的补给耗时差别并不明显。
测试表明电磁弹射器在各主要参数上均大幅度优于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型航母的舰载机出动效率也因此大幅度优于蒸汽弹射型航母,两者在弹射效率方面有客观存在的代差,已经不适合相提并论了。
电磁弹射器与蒸汽弹射器对比研究论文截图
据国内外媒体报道,目前仅美国的两艘福特级航母和我国的福建舰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器。因此,即便福建舰是常规动力航母,也已经不适合与世界上最大的常规航母美国小鹰级航母“约翰·肯尼迪号”比较,因为有明显代差。实际上,福建舰更适合与美国的福特号航母比较,因为两者的两大关键技术最为接近。
随着福建舰下水,大量福建舰高清照片被曝光,根据这些照片我们可以进一步校正卫星照片存在的一些误差。经校正后得出如下数据,福建舰吃水线长约306米,宽约41米,空载吃水线9.2米,最大吃水线竟然达到13米,全长320米,甲板最大内宽约79米,甲板一般宽度约为74米,烟道长约9.2米,宽约9米。弹射器长度方面,福建舰和福特号都是110米左右。数据对比发现,福建舰并不比福特号逊色多少。
福建舰航母与福特号航母参数对比
此外,我国也为福建舰研制了大量先进舰载机,去年曝光的歼35、空警600,更早曝光的还有海直20、直18F,歼15T,最近《舰船知识》还曝光攻击-11隐身无人机也将上舰。这些舰载机均全面对标美国福特号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凭借后发优势,我国部分舰载机综合性能甚至还更强。
在最为关键的两项黑科技方面,我国福建舰也全面领先美国福特号:
一、福建舰电的磁弹射器技术成熟度领先美国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2017年11月5日,澎湃新闻发表一篇名为《海军专家尹卓:歼-15已实现成百上千次电磁弹射》的新闻报道,文章提到:海军少将尹卓在《今日亚洲》栏目中透露,我国歼15已有上千次电磁弹射试验经验。
在2015年中国工业博览会中,我国就展出超导电磁弹射器模型
2017年12月4日,环球网发表一篇名为《尹卓:弹射型航母将选五代机 电磁弹射技术成熟》的新闻报道直接证实我国的电磁弹射器领先美国:
军事专家尹卓:“我个人的看法当然是电磁弹射是最好的。最适合我们下一代自研航母的。现在的电磁弹射我们弹的是歼-15,弹歼-15表明什么,它是个工程样机,而不是原理样机,不是个试验性的装置,它是个成熟的工程样机,就是它完全可以移植到舰上去,直接可以使用,而且我可以明白地告诉大家,我们电磁弹射比美国现在用的福特级电磁弹射要好得多,我们技术上要成熟得多,他的很多重大问题现在还存在,我们早已经解决。”
那么美国的电磁弹射器可靠性如何呢?
2021年1月12日,据美国《大众机械》网站报道,美海军最新航母“福特”号在服役三年后,仍然问题不断,其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和新型阻拦索近日双双出现故障,已导致多日来无法起降舰载机,此外,“福特”号航母所安装的新型升降机也只有不到半数可用,这限制了该航母的作战能力。
报道提到,电磁弹射器最初设计时,要求平均弹射4166次才允许出现1次故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为平均弹射181次,就会出现一次故障,在2020年的两次故障更是“导致弹射器停用了3天”。此外,新型阻拦索的故障率也远高出设计要求,理论中,理论故障频率应当是1/16500,实际使用中,舰载机平均降落48次阻拦索就会发生故障。
特朗普曾一度想要把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换回蒸汽弹射器
美国福特号航母安装了4部电磁弹射器,而我国福建舰仅安装3部电磁弹射器。理论上福特号航母的舰载机出动效率比我国福建舰高25%,然而,由于可靠性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实际运行过程中,福特号航母的4部弹射器的弹射效率未必能赶得上我国的福建舰。
二、福建舰采用第二代全电推进系统,领先福特号航母一代。一直以来,很多网友都不相信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会采用电磁弹射器,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电磁弹射器是吃点老虎,常规动力满足不了它的电力需求。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都需要通过原动力输出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才能供应电磁弹射器,因此航母动力系统类型并不会影响电磁弹射器的应用。
