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不久,北江治安委主任莫雄因无法交代过去,被要求接受群众批斗和判死刑。莫雄缄口不言,毕竟他曾做过国军少将,确实一时说不清楚。

就在这人命关天的关键时刻,有人将消息汇报给了陶铸、叶剑英等。叶剑英马上指示:“杀不得!”
莫雄能在北江任职,就是叶剑英安排的。但更确切地说,这其实是毛主席指示的结果。解放军来到广东时,毛主席嘱托叶剑英,让他找到莫雄并安排工作。
莫雄是谁,何至于让毛主席和叶剑英都这么关心他?
一、莫雄的过往毛主席、叶剑英等人关心莫雄,不仅因为他是共产党的友人,也是恩人。他给中共的一份情报,救了毛主席、周总理、叶剑英等中共要员以及8.6万红军,是我党的救命恩人。

这还得从1930年说起。
这年7月,张发奎反蒋失败后,莫雄来到上海闲居。不久,他遇到老部下刘哑佛(中共党员),之后与一众中共党员熟悉。
在刘哑佛的牵桥搭线下,莫雄认识了中共党员项与年、严希纯、华克之等,并与周总理、李克农等中共高层建立联系。
期间,莫雄曾表示想要入党,李克农没有同意,劝他说:“只要你真心为革命,不入党也是可以的,你现在的身份,对革命也是非常有利的……”
果不其然,莫雄后来真的就发挥了作用。
1933年,莫雄与老友杨永泰相遇,杨永泰可不简单,是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杨永泰与他叙旧的同时,将他推荐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没有介意莫雄之前反对过他,还真的给他安排了职务——赣北第4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正是这一安排,让莫雄无意间有了拯救中共高层和中央红军的机会。
一上任,莫雄就向中共提出,希望他们能派人到他所管理的部门工作。中共派出了刘哑佛、项与年等人过去。
1934年秋,蒋介石制定出“铁桶合围计划”,欲要调动150万兵力,由外而内一步步将苏区压缩,直至彻底消灭苏区内的红军和一切革命力量。
经过前四次大“围剿”,红军越打越少,到此时已不足10万人,更确切地说,只有8.6万人。如果蒋介石的这个计划执行成功,那中共估计就真的没戏了。

计划出来不久,蒋介石就在庐山召开绝密会议。莫雄作为赣北负责人,也获得了出席的邀请。
莫雄了解到“铁桶合围计划”后,倒吸一口凉气。
二、至关重要的情报“铁桶合围计划”做得相当精细,纸张加起来约有三四斤重,部队部署、作战路线、战斗序列等都一一标注清楚,而且,每一页纸上都用蓝墨水标注着“绝密”字样。
莫雄看得惊心动魄,也非常着急。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将情报泄露出去,让项与年将情报带到苏区。

项与年顿时感到责任重大。为了安全将情报送出去,他装扮成乞丐,打掉4颗门牙,日以继夜地赶路,终于来到苏区,找到周恩来。
周恩来解读情报后,马上与中共高层召开会议。他们都意识到,如果不在国军完成包围圈之前及时跳出去,就真的没有机会了。最后,他们一致决定长征。
事实上,这个决定做得非常仓促,以至于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这其中就包括毛主席。
中央红军准备出动后,毛主席才接到通知要跟着一起离开。在路上,他又进一步了解到“铁桶合围计划”的存在,不由得感慨:“做情报工作的同志是有功劳的!”

现在的一些影视剧或文学作品并不尊重这个史实,都马后炮地表示毛主席知晓一切,也推动了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破除了蒋介石的“铁桶合围计划”,获得了生机。

莫雄救了中共,也救了8.6万红军。而他的贡献不仅如此。
1935年,他被调到贵州任职。利用这个机会,他又帮助了当地的游击队、落单或受伤的红军,让他们隐藏或归队。
他的这些贡献,毛主席和中共都没有忘记。解放军来到广东后,毛主席嘱托叶剑英,一定要找到莫雄,并给他安排工作。

莫雄其实非常不简单,16岁那年,他就加入了同盟会,跟着孙中山闹革命,后来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北伐等。

因为资格老,他还曾获得“莫老大”的称号。然而,他为人耿直、胸怀正义,终究与蒋介石、汪精卫等不是一路人,所以后来并没受到重用,做的官都很小。
官大官小都无所谓,他对革命做过贡献,人们没有忘记他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