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这个词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甲午中日海战后,外强入侵,仁人志士用“同为炎黄子孙”来团结海内外华人,一致对外。如丘逢甲(1864-1912,出生于台湾)诗中所言:“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根本。”“炎黄子孙”早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亲切称呼,是海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炎黄指的是上古时期两位帝王:炎帝和黄帝。
传说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与妃女登(又名任姒)生炎帝,与妃附宝生黄帝。另有说法炎帝共传九代,黄帝时期已经是末代炎帝,两人不可能同父。
炎帝,因在姜水附近,姓姜,发明刀耕火种,故称炎帝(也有说旺于火德)。因尝百草,发现用草药治病,教民垦荒种植五谷,故号神农氏。神农氏发明两种翻土农具耒耜;立市廛,首辟市场,人们得以以物易物;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发明神农琴,以乐民众;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创造了陶器,人们可以加工食物;分昼夜,定日月,将每月定为三十天,冬至在十一月。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国语·晋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黄帝,原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姬水,改姓姬,“以土德王天下”,故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播百谷草木、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势力范围以炎黄最大,苗蛮集团以九黎部落为代表。大战之前炎帝是诸部落带头人,但统治力已经很弱。
蚩尤为九黎部落首领,性格残暴好斗,同母兄弟共九人,都姓黎,所以称“九黎”。传说九黎部落民众彪悍,已经掌握了金属冶炼(推测为青铜),能够使用以金属为头的兵器,蚩尤以好战能战被后世尊为“战神”,道教奉为“主兵之神”。蚩尤九兄弟加上同族兄弟七十二人,组成八十一个黎氏部落联盟,在蚩尤带领下,四处征讨。
时值黄河洪水泛滥,姬水和姜水区域已不适合种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都在迁徙。炎帝部落自渭水南下,蚩尤率众北上,两个部落在陈州遭遇。一场大战后,炎帝不敌,败走曲阜。蚩尤追至曲阜,再战,炎帝败走阪泉。黄帝派使者劝说炎帝归顺,炎帝大怒,与黄帝大战于阪泉。黄帝率领本部人马加上以“熊、罴、狼、豹、貙、虎”为图腾的其他六部落,以雕、鶡、鹰、鸢图案作战旗,七部联军摆开阵行。参照《列子·黄帝》:“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
连续三战,炎帝三败归服,在邙山与黄帝订立盟约,相约共抗蚩尤。阪泉之战在《史记·五帝本纪》有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黄帝亲自带兵,与蚩尤对峙于涿鹿。两军交战后,炎黄同盟不敌善战的九黎部落,数战皆败。适逢狂风大作,尘沙漫天,部众迷乱,无法辨认方向。黄帝祭出大杀器——指南车,吹响号角,击响鼙鼓,以指南车为指引,带领部众攻向慌不择路的敌人,终于击败蚩尤。一路追至青丘(今山东菏泽和淄博附近),将蚩尤擒杀。
炎黄同盟战胜蚩尤后,乘胜往东进军东夷各部落,一直打到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帝任命少皞清统领东夷各部,东夷部落与炎黄部落结盟。自此,中原各部落初步一统,形成了华夏部落联盟的雏形。
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东夷之争,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各部落盟主,各部落逐渐融合、发展。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共祖,也有说法加入蚩尤称为“中华三祖”。
”黄炎之后”、“炎黄苗裔”、“黄帝子孙”等称呼,是“炎黄子孙”的雏形,出现于秦汉时期,如《国语·周语》记载:“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姓氏。……夫亡者岂系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大哉我中国,厚重我炎黄。
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今年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愿我有生年,一统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