虽然6月17日当天,官方报道并未介绍福建舰有没有采用全电推进系统,但考虑到福建舰已经采用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系统,其峰值功率太大,只能采用全电推进系统才能满足要求。
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台最大弹射能量达122兆焦的电磁弹射器在弹射瞬间产生的峰值功率超过100兆瓦。按照每45秒弹射一架舰载机计算,充电效率按照60%计算,每部电磁弹射系统所需的充电功率达到4.5兆瓦左右。通常来说,电磁弹射器是和电磁拦阻系统搭配使用的。电磁拦阻系统要在2.5秒内将着陆速度达到300公里左右的舰载机减速至0,并将着陆距离控制在100米内,在给着陆的舰载机减速的过程中也会回收30兆焦以上的能量,峰值功率也要达到30兆瓦以上。再加上航母上搭载的船电系统,电功率需求同样很大。要想满足如此大的功率需求,采用全电推进系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全电推进系统相比传动动力系统,其优势是全方位的:简化推进系统,降低航行噪音、提高燃油效率、为高能武器上舰提供能量保障条件等等。
马伟明院士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称我国全电推进系统领先美国
2017年3月15日,马伟明院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谈到全电推进系统时说:“美国目前是中压交流,还处于第一代水平,差我们一代。(他们目前)才开始做预研中压直流,要赶上我们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一项技术)领先不领先,先进不先进不是自己说的,需要世界同行评价,标准是客观存在的。”
2017年11月5日,澎湃新闻发表一篇名为《海军专家尹卓:歼-15已实现成百上千次电磁弹射》的新闻报道还提到:尹卓还透露了一个重大突破:中国航母不用核动力也能装载电磁弹射器,而且使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更高。尹卓表示,中国科研团队摒弃跟踪模仿,已经实现舰船动力从落后到引领,而领先指的就是领先美国。
从这两则报道无疑可以推测,福建舰就是采用第二代全电推进系统。
那么我国的第二代全电推进系统相比美国的第一代全电推进系统到底好在哪里呢?
第一代全电推进系统采用的是中压交流电,而第二代全电推进系统采用的是中压直流电。
国内期刊《电网技术》一篇名为《中压交、直流配网供电能力比较》的论文曾简要比较了中压直流和和中压交流的主要参数,结论是,中压直流的线路损耗比中压交流低28%左右!此外,在供电半径,最大供电容量方面,中压直流也均远超中压交流。
由此可见,福建舰采用的第二代全电推进系统远超美国福特号航母的第一代全电推进系统。
003航母(福建舰)与美国福特级航母(福特号)俯视图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虽然福建舰体型仍略小于美国福特号航母,但舰载机种类、性能却是全面对标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器方面,福建舰可靠性远超美国福特号航母,而在全电推进系统方面,福建舰已经领先美国福特号航母一代。仅在原动力方面,福建舰仍采用常规动力,远洋持续作战能力不如福特号航母。总体来看,福建舰凭借电磁弹射器和全电推进系统两大黑科技的领先优势,完全可以和美国的福特号核动力超级航母正面对抗,而且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说到玩电,肯定玩不过中国人,特高压技术世界第一,电力技术专利世界第一,直流电磁弹射世界第一,就连中国女人眼神放电技术,也是世界无敌…虽然电为不是中国发明的,但是不要跟中国人在玩电上较劲。
生出来就可以和福特级比了,不错!
中和美相比差在动力上。比如燃气轮机,核功力。
核电理论上先进但还得看实际使用效果,真打仗时航空燃油补给是一样的,除非你用电动飞机[呲牙笑]
这种电磁弹射会不会像拆旧电视机的后面,断电了都还会把人给电弹飞开一样?[笑着哭]
纸上谈兵,不打过谁知?
厉害!
我国就是后发制人,当年美国以核武器威胁我们,我们就造核武器。现在美国又以航母威胁我们,那我们就造航母
滑跃直接跨到弹射,不知道美国人作何感想
004型航母过几年就出来了
至少在领海附近2000公里范围,福建强于福特,这就够了。2000以外的范围,也不急,再说吧!
福特号只剩核动力和吨位方面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