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编纂的《汉书•西域传》中。西域分为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两种意思,狭义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帕米尔高原)、巴尔喀什湖以东,阿尔泰山以南,青藏高原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域。广义西域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南亚次大陆、西亚、东欧、地中海、甚至北非。今天我们讲的西域主要指狭义西域。
汉代阳关遗址
西域的远古历史
西域地区被天山隔为南北两部分,即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和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虽然西域有古尔班通古特和塔克拉玛干两大沙漠,但是依赖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山脉积雪融水的滋润,在山脚还是下形成了许多块绿洲。自夏商时期就有人类在绿洲上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只不过绿洲相隔较远,居民人种不同,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只形成一些城邦国家。这些分散在绿洲上的国家,为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提供了便利的食宿,居民也多从事商业贸易,因此商贸发达,居民普遍富裕。据考古研究发现,公元前13世纪的商王武丁坟墓内就有产自于阗(tian)国的和田玉,在西亚的巴比伦以及埃及王朝也发现了大量产自大夏(阿富汗)的青金石。这说明早在商代晚期,西域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西汉西域主要国家的分布图
到了西汉初期,西域有36个国家,其中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端的有楼兰国(后改鄯善),楼兰扼守汉朝与西域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国家。自东向西沿大沙漠南缘的还有:婼羌、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子合、西夜、莎车、疏勒等国;沿大沙漠北缘的有:尉犁、渠犁、危须、焉耆、乌垒、仑头、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等国。这些国家主要依靠积雪融水灌溉农田,农业比较发达,其中较强的有楼兰、焉耆、于阗、莎车、疏勒、龟兹等国。
天山东北麓的有:蒲类、车(jū)师(也叫姑师)、郁立师、卑陆、狐胡、单恒、劫、且弥、乌贪訾等国。其中车师国扼守天山东部缺口,控制着东方进入准噶尔盆地的交通要道,是草原之路上的重要国家。除此之外,在帕米尔高原上还有:依耐、浦犁、无雷、捐毒、休循、大夏等国;费尔干纳盆地的有大苑国;伊犁河流域的有乌孙国;巴尔喀什湖以西到咸海之间有康居(kāngqu)、大月氏、奄蔡等国。这些国家主要从事畜牧业,其中乌孙、大月氏、大宛、康居、大夏、车师等国较强。
新疆天山脚下的牧场
“狼孩儿”复国
西汉初期,冒顿将月氏人从河西走廊赶到了敦煌一带。在那里有个乌孙国也在放牧牛羊,月氏强大,乌孙弱小,两国经常为争夺草场而发生冲突。在一次战争中,乌孙被月氏灭国,他们的昆莫(国王)难兜靡也被月氏人杀掉,乌孙族人大部分逃向匈奴。乌孙王子猎骄靡刚刚出生,大臣傅父布就翎侯带着他也去投奔草原霸主冒顿。“傅父布就翎侯”的意思是:官职为“翎侯”;名字为布就;傅父的意思和中原王朝的太傅类似,就是教育和保护王子的官员。
影视剧中乌孙昆莫猎骄靡的形象
路上布就将猎骄靡藏在草丛中去寻找食物,回来时看到神奇的一幕:有一只母狼在哺乳猎骄靡;一只乌鸦衔肉给王子吃。到了匈奴,布就将看到的神奇事情说给冒顿听,冒顿认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佑助,长大了必定是个人物,于是将他收为义子,扶养起来。后来,冒顿发兵两次攻打月氏,为义子报仇,月氏战败只得一次次向西撤退,最后在伊犁河流域赶走了那里游牧的塞种人,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秦国末年,冒顿虽然征服了西域36国中的30个国家,但是主要对手是东方的汉朝,所以在西域的兵力不多。冒顿设置了“僮仆都尉”向各国和过往的商人征收繁重的税赋,供匈奴的支出。月氏人被赶到西域后,控制了一些小国,依靠西域强大的敛财能力,又兴盛起来。
