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破防!外教流失、学生退学,直通留学的国际学校终于扛不住了

棠棣说社会 2024-10-06 12:46:53

最近,“消费降级”的风,还是刮到了教育界。

7月4日,北京房山诺德安达国际学校通知家长,学校马上停止运营。

这无疑对家长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一年20多万的学费,却读着读着学校没了,而转学去哪里也成了大问题。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际学校可谓是暴雷不断。

前有北京房山诺德安达学校低调关停,后有深圳厚德书院、成都外国语学校仁寿校区突然倒闭。

这几所学校都是名声在外的头部国际学校,出过伯克利、康奈尔等名校录取。

每年的招生宣传攻势尤为强大,不管是小区电梯、公交车身,还是新媒体插页,到处都是他们的宣传广告。

紧随而至,新学说发布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光是深圳便有超10所国际学校关停。

不仅震惊吃瓜群众,更是给不少国际教育学校和家长敲响警钟。

国际学校的自身经营问题,是大多数关停国际学校的痛。

2017年,知名演员李亚鹏投资创办的培德书院国际学校小学部内,一名女生被球踢到与学校沟通无果后,家长选择向顺义教委投诉。

结果,经调查,培德书院国际学校并没有开办小学的资质,培德书院也因此停办。

众所周知,办学资质是运营国际化学校的首要及必要条件。但不少国际化学校想走捷径,未获办学资质就开始运营招生,被查出后自然会被关停。

这种行为不仅后续问题也会接踵而至,而且会面临法律的惩罚。

2022年,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开展涉境外课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开始规范国际学校的资质问题。

在此之前,许多国际学校都是由各类培训机构“挂牌”创立,其本质还是留学中介。

政策收紧后,短短三年时间,深圳就有10余所国际学校宣告关闭。

不少民办学校,也纷纷出现“更名潮”,比如:北京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更名无锡狄邦文理学校。纷纷选择脱下“国际”外衣。

据顶思研究统计,已有13个省份,64所国际化特色学校,和63所民办学校对外公布了新的学校名称。

除了政策原因,人口出生率下跌、生源不足、不诚信办学等多重因素,使得多所国际学校面临关停风险。

毕竟,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招生情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学校的生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到了2023年,直接减少了近一半,只剩902万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降低。

位于珠海高新区的一所国际幼儿园便在今年7月31日停止运营。

停办的原因,不仅是学校的租约已到期,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招生人数和学前教育需求下降,发言人称:这些是无法控制的因素。

同时,政策规定,民办学校在校学生不能超过总体的5%,更是直接影响到招生体量。

因此国际化学校在办学前做好市场调查,了解生源分布和相关政策,做好定位。同时,了解家长需求,做好教学设置很有必要。

另外,还有包括上海瑞金国际学校在内的不少国际学校,被爆出外籍教师无证上岗,学校老师协助学生作弊通过考试等恶性事件。

不仅使得学校的招生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还对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国际学校关闭风波背后,不少家长反馈:高达六位数的学费,读着读着学校没了。

学校方给出的安置建议也无法妥善实行。比如房山诺德安达学校给出的安置建议,是让学生转去顺义诺德安达,并免除第一学期学费。但此前诺德安达宁波、深圳等地关闭学校,导致转学后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若转入其他外区学校,中途转学就会面临学籍安置问题。

厚德书院的学校用地被收回,多达800名的学生无处安置。

许多家长得知学校关停后,便开始寻找替代的教育资源。但由于教学资源紧张,且学籍转移相关政策十分严格。很多学生依旧面对无学可上的局面。

此外,学校老师同样也是受害者,面临工资未结和失业再就业等难题还有待解决。

而对家长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避雷。

有家长称,自己孩子在国际学校,光基础教育阶段,每年的基本支出不低于30万。

学费还只是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外教课、夏令营、升学指导等各类收费服务,每一项课外活动都价格不菲。

并且,未来出国留学的费用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一旦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暴雷,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家长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之前一切付诸东流不说,还得重新踏上择校、选校、考校的路。

这一次,国际学校领域的倒闭潮背后,不仅是给家长敲响了警钟,也是国际教育行业的“全新洗牌” 。

在寻求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时候,家长们保持理性地选择态度并且对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是同等重要的。

不管是新成立的学校,还是已经办学多年的老牌学校,学校的办学资质这一问题永远都不应该被忽视。

可以通过在教育局网站查询学校是否具备办学资质,或致电教育局等方式进行查询。也可以在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学校的登记信息。

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认知,出国留学从不是“镀金”的工具,而应该重新回归到教育上来,不能让孩子沦为牺牲品。

有人把国内国际学校的停学态势,形容为“诸神的黄昏”。

深以为然。

尤其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内每年的毕业生日益增多,某互联网企业计算机岗位发出招聘通知,半小时内收到国内外名校的170分简历。

在巨大的竞争面前,留学早已不再是曾经稳赚不赔的“投资”。留学生的身份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这点,需要我们仔细审视和考虑。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国际学校能借此机会重新“洗牌”,除去排名与包装的繁华,深厚教学教育底蕴,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升级优化教学资源,建立起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

其实学生家长们应该放下偏见,给孩子选择真正适合的学校,而不应该固执以为只有国际才是最好的。否则,最后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参考资料:

1、腾讯新闻:《深圳“民办第一”学校崩溃,震惊本土国际教育圈》

2、新学说:《20余所国际学校倒闭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后起之秀如何突破重围立足市场?》

3、凤凰周刊:《第一批鸡娃的80后,已经「断供」了?》

作者:倩怡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43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