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纸:一纸千年,阅尽人间

陆逊看历史 2023-07-05 23:47:02

高丽纸,又称韩纸,古代高丽国(公元918年—1392年)所产之纸。是以楮皮为原料、运用传统手工方式而制成的传统纸张,亦称“楮纸”。由于它的制作需要上百道工序,因此又称之为“百纸”。北宋《负暄野录》记载:“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位于韩国的一家高丽纸体验馆

造纸术大约在两汉时期由避乱的国人传入朝鲜半岛,经过漫长因地制宜的演变,原料从麻变成了楮树皮,制作工艺上,经数百次敲打和熬煮、烘干、压实等复杂工序,纤维密实交织,使得高丽纸厚实坚韧,利于长久保存。

▲高丽纸制作工艺流程

明朝时期,高丽纸已经高度成熟,纸张厚实、坚韧、洁白。当时的文学家沈德福是这样描述高丽纸的——

“今中外所用纸推高丽贡笺为第一,厚逾五铢钱,白如截指玉。”

朝鲜诗人申纬称——

“绢五百年,纸一千年。”

这句话说明纸张具有较强的耐久性,而纸张的耐久性确保了文化的传承。高丽纸凭借其优秀的耐久性和实用性,至今仍被视为一种非常优秀的记录载体,记载着大量朝鲜传统文化、艺术作品。

▲《沈清传》朝鲜 20世纪初刊行木版本 26.2×18.8cm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沈清传》是朝鲜最具代表性的朝鲜语小说之一,是一则孝女沈清为了眼盲的父亲找回光明,牺牲自己的故事。

▲《正祖宸翰》朝鲜正祖1797-1798之间 纸本水墨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一位文人倚靠松树观赏瀑布,这样的场景很适合以扇面形式作画。画面左侧画题:“三龙湫瀑下,悠然见南山”。郑鄯于1733年到清河当县监,而这扇面则被推定是他游览清河县附近的三龙湫时写生的实景。

▲《正祖宸翰》朝鲜正祖1797-1798之间 纸本水墨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正祖宸翰》为朝鲜第22代国王正祖(1776-1800年在位)写给老论僻派领袖沈焕之(1730-1802)的书信。正祖则是一位在朝鲜后期造就繁盛文化的国王。他在书信中叙说自己是一个急性子,即“太阳症”。人们认为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得以成就了许多国家大事与文化事业。正祖在其写给反对派沈焕之的这件秘密书信中,写到自己对政治现案的见解和对沈的具体要求和嘱咐等等,也可以看出正祖为了笼络比他大22岁的反对派老臣而煞费苦心。

▲《乙丑贞纯王后因山图》朝鲜 1805年 纸本彩色卷子本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乙丑贞纯王后因山图》描绘的是于1805年贞纯王后薨,同年6月19日举行国葬时发丧行列前往葬地东九陵的班次图。此画则将宫中仪式与各级官员在仪式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地位描绘得极为细致。因此,广义上此图可以说是一幅风俗记录画。

《绀纸金泥妙法莲华经》朝鲜 15世纪

绀纸银泥(经文)金泥(变相)折贴本 33.9×12.3cm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绀纸金泥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其运用金泥在绀纸上画变相图,用银泥写经文。变相图的右侧是在灵鹫山说法的释迦摩尼佛与其侍者,左侧则是引导人们觉悟的《药草喻品》、《授记品》、《化城喻品》等方便法文的内容。其中所描绘的壮大的佛菩萨形象与变细的线描展示出相比前代更为形式化、僵化的十五世纪佛画之特征。

崔奭焕(浪谷)《葡萄图》屛风 朝鲜 1879年

纸本水墨 123×348cm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浪谷崔奭焕,朝鲜全罗南道君山人,以画葡萄闻名,他虽以画葡萄大振名声,但其四君子、山水图、翎毛图亦十分出众。他擅长于呈现图画的画面感与真实感,其构图生动而具均衡感,其运笔强劲而有力。

李麟详《观瀑图》 朝鲜 18世纪纸本水墨 30×63.3cm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高丽纸历经悠久发展演变历史,保留记录了朝鲜民族的文化、历史、艺术,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用途,坚韧厚实的特点,使得它同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纸箱

纸扇

传统的朝鲜匣箱和扇子,品种多、外形美,很多都是以纸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在韩国的各种博物馆中,高丽纸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用高丽纸制作的人偶、模型被韩国诸多博物馆用来作为橱窗展示的工具。此外,通过染色等工艺,高丽纸作为礼品包装和名片制作的材料,被广泛运用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现代高丽纸手工艺品

此外,高丽纸近年来成为韩国时尚界的新宠,以韩纸为原材料,进行时尚设计的设计师在韩国国内外受到了认可,引发各国对韩纸服饰的瞩目。

对于朝鲜民族而言,高丽纸不仅是一种手工纸张,更是一项与山、水、树林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也是链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文章转自“小蛙植饮”

0 阅读:0

陆逊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