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青年作家杨则纬的最新小说集《这不是则味道咖啡馆》在北京DT51 RENDEZ-VOUS书店举办分享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出版社编审兴安,青年评论家、《中国作家》杂志副编审赵依,青年作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教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杨则纬,青年作家余思,《文艺报》记者王泓烨,出版人孙小野以及五十多位热心读者参加分享会,并与嘉宾和作者互动。分享会由该书责任编辑兴安主持。
“80后”作为中国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一直备受关注,因此“80后”作家刚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曾引起过诸多争议。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孙睿之后,又出现了双雪涛、班宇、孙频、文珍、甫跃辉等众多实力派作家,二十年的时间,“80后”作家已经分化并且成熟,逐步成为中国文坛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这不是则味咖啡馆》的作者杨则纬就是其中一位引人关注的作家。
白 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
我开始关注“80后”时间比较长,感受也比较复杂。最为突出的感受是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确实是自觉的和主动的,但在多种文学力量交相混杂文学场域的影响下,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分化,一些人走向了影视,一些人走向了网络,一些人走向了别的行业。从坚持创作的方面来看,我比较看重那些在文学写作上学习“经典”、靠近传统的一路。因为这些人是我们的文学创作队伍真正用得上、靠着住的后备军。
杨则纬一直坚持文学写作,而且不断与时俱进。她始终是在向经典学习,向传统靠近,从而使自己稳步而健康地成长。我对她的写作比较了解,几乎从他上中学时写出第一部作品《春发生》时就开始了。她的写作一开始跟很多“80后”一样,是带有自叙性的青春文学写法,后来她开始走出这种半自传性写作,标志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于是去旅行》。这次推出的小说集《这不是则味咖啡馆》,是她十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结集。这些作品与她之前的作品很不一样,是从女性视角书写现代都市的各色女性,由具有女性特点的日常生活书写她们的青春成长,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个性追求。作者自己在这些年完成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过程,这些都在作品里有所反映。所以这部作品在杨则纬来说,具有过渡性的鲜明特征。也能让人从中看到一个“80后”作者的成长及其人生阅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兴 安:
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出版社编审兴安
十几年前,我在《文艺报》写过一篇文章,把“80后”称作“外星人”,我们用常理或者用传统文学理念是很难把握他们的,无论是写作还是为人。“60后”是文学的怀疑主义者,“70后”是尴尬的一代,“80后”则是在孤独中的反叛与认同的交汇。我在评论张悦然的长篇小说《誓鸟》的一篇文章里,说她写了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人”,这可能有点夸张,但表达了我的一个想法。他们这一代是在商业大潮的环境下迅速疯长起来的,而且他们一出生就可以接受完整系统的各种门类的知识。这一先天优势无论是“60后”还是“70后”作家都无法比拟。我经常嫉妒地对他们说:不靠谱的“80后”。这不是贬义词,因为或许不靠谱才能写出不同寻常的小说。杨则纬是“80后”中非常扎实的作家,她从写作初始就没有陷入80后的商业洪流中,而是潜心写好作品,一步一个脚印,她以踏实的步伐,成为80后一个独特的风景,写出了《于是去旅行》《躲在星巴克的猫》《这不是则味咖啡馆》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当年的“80后”作家们已经进入中年,“外星人”终于回归地球和现实,“不靠谱”也开始靠谱。经历了“青春写作”之蜕变,他们需要真实的面对自己和自己的写作,关注生活的真相和生命的意义。还是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希望在“80后”的作品中看到这种“”英雄主义”的东西。
赵 依:
青年评论家、《中国作家》杂志副编审赵依
今天的话题是“青春过后,文学的80代”,目光所及,包括我自身在内的80后,大抵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拒绝成长,青春和少年气尚在,一种是中流砥柱,在生活、事业方方面面都比较成熟。两相比较,则纬恐怕更多地还属于前者,内心依然在拒绝一些东西、保留一些东西、给予一些东西。白烨老师说比较看好80后作家中向传统文学靠近的一脉,显然这本小说集中有几个故事是这样的:《爱人》将情感对象设置为军人,但又拒斥宏大叙事,专注于情愫的传递;《红霞》写女干部深入基层参与扶贫工作,已婚多年的她经历了这样一次伴随国家征程而来的千锤百炼,决定孕育下一代生命,这是一种别样的力量感;《香俏》处理的是乡土题材,则纬通过既轻又重的小叙事,完整叙述了一个美丽单纯的小姑娘从乡村进入城市,先是遭受损害被迫改变,尔后又自甘堕落,给予读者一个价值判断……这几个小说无疑是传统文学中常见的现实题材,但则纬处理得非常特别,可以看出她新旧风格的碰撞,这种转型本身,就像是刚才说的,坚持着一些东西,拒绝着一些东西。
