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星链计划已露出军用马脚,潜在危害巨大!我国该如何应对?

科技解析站 2022-05-09 21:39:25

5月4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网等国内官方媒体都发文,提示各国要警惕马斯克“星链”的野蛮扩张和军事应用。

马斯克“星链”计划部署效果图

报道称:

4月21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下称SpaceX)的“猎鹰9”火箭,再次将53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至此,“星链”卫星的发射总数量已经逼近2400颗。

俄乌冲突中,SpaceX为乌输送大量“星链”卫星通信终端,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除支持通信外,还有专家推测,“星链”与无人机交叉互动,利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已介入乌对俄的有关军事行动。

“星链”项目已决定将原计划1.2万颗卫星增加至4.2万颗,高分布性、灵活性、快速重构性等特点更加凸显。“星链”的军事化应用野心及其野蛮扩张,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不客气地说,“星链”卫星计划就是一个披着“民用项目”外衣的军用项目!其最终目标仍然是谋求美国在太空中的科技霸权、军事霸权!一旦布署成功,对人类将是一场灾难!

那么“星链”卫星有什么潜在危害呢?

有人说“星链”计划的主要危害是侵占宝贵的轨道资源,然而实际上它远不止这么点危害!

“星链”卫星的应用范围包括通信传输、卫星成像、遥感探测等。这些应用同样适用于军事领域,并能进一步增强美军作战能力,包括通信水平,全地域、全天时侦察能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和天基防御打击能力等。另外,星链计划的卫星网络还可以解决美国本土与海外军事基地的无缝连接问题,以及困扰美国防部许久的5G网络建设中的既有频谱占用和腾退问题等。

外媒关于星链卫星与F35A进行通信测试的报道

据美国空军3月31日的官方消息,美军首次完成了“星链”卫星与F35A战机之间的通讯传输测试,一周时间的实验结果证明,通过“星链”卫星和ACE结构传输数据,比传统的ALIS以及单独的NIPR和SIPR连接方式快得多,速度大概是之前的30倍。

一旦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完成布署,就相当于美国把WiFi、侦察卫星布署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而且还具备GPS卫星的全球导航功能,精度甚至更高,必要时还能化身为“太空雷”以“自杀式袭击”方式撞毁其他国家的卫星!

届时,美国将能够轻易将遍布全球的星链和空中的无人机、海上的无人舰船、甚至陆地的无人战斗车辆有机结合。一旦美国的无人作战体系技术成熟,又将颠覆现有作战体系。

多国已有反卫星技术,必要时能否用来对付“星链”卫星呢?

虽然美中俄等国均有能力发射导弹拦截卫星,但这种拦截方式成本太高,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据专家估计,反卫星导弹每次拦截卫星的成本高达几千万美元以上,用来对付低廉的“星链”卫星就如同大炮打蚊子。

导弹反卫星全过程示意图

在可重复使用火箭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加持下,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的部署成本十分低廉。埃隆·马斯克曾公开说,目前“星链”卫星的生产成本约为50万美元左右,将来产量提升之后,成本还能继续降低。而发射“星链”卫星的“猎鹰9”号火箭的第一级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每次发射费用可以降到3000万美元,一次可以发射60颗星链卫星。也就是说“星链”卫星每颗发射、部署总成本约为100万美元,相比动则几亿、十几亿美元的军用卫星来说简直就是白菜价!

如果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完成部署,战时即便敌对国家有能力承担导弹拦截“星链”卫星的高昂费用,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摧毁数量高达42000颗、且具备机动变轨能力的“星链”卫星。因为没有办法一下子发射至少42000枚拦截弹,甚至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42000枚拦截弹。最要命的是,战时美国可以利用可重复使用火箭快速补充“星链”卫星,如果拼消耗,最终敌对国家将因导弹反卫星成本太高而首先撑不住。届时,美国就能以压倒性优势逼迫敌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

既然马斯克“星链”计划潜在国防安全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马斯克“星链”计划真正厉害之处在于部署成本低廉;具备机动变轨能力,拦截难度大;导弹反卫星体系建设成本高昂,现有拦截成本高昂;数量庞大,难以短期内全部予以击落,拦截速度甚至赶不上其部署速度。

想要破解“星链”卫星的这些独特优势,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快实施自己的“星链”计划,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研究如何低成本、快速摧毁“星链”卫星。

在此提出以下几条应对措施:

1、加紧研发中国版“猎鹰9”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加速布局中国版“星链”卫星,建立对等优势。

