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歼35高清照片曝光,可以看出歼35配备一款带锯齿形喷管的发动机。对于这款发动机是涡扇13E还是涡扇19,网友们一直争论不休。
如今,这个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最近,有网友在某官方军工采购网扒出两则重磅消息,证实涡扇19已经完成研制工作,并配备二维矢量喷管。接下来简要分析。
某官方网站截图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涡扇发动机实际上是一种精密高级工业品,进气道是容不得半点粒径稍微大点的沙子的,否则容易损坏发动机叶片,甚至造成发动机报废。因此,涡扇发动机需要用专门的密封型包装箱装载运输,并在高洁净的厂房内装配。如果只是试验阶段,那根本就不需要批量采购密封型包装箱,毕竟数量太少,涉及金额太小,根本没必要走招标采购程序。
资料显示,涡扇19的官方代号是“黄山”。从配图内容来看,官方已经开始批量采购“黄山”发动机密封型包装箱了。这说明“黄山”发动机即将开始大批量交付!
某官网发布的公告
按照官方习惯性叫法,“HS”项目应该是“黄山”项目的意思。例如WS19就是涡扇19的意思。这说明“黄山”发动机采用的是二维矢量发动机!
从配图内容“二元矢量摸底试验”几个关键字可以看出,涡扇19的二元矢量喷管即将开始摸底测试。二元矢量喷管技术复杂度和研制难度远小于发动机整机,一旦完成摸底测试就意味着可以定型量产。
以前都是飞机等发动机,如今,歼35将打破这个惯例,成为我国首款发动机等飞机的型号。
很多人一直对美国F22青睐有加,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款十分注重隐身设计,动力又十分充沛的隐身战机。如今歼35也是一款更加重视隐身设计,动力同样十分充沛的隐身战机,只是体型比F22略小。
2019年,美国大众机械网爆出一条新闻证实F22对F35具有压倒性优势:在“红旗19-1”的一场空中对抗演练中,4架美军F-22隐身战机编队对抗了由10余架F-35和数架F/A-18组成的混合机型机群。据悉,第94飞行中队的F-22编队成功“击落”了两位数的“敌机”,其中绝大多数是F-35,而自身则没有损失,交换比在1:4左右。
体型显得很臃肿的F35战机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不难理解,毕竟F22是空优型战机,隐身设计更好,全机外表很少凸起物,尾部也采用隐身效果很好的二元矢量喷管,动力强大,推重比更高,除了没有光电探测系统之外,几乎没有短板,打败一款“为兼容海陆空三军要求而处处妥协”的F35多用途低端五代机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如今,从已经曝光的各方面信息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歼35就是一款中国版F22战机!一、歼35的标配发动机确定是涡扇19,推力达到12000kgf,总推力远高于F35C。
此前网上一度传言歼35采用的是涡扇21发动机,但实际上歼35的标配发动机一直是涡扇19,也就是“黄山”发动机。
那么涡扇19的推力能达到多少呢?
国内军事专家推测,涡扇19的推力可以达到12000kg·f(12吨)。
疑似涡扇19真机
2011年1月,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624所)总设计师江和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当初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就提出来建议搞5公斤流量、10公斤流量、20公斤流量、25公斤流量、30公斤流量的五个核心机,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发动机就可以从200公斤一直覆盖到2万公斤。假如做的好,就可以满足不同类型飞机对发动机的需求,免得总是被动。”
核心机是指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的组合体。一款发动机不论涵道比怎么变,它的核心机外形尺寸基本上是不变的,改进型发动机只是在发动机的风扇、涡前温度、叶片材料、燃烧室材料等方面上做文章。如果材料足够好,设计很优秀,那么涡前温度允许高一些,发动机转速就能高一些,运行效率和推力自然就高一些。
资料显示,涡扇10系列核心机采用的就是流量为25公斤的YWH-25-17核心机,这个级别的核心机可作为推力13333kg·f~16666kg·f级别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而推力为10000kg·f~13333kg·f的涡扇发动机则采用流量为20公斤的YWH-20-13核心机。进气道直径比涡扇10小一号的涡扇19用的就是YWH-20-13核心机。
目前我国已经造出推力达144千牛的涡扇10B,涡扇10C也已经造出来,虽然尚不清楚它的推力,但预计可达150千牛以上!
假设涡扇19的技术水平和涡扇10C一样,那么根据核心机流量计算,涡扇19的推力可达涡扇10C的80%,即120千牛,即12245kg·f。
由此可见,涡扇19的推力达到12000kg·f是没什么问题的!那么歼35的总推力就能达到24000kg·f(即24吨)。据了解美国F35C采用的F135-PW-100发动机的推力为19.49吨(191千牛),即便是其第一阶段改进型推力也只有20.7吨(203千牛)。
F135-PW-100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可见歼35安装2台涡扇19之后,发动机推力显得十分充沛,已经超过美国F35C战机达3吨以上!