新疆伊利昭苏县乌孙贵族墓葬出土的镶嵌宝石的金杯
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去世,义兄老上单于继续抚养“狼孩儿”猎骄靡长大。公元前165年左右,猎骄靡成年,老上单于将投奔匈奴的乌孙族人交给猎骄靡,猎骄靡挑选了几万勇士开始日夜操练,准备报仇。公元前161年,老上单于和猎骄靡联合发兵攻打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在这次战争中,月氏王的头颅被老上单于砍下,被包上黄金、镶嵌上宝石,做成巨大的酒杯。大月氏人只好向西南逃去,再次占领塞种人的地盘,建立新的家园。猎骄靡在伊犁河流域的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伊什提克)一带复国,逃到各地的乌孙人陆续回到乌孙,留在原地的月氏人、塞种人也臣服于猎骄靡,新生的乌孙国声势大振。
乌孙古道上的天堂湖
那些西域小国看到匈奴如此强悍,纷纷俯首称臣,至此匈奴完全掌控了西域。此时东方的汉朝依然是匈奴的头号敌人,所以军臣单于(老上单于的儿子)将猎骄靡扶植为匈奴在西域的代理人,帮他管理西域各国。就这样在匈奴的撑腰下,猎骄靡掌控西域财路,几年后就使乌孙成为西域最强的行国(游牧国家)。当然匈奴人得到的好处比乌孙还多,这也是匈奴强盛许多年的主要原因。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4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基,他受够了匈奴的欺凌,不想再通过屈辱的和亲换取脆弱的和平。但是匈奴正是鼎盛时期,国力非常强盛,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对付的好办法。武帝听说月氏也一直被匈奴欺负,逃到了西域,于是派张骞去联络大月氏,希望与大月氏结盟,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使者,以匈奴人堂邑父作为向导出使西域。在经过河西走廊时,张骞被匈奴抓获。军臣单于用各种办法迫使张骞投降,张骞始终忠贞不屈。匈奴只好将他软禁起来。10年后,趁着匈奴人松懈的机会,张骞和几名副使逃了出来。一路上张骞化妆成匈奴牧民,继续向西域走去。经过几个月跋涉,终于到达西域东北角的车师国。
张骞出使西域画像
在车师国,张骞打听到大月氏为乌孙和匈奴所败,已经从伊犁河流域搬迁到咸海附近的妫(guī)水流域(即阿姆河流域)去了。于是张骞从车师折向西南,来到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经龟兹、疏勒等国家,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大宛国。一路上张骞等人靠行乞和打猎生活,西域人没有听说过汉朝,在他们的眼中,匈奴就是天下最强的国家。幸亏大宛王从往来的商人口中知道汉朝的富庶和强大,所以接见了张骞等人。
张骞向大宛王说明了武帝派自己出使西域的目的,请求大宛王护送自己到大月氏,并且保证回到汉朝,就向汉皇奏明大宛王的护送之功,汉皇一定会赐下许多礼物,酬谢大宛的。大宛王派兵送张骞等人到西面的康居,康居王也派兵护送张骞到西南的大月氏。月氏王接见了张骞,对于武帝提出的结盟共同对付匈奴的建议,表现不感兴趣。他们在新的土地上生活的很好,不想再招惹匈奴。况且大月氏距离汉朝有一万多里,即使结盟了也互相照应不到。
持汉朝使节的张骞铜塑像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始终无法说服大月氏同大汉结盟。在访问了南面的大夏后,张骞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经疏勒、莎车、于阗、精绝、且末等国绕道青海回国。公元前126年,张骞和堂邑父终于回到了阔别13年的长安。张骞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详细的汇报给汉武帝听。武帝对这个富庶的地区也很感兴趣,希望和这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互通有无,和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匈奴。随后的几年,汉朝派卫青等名将主动出击,将伊稚斜(yī zhì chá)率领的匈奴驱赶到漠北。公元前119年,武帝再派年轻的霍去病收复被匈奴占领的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的道路,扫清了最后一块障碍。