还有两篇小说给我的印象也比较深,一个是《花里》,一个是《元气少女》,这两个作品其实可以进行一次对读。《花里》写一个姑娘从小就有容貌焦虑,中学暗恋男同学,后面抽条、长高了,但是对容貌不自信,她就不断地要去打工、挣钱,然后整容。在整容的痛苦之旅上,唯一给她慰藉的是小街的修鞋匠,他是一名侏儒。所以这个姑娘既想脱离这貌似不堪和诡异的友情,又想依赖这个与她同样有着容貌短板的好人,像他一样自尊地生活。我为什么在这里要说这个小说,其实整容题材的小说近年来并不少,则纬在这里是把容貌作为城市价值体系当中的关键一环来书写,你的容貌处在什么位置,你的社交、资源、尊严就处在什么位置,容貌成为一个外化的、可操作的公共领域事件,揭示女性从青春期到长大成人所受的话语裹胁和宰制,所以我觉得这个小说其实是则纬在城市生活中的观察、体悟和反抗。第二个小说是《元气少女》,将一对双胞胎姐妹作镜像处理。妹妹羡慕姐姐嫁得好,拥有体面的生活,于是姐姐说那咱俩互换一下,你来过我的生活,妹妹由此觉察了姐姐在婚姻中的复杂隐痛。这个小说其实是提示我们去思考,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是真实的吗?我们应该怎样期待自己的人生?我们如何确立真实的自我价值?
再就是我们有必要谈及则纬的文学原乡,西安,那里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我们非常熟悉的大作家,天然具有主流文学、传统文学的文化基因,则纬当然会受前辈作家们文学经验的滋养,不断向他们靠近,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薪火相传,本身就非常有意思。总的来说,则纬的新小说集还是写女性更多,采用深描的方法,以前写得比较多的是爱情,现在更多是友情,呈示时代生活之变的不同面向,所包含的深层思考非常多,可能也是随着我们这代人自己在动荡的文艺生活当中经历了许多,思考得更多,然后也变得越来越悲悯,想要替更多人发声。
杨则纬:
青年作家、本书作者杨则纬
青春过后文学的80代,当时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觉得非常恍惚,包括这本书出版,我自己重读,感慨时光的流逝,也感到个人阅历增长,写作上无论题材还写法上都有了细微地变化。我一共出版7本书,其中5本是长篇小说,这是第二本中短篇合集,刚好跟这本《这不是则味咖啡馆》相差了差不多十年。我个人写作习惯是更喜欢写长篇,并不是喜欢宏大叙述,而是长篇会有时间感,而短篇更多是在写空间。再上一个十年写出的短篇小说更多的靠的是热情、是激情,靠的是想象和运气:我在星巴克喝咖啡,一个猫咪从屋顶掉了下来,我的灵感被砸开,故事从一个猫的视角开始,故事从西安的第一间咖啡馆开始,人和人擦肩而过,互不相识,喝着一样的咖啡说着一样的语言,人和人的缘份如此短暂甚至不能擦出交集,但这些人可能在城市里任何的角落里再次相遇,成为朋友成为爱人成为最亲密的关系。大家眼中的西安是长安,而西安其实有非常时髦的一面,一半传统、一半现代,一半开朗、一半内向,西安城本来就是矛盾体的……这些都是我更年轻时写作想表达的,我也有刻意用男性视角写,那个时候都说80后写作是在拿自己经历写,我想证明自己用任何人的经历都能写出好小说。这本新的短篇小说集就有了变化,七个故事都是写女性的,经过时间的沉淀,我的写作不再需要向大家证明什么,我更加享受自己作为一个女性,从女性身上,我感到她们在整个社会中承担了很多隐性压力,女性从少女变成女人,责任一件件穿在身上,我想把这些写出来。
现场照片
作者介绍
杨则纬,女,1986年12月出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学院教师。1998年开始在报刊、广播等媒体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七本长篇小说,《春发生》《末路荼蘼》《我只有北方和你》《最北》《躲在星巴克的猫》《于是去旅行》《首尔邮箱》。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十月》、《延河》《美文》、《青年文学》、《红豆》、《作品》、《星火》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其中小说《花里》被《民族文学》翻译为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发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13期学员(2009年),鲁迅文学院首期英语高研班学员(2011年),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提高班学员(2015),陕西省委宣传部“百青计划”作家。2010年荣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2015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作家剑门关奖,2016年荣获第十五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荣获《红豆》优秀小说。2018年荣获第三届陕西青年文学中短篇奖。
作家出版社推荐
《这不是则味咖啡馆》
杨则纬 著
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