二、歼35体型介于F35C与F22之间,整体推重比高于F35,达到甚至超过F22的水平。
从武汉水泥航母甲板上停放的歼35等比例模型可以测出歼35机长为17.61米,翼展为13.35米,机高约4.8米。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F22机长18.9米,翼展13.56米,机高5.01米,空重19.7吨,最大起飞重量38吨,而F35C机长15.62米,翼展13.26米(折叠后9.10米),机高4.72米,空重15.69吨,最大起飞重量31.8吨。
对比发现,歼35整体尺寸介于F35C与F22之间。理论上歼35的空重也应该介于F35C与F22之间。然而,实际上歼35空重却不大可能比F35C更大。
中美俄三国隐身战机平面图对比
根据航展公布的数据,歼31的1.0版本长度16.8米、翼展11.5米、高4.79米、空重12.5吨,最大起飞重量25000公斤。而歼31的2.0版本长度从16.8增加到17.3米,最大起飞重量从25吨提升到28吨,据此反推其空重不超过14吨。歼35可看成是歼31的3.0版本,就像F35C与F35A的关系。据了解,F35C相比F35A增重约18%,据此反推,理论上歼35的空重大概是16.52吨。
然而,实际上,歼35的空重只会更低,因为它应用了我国独有的“一体化3D打印技术”,极大减少了结构重量。据了解,飞机结构重量约占飞机空重的45%,而按照官方报道,采用3D打印技术之后,飞机的结构减重幅度可达38%以上!也就是说歼35的结构重量可减重17.1%,即空重从16.52吨降低到13.7吨左右!
某论文关于一体化3D打印技术结构减重技术的介绍
按照双发总推力24吨计算,空重状态下歼35的推重比高达1.75,甚至高于F22(1.616),远超F35C(1.242)。
三、涡扇19配备二元矢量喷管有利于降低歼35的雷达反射截面和红外特征。
战斗机发动机的隐身性能包括雷达隐身性能和红外隐身性能。前者通过雷达反射截面(RCS)大小来衡量,后者通过战机的红外信号特征强弱来衡量。
RCS越大,被敌方雷达发现的距离越远,而红外特征越明显,被敌方红外探测器发现的距离也越远。战斗机的红外特征主要由发动机尾流温度决定,尾流温度越高,红外特征越明显,越容易被敌方红外探测器发现,或者被敌方红外导弹锁定。
F22尾流明显
不论是二元矢量喷管还是轴对称矢量喷管,通过针对性设计,都能够降低雷达信号反射强度,提升战机的尾部隐身性能。当然,如果要进一步对比,那么喷口成扁平化的二元矢量喷管相对于圆形喷口的轴对称矢量喷管可以遮挡更多发动机叶片,雷达反射截面(RCS)还是要小一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研制方能否研制出雷达屏蔽材料并设置在发动机喷管内,例如F35采用的F135发动机就有这方面设置。
然而在降低发动机尾流红外特征方面,二元矢量喷管明显要好于轴对称矢量喷管。这是因为扁平喷口可使得发动机尾流呈扁平状喷出,此时扁平状尾流的四个角则容易产生涡流,有利于加快与空中冷空气的混合速度,从而降低尾流的红外特征。轴对称矢量喷管则做不到,圆柱状尾流不容易与空气混合,红外特征难以快速降低。
虽然综合RCS和红外特征两方面来看,二元矢量喷管相比轴对称矢量喷管更有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会导致发动机有效推力损失。美国的实验结果证实,F-119发动机因为采用了二元矢量喷管,推力损失不低于3%,并且偏转角度越大,损失越大。
如果不是发动机动力足够充沛,战斗机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安装轴对称矢量喷管或者不安装矢量喷管。美国的F22和F35就是典型例子,前者动力十分充沛,不怕小幅度轻微推力损失,所以选择安装二元矢量喷管,而后者本就因为战机身材臃肿,尽管F135-PW-100涡扇发动机性能堪称世界之最,但对于F35来说推力仍然不足,因此F35干脆连轴对称矢量喷管都不装了,这样有利于整机减重。在配备两台涡扇19以后,歼35的动力十分充沛,甚至超过F22,完全能够承受得起推力损失,即便是损失10%,歼35的总推力也仍然高于F35C,整机推重比仍然远高于F35C。因此涡扇19才会选择安装二元矢量喷管。可见,歼35的尾部隐身性能与美国F22不相上下!
