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朋友说,一入餐饮深似海。我也见过了那么多餐饮,风生水起一阵子,又一下子轰然倒塌了。
在一波波餐饮挥泪沉沙时,有些不起眼儿的小老板儿也笑出了眼泪花。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接盘侠。
你方唱罢,我登场。真可谓和谐共荣景象。
我是在5年前,公司关店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大姐。后来我称她陈姐。陈姐就是这些接盘侠的一员。
而且,几年后,鸟枪换炮,让人刮目相看。

初次见她,她开了一辆"客货两用"的面包车。一看就是那种风风火火的女人,当时我已经能从口音上判断她应该是重庆人。
面包车的副驾位上坐着她的老公。她老公是那种让人无法面相上察言观色的人。反倒是这位陈姐的性格外向,更容易打交道些。
他们开的车,美其名曰客货两用。实际上可以拉货是自己定义的。一旦被警察叔叔发现是一定会被罚款的那种。
我的理解,但凡有办法谁也不会钻那个空子。所以,他的生存环境也不足以让人羡慕。
那次,我是在网上联系到他们的。

因为,我们公司有一家店,准备关门。
原因是,当时选址的时候失误。店开张没开两个月,就遇到城建修路。
客流下子断崖式减少。最后连转让的机会都没有,只有把一些设备以二手折价卖掉。剩下卖不了的。只有当废品处理。
陈姐两口子就是来接收这些废品的。
满当当的拉了两车废品,他们两个人也没找外人帮忙。折御,收捡,装车都是他们两口子完成的。就连包门的铁皮都给我扒下来,弄走了。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一个女人,哪来的那种开山神力。

那次,我才真见识了能干的女人是啥样子。我都自认为也能放得下身段干粗活的人,在她面前真不值一提。
由于,还有些后续的事情。我和陈姐留的有联系方式。
去年,我朋友关店,我又见到了她。
几年不见,真是不一样了。这次是陈姐一个人来的,开了一辆黑色宝马。人也变得时尚了许多,不过那种风风火火的气场还在。
不同的是,这次,她只负责谈价格,然后打电话喊公司的几个员工来处理。
这次陈姐请我喝了茶。闲聊中得知她现在已经不只是收废品了。

早在3年前他们夫妻俩就开始整店收售二手餐饮设备了。
在成都市场上有,很多像陈姐两口子这样的公司或个人。他们专门从关店的人手上低价收购那些没备,然后又加价出售。
特别是很多小餐饮夫妻店,为了节约投资,也愿意选一些二手设备。
关键是许多倒闭的店根本没开的久,许多设备都还没怎么使用。
这几年的餐饮业频繁关店,开店,一片哀鸿。
却成就了一批收购餐饮设备的人。他们大多赚得盆满钵满。

也许这就是能量守恒的一种。总有人失败,又总有人成功。总有人在困境倒下,又总有人能不景气中抓住机会。
这几年成都的餐饮业,好像就在开店和关店中在丢着纸团。也不知这种现象啥时候能柳暗花明!
不知其它城市是不是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