兰州五泉山霍去病雕像
就在汉朝收复河西的当年,武帝再派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联系西域最强国乌孙,说服他们东归故地,和汉朝一起对付匈奴;第二个目的就是宣扬大汉国威,让西域诸国脱离匈奴和汉朝联合起来。
尽管这次张骞率领了300多名庞大的出使团,携带了“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的丰厚的礼物出使西域,但是西域诸国仍然不相信汉朝。这从他们对待两国使者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据《汉书》记载,当时匈奴的使者在西域诸国行走,到哪里都是白吃白喝,临走还有敲一笔;而汉朝的使者走到哪里,无论吃饭还是住店,都必须要用精美的丝绸做交换。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蜡像
张骞在出使乌孙时,国王仍然是猎骄靡,当张骞提议汉乌联合对付匈奴时,猎骄靡感到左右为难。一方面匈奴对乌孙的盘剥日益加重,他的内心早就想摆脱匈奴的奴役;另一方面,他又是冒顿和老上单于抚养长大,不想和有恩于他的匈奴翻脸。公元前115年,当张骞准备回国时,乌孙、大月氏、康居、大夏以及其他的30多个小国都派使者,随张骞回访汉朝。只有姑师、楼兰、龟兹、焉耆因为惧怕匈奴,不敢与汉朝结交。
影视剧中老上单于形象
汉朝和匈奴在西域的软实力较量
各国的使者一路上见到了大汉的辽阔、繁华和强大,回去后向各自的国王报告了所见所闻。至此西域各国才认识到汉朝要比匈奴强大,都愿意和大汉做朋友。就连此前口是心非的乌孙昆莫猎骄靡都愿意和大汉建立友好关系,只是对结盟联合对付匈奴仍然没有松口,至于东归更不在考虑范围。为了表示结盟的诚意,公元前108年,武帝将侄子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封为公主,嫁给猎骄靡。匈奴乌维单于(伊稚斜的长子)听到消息,也将一位公主硬塞给猎骄靡。猎骄靡两不得罪,封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至此猎骄靡依然不打算与汉朝结盟,只是建立了友好关系。
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生活过的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八卦城
许多国家都和乌孙一样持观望的态度,既不想得罪匈奴,更不敢对大汉不敬。匈奴的僮仆都尉依然在向各国收税,大汉的使者商人也可以正常来往于东西方,两国开始了软实力的较量。此时只有西域中部的焉耆因为是匈奴僮仆都尉的常驻地,因此没有和汉朝建立外交关系。另外中部的龟兹、东部的楼兰、车师虽然与汉朝建立了关系,却依然暗中帮助匈奴收集情报、通风报信。在匈奴僮仆都尉的授意下,会配合匈奴骚扰汉朝边境,抢劫过往的汉朝使者和商人,这其中做的最多的自然是汉武帝时期和汉朝接壤的楼兰国。对此汉朝人非常痛恨楼兰,以至于到唐代还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复原的汉代楼兰服饰
公元前108年,武帝对车师和楼兰发动了战争,将车师分为前车师、后车师以及天山北部的郁立师、且弥等八个国家,使车师收敛了不少。楼兰则在汉朝的两次攻击下,臣服于汉朝。汉昭帝将其国都南迁到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国名改为鄯善。原来的楼兰城被汉昭帝派兵屯田,楼兰完全归附汉朝。
另外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因为盛产汗血宝马,所以匈奴对他们的控制比其他国家更强,大宛对汉朝的态度是“只想得到好处,不想付出代价”。汉武帝听说大宛出产天马时,于公元前104年,派使臣携带一千两黄金和一匹与真马一样大的金马,去换取几匹大宛汗血马,以作种马,改良中原地区马的品质。但是亲匈奴的大宛国王毋寡,拒绝换马不说,还将汉使杀害,抢走金马。武帝大怒,命大将军李广利率兵讨伐大宛。初次出征由于后勤补给不给力,在大宛东部战败。武帝命令李广利运粮再战,经过两年征战,终于在公元前97年攻陷了大宛的都城贵山城。李广利废掉毋寡,拥立亲汉的昧蔡做大宛王,昧蔡送给李广利40多匹上等汗血马回到长安,供汉朝改良马种。
传说中的大宛汗血宝马