珠海航展上疑似配备二元矢量喷管的歼35模型
此外,由于歼35的进气道采用DSI进气道,隐身性能相比F22的嘉莱特进气道更有优势,再加上歼35相比F22的体型略小,以及后发优势,外形与F22高度相似的歼35的隐身性能必将超过F22!
在航电系统方面,我国的火控雷达技术水平本就不落后于美国,歼35的火控雷达没理由比F22和F35C更差,而且歼35还配备了光电探测系统,这是F22所没有的。
显然,歼35的目标并不是F35,而是美国的高端隐身战机F22!如果你还以为歼35只是用来与歼20实现高低搭配的,那你就错了,别看它体型比歼20小,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歼35甚至比歼20还要高端!
结论:动力充沛、轻质高强的歼35在配备二元矢量喷管之后,尾部隐身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已经不输美国F22战机,凭借后发优势,歼35的航电系统也更好,空战方面不仅远超F35C,甚至可能超过F22。
自媒体又开始根据一些无法证实的只言片语炒作
吹风接着吹
我一直在想,那个矢量喷管得是啥材料啊,太他妈抗烧了,那发动机尾喷那里温度咋的不得2000℃往上啊,还是超音速的高温气流对它喷射
双发比单发多3吨推力?
还没装备,就开始说大话了,能不能干的过f35不清楚,ws19中推有12吨推力? 超过f414发动机可能性不大,10吨出头有可能。12吨可能性不大,还没准备就开始喊超过已经装备几十年前的发动机了。
干嘛不是俄罗斯的三维矢量发动机?
自媒体吹牛学会打草稿了
美国的F35后期要配备变循环发动机,这个就厉害了,中国还需加油
那为啥不叫J22?
是谁当初说三元矢量比二元矢量好的?牛逼那个吹的没谁了,现在又在这里吹二元矢量了!还要脸不?
机体小一点,雷达就小一些,中型战机单挑是干不过重型战机的!
好,好,好,接下来我们就等着看看实际物件了[点赞][点赞][点赞]
空优战机!
终于没有鸭翼了
性能基本靠想象的自媒体。
作者君歼35到底怎么样?以前可不怎么样,挺失败一款飞机,这是彻底改进了?潜力很大吗?
又吹
我怎么看到的是“实验”项目招标呢?实验是任何构型都要搞一搞,可不等于实际要用的哦!
歼35可以试改出双三隐身截击机,追杀截杀F22。
好消息!
涡扇15难产啊![流鼻涕][流鼻涕]
分析的很专业
业余还瞎扯
所以说以后绝大部分国家要嘛联合要嘛合并要嘛解体,拉帮结派才是王道。
有的东西还是不能写!
不对,应该是飞碟
31好小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吹的美国人都到台湾观察了
北所总算从苏式思路转向美式思路了。
二元矢量是北边已经中止的中推项目S2-3计划的一部分,但南边的涡扇19一直都是三元矢量,不过,航空系统内部进行资源整合,把北边项目的预研成果合并到涡扇19项目中也是可能的。
二元才是真正完全体
这里明显有敌特[笑着哭]
自媒体瞎编又在这里模仿欧美白人的思维逻辑进行联想瞎编!
终于看到喜欢的屁股了
美国佬永远把最好的结局留给了自己
人家单发 你这按双发算的
机载喘振在线监测装置盒体≠发动机密封包装箱吧?
别耍流氓YY了,作战半径打折扣不说(两台机吃油)。进气道骗不了人。DIS只能在1.5马赫以下阻挡空气覆面层流入发动机,嘉莱特双波系进气道不但把2.2马赫的空气覆面层阻挡在外,还能将高速空气阻拦两次最终以亚音速送进发动机嘴里。你连什么类型的进气道适合什么状态飞行速度都不清楚。还赞美DIS这种低级进气道。当然,韩国的五代机用的嘉莱特装13吓唬别人更恶心
低配版J20
f35一个破单发,
这样才是嘛,航发动力耐久度过关了就好了,加油中国!!
就是没有侧弹舱,不知道35是多用图还是空优战机
让风吹
从歼31一直以来都以为是个配角,这么看十有八九是主角了。以后恐怕美国说话都没那么硬气了。
你拿俩发动机的总推力和人家一台发动机的推力比,小编你自己不觉得寒碜么
容不得半粒沙子,那遇到一场沙尘暴咋整
自媒体先话大饼,然后在炒作!信谁也不能信自媒体说的话!
歼35机翼可以折叠不
改善了我对歼35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