俗话说,寇可往,我亦可往。美国可以以民用名义搞“星链”计划,我国也可以。“星链”卫星总体设计思想就是以“系统冗余设计”代替军用卫星“自身冗余设计”,以“化整为零设计”代替“大而全设计”,以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模式代替小批量定制模式,以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射代替一次性发射的火箭,以便尽可能降低生产、发射、部署总成本。

“星链”卫星照片

省掉“自身冗余设计”会造成卫星可靠性下降,但通过数量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这个劣势,多颗卫星互为备份,就算少数卫星失效也能保证功能完整性,最多就是功能效果稍微降低而已,这就是“系统冗余设计”。省掉冗余设计也可以尽可能降低物料成本。

原本的军用卫星追求的是大而全,尽可能提升自身的功能多样性,使用寿命,可靠性,以降低卫星部署失败的可能性。“化整为零设计”则是指将原本功能“大而全”的大型卫星拆分成多颗功能单一的小卫星,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制造难度和单颗卫星生产成本。

“星链”卫星本身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小卫星,单颗寿命,性能无法同大型卫星相提并论,但通过数量优势,其组网后的总体性能则远超大型卫星的性能。由于数量很多,可以采用流水线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相比原有的小批量定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使用“可重复使用火箭”又可以均摊发射成本,相当于浪费30%的运力,也可认为相当于浪费30%的燃料实现可重复使用功能。据了解,单次火箭发射的总成本中,火箭箭体本身的制造成本占比高达95%左右,燃料成本仅5%左右。即便浪费30%的燃料,也就增加5%×30%的成本。如果一枚可重复使用火箭能够重复发射5次,其单次发射成本就能降低到原来的20.5%,如果能够重复使用10次,单次发射均摊成本仅相当于原来的11%!当然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成本占比最高的一级是可重复使用的,二级仍然是一次性使用,均摊成本不会这么低,但相比传统一次性使用火箭来说仍然十分低廉。

猎鹰-9号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垂直降落回收照片

正是基于上述针对性设计,“星链”卫星极大降低了生产、发射、布署成本!

据了解,美国布署GPS系统的总成本超过300亿美元。按照单颗生产、发射、布署总成本低于100万美元计算,42000颗“星链”卫星生产、发射、部署总成本不高于420亿美元,却相当于同时布署1个GPS系统+1个侦察卫星系统+1个太空通讯基站系统+1个太空自杀式反卫星系统。最可怕的是它还具有摧毁难度大,摧毁成本极高的独特优势。

如此看来,“星链”卫星生产、发射、布署总成本极其划算,因此,我国应尽快研制自己的“猎鹰9”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尽快部署自己的“星链”,以便建立对等优势。

2、加紧建设“星链”卫星监控体系以及快速软硬杀手体系,必要时才能够快速瘫痪星链系统。

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星链”卫星系统专用地面雷达监控系统,时刻监控“星链”卫星运行轨迹。战时,一旦有需要,我国才能够快速锁定“星链”卫星。在找到“星链”卫星之后,我国还必须要就瘫痪或摧毁它的手段。

一方面我国要研究、部署快速软杀伤手段。

“星链”卫星再厉害也离不开电磁波通讯。如果能够提前研究专用的“全频段”阻塞干扰卫星,那么“星链”卫星自然也就无法同地面信号接收站通讯,自然也就无法接受地面控制站的的指令,这就能够避免美国利用“星链”卫星开展军事活动。

另一方面我国要研究、部署快速硬杀伤手段。

为了低成本瘫痪或摧毁“星链”卫星,我国必须研究新式瘫痪/拦截“星链”卫星的新手段,而激光炮就是一个绝佳选择。激光炮是一种颠覆性的能量武器,相比反卫星导弹,它具有攻击速度超快,成本极其低廉的突出优点。鉴于我国的激光技术水平世界一流,只要愿意,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反卫星激光炮!

1998年我国的激光打靶实物

鉴于激光炮使用时会受到天气影响,单独使用有局限性,而通过“全频段”阻塞干扰方式瘫痪“星链”只能应付一时,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威胁,因此需要这两种方式互相结合才能确保最佳使用效能。

综上所述,我国非常有必要认真研究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充分认识到它的巨大军用潜力,以及对现有作战体系的颠覆能力。为应对它的“巨大潜在威胁”,我国非常有必要研究、布署软硬杀手系统,必要时可以在短时间内瘫痪/摧毁它!

2 阅读:133

科技解析站

简介:关注军事、科技、经济,分享独特观点,欢迎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