公元前104年左右,猎骄靡去世,他的长孙军须靡即位,细君公主按照乌孙的收继婚习俗嫁给军须靡。可惜细君公主太想念故乡了,以致思郁成疾,最终早逝。公元前101汉武帝又将楚王的女儿解忧公主下嫁给军须靡,作为回应匈奴的呴犁湖单于(伊稚斜的另一个儿子)也将一位匈奴公主嫁给军须靡。解忧公主是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只不过命运比较坎坷。嫁给军须靡没有几年,军须靡就去世了。由于军须靡的儿子还小,他的堂弟翁归靡成为昆莫,解忧公主按乌孙习俗又嫁给了翁归靡。
电视剧《解忧公主》中公主与翁归靡
在翁归靡执政期间,解忧公主放下公主的架子,亲自到民间了解普通乌孙人的疾苦。每当有山洪、寒流、暴风雪、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汉朝公主都是第一时间前去赈灾。解忧公主还出谋划策,帮助乌孙建立了与大宛、康居等国的通商口岸,开通了乌孙古道,积极扶持商贸活动。她在乌孙的四十多年中,是乌孙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乌孙人民生活质量最好的时期,因此获得了“解忧”的称号。解忧公主以最大的诚意帮助乌孙,使汉朝的光辉形象深入乌孙人的心中,促使乌孙下决心摆脱匈奴,与汉朝结盟。
张一鸾扮演的解忧公主
进入公元前70年代,在西汉王朝的持续打击下,匈奴快速向西北败退,他们的单于也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伊稚斜的儿子、孙子们过足了当单于的瘾,可是没有一个可以和西汉相抗争的单于。此时的壶衍鞮单于看到乌孙和汉朝越走越近,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在公元前74年,胁迫后车师,让他们出兵和匈奴联合进攻乌孙。匈奴派4000骑兵和后车师的几万军队来攻打乌孙,解忧公主和翁归靡一边动员牧民参军,一边向汉朝求援。重病的汉昭帝还没有来得及派兵,就去世了,朝廷忙于皇帝的丧事,无暇顾及乌孙。听说汉朝不会派兵救援,那些乌孙东部亲近匈奴的部落也蠢蠢欲动。面对外忧内患的困境,解忧公主和翁归靡没有恐慌,他们率领五万兵力和匈奴、后车师周旋,公主亲自随丈夫出征作战,乌孙的士气顿时大振。
解忧公主生活过的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八卦城,易经文化园
汉宣帝即位后,解忧公主再次向朝廷求救,汉宣帝及时派十五万骑兵,从山西、陕西、甘肃五路包抄匈奴的后方,壶衍鞮单于腹背受敌,终于大败而回。乌孙君臣看到关键时刻还是汉朝靠得住,于是决心归汉。公元前71年,翁归靡上书汉宣帝,宣布与大汉结盟,乌孙正式成为汉朝的属国。在乌孙的带领下以前对汉朝不友好的鄯善(楼兰)、龟兹等国也收起小心思,一心一意和西汉交往。其中龟兹王还派使者向乌孙求娶解忧公主的长女为夫人。
匈奴走向分裂前的最后一位单于,握衍朐鞮单于
此时只有后车师、东浦类还比较顽固,仍然时不时的背叛汉朝。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郝宿王刑未央召诸王议立新单于。颛渠阏氏以前就对虚闾权渠单于不满,因此和弟弟左大且渠都隆奇密谋,抢先将情夫右贤王屠耆堂拥立为握衍朐鞮单于。这个握衍朐鞮单于不是挛鞮氏家族的子孙,他上位后残酷迫害冒顿的后人。当时在西域做童仆都尉的日逐王先贤掸的家人也遭迫害,先贤掸一怒之下,率领几万族人和童仆都尉的几千匈奴人一起向汉宣帝投降,西域那些怀有二心的国家顿时失去了依靠。
扰乱匈奴的颛渠阏氏
从此,匈奴僮仆都尉被废弃,汉宣帝在乌垒城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专门管理西域各国和保护往来的各国商团。汉朝以自己的威德让西域各国打心眼里臣服,匈奴以残暴的武力让各国畏惧。最终汉朝赢得了人心,使西域30多个国家自愿成为大汉的属国。虽然在西汉末年,北匈奴趁着中原内乱,重新短暂的控制了西域一段时间,但是刘秀建立东汉后,西域诸国自动派子弟来洛阳做人质,3次请求汉朝重新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可见汉朝的仁义早已经深入西域人心。公元74年,汉明帝派窦宪北伐匈奴,回国时在西域龟兹重新开设西域都护府,再次保护西域人民。后来经过南北朝和唐代的融合,西域各民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新疆各民族表演的歌舞
汉代对西域的经营,不仅扩大了汉朝的影响力,而且为民族团结、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后世中华民族统一大家庭的版图基础。
下期为大家讲解匈奴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