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学古诗-《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作背景:王维非常喜欢山水,他在终南山附近有一套别墅,他喜欢在这里隐居,还写过一系列的山水诗。这首《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在这里时,写的山中秋季雨后的景色。
原文释义:空旷无人的山中下一场新雨后,傍晚时分让人觉得秋天已经到来。
明亮的月亮在松树间照下光芒,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竹林中听到一阵喧闹,那是去河边洗衣的女孩回家了,莲叶轻轻摇动,那是打渔的船儿从上游划过来了。
随便春天的芳草消歇凋谢吧,喜欢山中生活的人自然可以长久地留下。
大大小小学习笔记-- Round 1 --
山居秋暝
小小:题目是什么意思?
大大:在山中居住,到了秋天的傍晚。
知识点:
“山居”就是在山中居住,“暝”是日落、天色晚的意思,“秋暝”就是秋天的傍晚。秋天的傍晚是凉爽的,如果是在山中,那就还带着一丝清净和幽寂。
-- Round 2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小小: 你知道,长臂猿生活在哪里吗?
大大: 哦,在那空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
知识点:
空山,是空旷、幽寂的山林,是说山中人烟稀少。王维不是一个喜欢凑热闹的人,他开头就点明地点是“空山”,奠定了全篇的基调——安静。安静的山中下了一场新雨,把夏天的热气都消解了,傍晚时分格外清爽,所以能感觉到秋天的到来。
-- Round 3 --
明月松间照
小小: 快看,那边的松树林上有好大一盏灯。
大大: 那是月亮在发光。
知识点:
明月是古代诗词里是很常见的意象,在不同的诗中有不同的含义。
寂静的夜晚,天上一轮月亮,显得格外光明、皎洁和孤寂,惹人无限思考。这月亮在松树缝隙间照进来,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何其宁静安详啊!从这幅画面里,我们能看到诗人的心态。
-- Round 4 --
清泉石上流
小小:为什么泉水会叮咚响呢?
大大: 因为石头在歌唱。
知识点:
整个世界太安静了,就显得死板,所以诗人又在这安静的画面里加入了一些声音。这声音不能是刺耳的喇叭,而是清澈的泉水流淌而过,发出的“叮咚叮咚”的悦耳声响。这声音是自然界的,是轻细舒缓的,非但没有觉得吵闹,反而衬托了山中的清净。
生活在嘈杂的城市里,一般人心态浮躁,是听不到自然界的轻细声音的。我们放慢生活,用心感受,才能发现许多美哦!
-- Round 5 --
清泉石上流
小小: 河边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
大大: 讨厌,人家在洗衣服呢。
知识点:
有自然界的声音还不够,未免嫌他不食人间烟火。诗人还在画面中加上人的声音,这个安静的世界才更加活泼有趣。这声音肯定也不能是大爷吵架,而是去河边洗衣服的女孩子要回家了,安静的竹林里隐约传来一阵欢声笑语,给人美的享受。
-- Round 6 --
莲动下渔舟
小小: 来吧,一起来钓鱼吧!
大大:My god,你这小舟会翻船的。
知识点:
竹林喧动是因为洗衣的女孩回家,那么莲叶轻动又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打渔的船儿划过来了。作者先写了动的画面,然后再写动的原因,在句子结构上也不死板。
洗衣的女孩,打渔的小船,这些都是山村的典型生活,是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象征。作者特意写到这些,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人和事是非常美的,这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场的厌恶。
- Round 7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小:秋天来了,春天的花草已经消歇了!
大大: 这气氛有点凄凉了。
知识点:
秋季的傍晚,意味着许多花草将要凋谢,美丽的风景不能长存了,但是这又怎样呢?诗人说,他随便春天的芳草如何消歇,他就是喜欢在这里生活。
“王孙”的典故出自《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楚辞•招隐士》是通过诉说山中艰苦险恶,希望隐士回到城市生活中去。但王维恰恰相反,他觉得山中生活更美好,洁净淳朴,所以“王孙自可留”,不必离开这里。这里的“王孙”代指隐士,也就是诗人自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