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的歌,永远的辉煌‌——赞老科协合唱|魏光亮

陪读时间 2025-04-29 09:15:04

当岁月的银丝缀满双鬓,他们以喉间的星河,羞红了湾区四月的温馨。

2025年4月24日,深圳市六十位老科技工作者合唱团,由团长冯兰带领,踏着《领航》的旋律,登上“湾区乐龄之歌”赛厅。是深圳高规格的老年合唱文化交流平台‌,完成了饱含岁月沉淀,将艺术追求与永远的辉煌艺术展演形成呼应,成为湾区中老年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支撑。在深圳长青大学音乐厅的穹顶,他们的歌声如潮汐般漫过时光的褶皱,获得了半个世纪的荣幸。

每一次呼吸的震颤,都是对“领航者”使命的答应。这支平均年龄六十八岁的队伍,曾在疫情中蛰伏,却如那些“焕发新生”的合唱团一般,用云端练声,以信念织网,终于站在春日的聚光灯,让白发与红心共振‌。凝成音符年轻太阳制造的琥珀场景。

喉间的山河,唱响黎明‌。“银发如霜,却比朝霞更懂得光的声音”——他们曾是实验室里伏案的背影,是图纸上勾勒未来的笔尖,如今站在舞台中央,以《祖国不会忘记》的磅礴,将科技工作者的赤诚倾注于声浪。每一条皱纹里,都藏着攻坚克难的沉默与轰鸣;每一次呼吸的震颤,都是对“领航者”使命的答应。

选择《领航》,不仅因那混声合唱的恢弘,更因歌词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与“新征程”的召唤,恰如深圳市老科协合唱团以同曲献礼祖国的炽热。而《祖国不会忘记》的主题,与市老科协合唱团遥相呼应。老科协人合唱从来不只是艺术,更是用节拍丈量星河、用誓言浇筑丰碑的‌和声。这场合唱既是岁月馈赠,更是湾区银发群体续写时代乐章的宣言。

这场赛事,隶属于第二届“湾区乐龄”合唱艺术周,百团竞歌、专家云集。国家级艺术家坐镇评审,为银发歌者赋予专业注解;而深圳大剧院开幕式上,百支团队在高唱,使这场艺术盛宴成为致敬历史、拥抱时代的交响‌音。老科协合唱团的身影,成为缩影。以初心的韧性,让暮年焕发年轻。

他们的歌声在评委席荡起涟漪,在观众席催开泪滴。那些曾被试管与数据占据的双手,如今在冯润芬指挥手下划出弧线;那些曾书写论文的嗓音,此刻正将“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唱成永恒。台下、线上观众为这份“银龄芳华”沸腾;台上,六十道身影以科学家的严谨雕琢声部,又以艺术家的浪漫,让乐龄之歌唱响湾区‌沸腾。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深圳老科协人的歌声,裹挟着电子元件的低鸣与数字世界高亢,把歌声种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让旋律与特区同频共振。

他们的声音里,既有实验室的严谨,又有车床旁的专注,更带着教书育人的温润。这些声音曾在图纸上计算过卫星轨道,在车床边打磨过精密零件,在讲台上解释过宇宙的奥秘,如今都汇成了年青人的歌迷。

台下坐着年青的面孔,眼神清澈如他们当年的模样。传承原是这样的:不是火炬的交接,而是老树枝头的新芽,借着同一股树汁的涌动。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掌声如潮。但比掌声更响亮的是沉默——那些未唱出的部分:实验室通明的灯火,边疆帐篷里的图纸,讲台上擦了又写的公式。这些沉默的和声,才是真正的辉煌。

正如合唱指导邱老师在谢幕时所言:"每个休止符都是创作新征程的起点",时幕鞠躬,银发在舞台灯光下泛起微波。这不是告别,而是另一种启航——用歌声证明,有些灵魂永远在辟浪前行。

0 阅读:0

陪读时间

简介:品味文字之美,静享生活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