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娟为什么火?底层逻辑是什么?能否复制?

肆点和肆点 2025-01-22 02:48:33

把个人文章《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最需要什么?》最后的一部分内容,放到这,是合适的。肥娟现象为什么会火——底层的逻辑就是我们渴望重新拥有“构建附近”的能力——构建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一种爱的关系——这是我们作为个体的基本需求。

跟肥娟同样底层逻辑的,比如回乡改造旧屋,跟拍父母生活,记录乡村生活,这些火起来的自媒体账号本质都是都市人,对“构建附近”能力的渴望,在这些人拍摄的视频中的投影——自己无法实现,但是渴望实现。

以下为文章最后主要内容:

关于“去附近”的一系列表述,是项飚在2019年对话许知远表述的。今天是2025年1月,5年的时间过去了,个人的感受是,项飚作为一个社会人类学专家,对于社会认识的深刻性,前瞻性——原子化和构建附近。

而同时,个人还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深深的底蕴,极强的纠错能力,自我完善能力。为什么?肥娟为什么这么火?这不正是原子化的个体,对于自信,对于构建附近的一种表现?许多人,或许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对社会本质的认识也没有项飚这么深刻和理论化,但是我们的第六感,我们的潜意识,会自动反应出来。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六七县的小地方,一个经营不下去的儿童鞋店,会牵动几百万,几千万人的心?不正是肥娟身上这个“构建附近”的能力,这个去“原子化”“去变量”“去量化”的彰显“个人的意义和尊严”“一种爱的关系”“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的能力?

个人的意义和尊严

一种爱的关系

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

是的肥娟现象,只是一个个别现象,但是她的成功必然影响许多人,这些人,必将在这个事实中,汲取力量,形成理论——最后,在未来的时间,一年或者若干年,形成更多这“个人的意义和尊严”“爱的关系”“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们当下的教育,最需要什么?就是构建附近的能力,这个不仅仅是我们需要赋能给10后的能力,更是我们80后,90后去寻找自己的“尊严和意义”的能力。



0 阅读:3

肆点和肆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