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指数基本平盘。
而个股却有3197只上涨,市场温度处于较热状态。
风格上,大盘跌,小盘涨。

并且,盘子越小涨幅越大,体现的是冒险精神非常活跃。
这种状态有两个好处:
一是大多数个股都产生了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资金涌入。
二是指数不涨,上层建筑就不用担心泡沫过大了。
大盘股下跌(除四大行外)的状态又代表什么呢?
1、ETF资金
昨天ETF净流入为-14亿,成交金额连续下滑,当日下滑约300亿。

2、融资余额
昨天融资余额为18639亿,相较于前天净增长67亿。
3、北上资金
昨天北上成交下滑约60亿。
4、南下资金
昨天南下资金净买入总算开始下滑了63亿,这是本周以来首次。

综上,A股的画像已经非常清晰。
ETF流出,北上下滑,代表机构资金流出。
融资流入,代表散户游资流入。
南下收缩,代表资金有所回流。
也就是说,机构非常冷静,散户依然冲动。
也正是散户游资力挽狂澜,才将A股总成交量维持在1.7万亿附近。
而南下资金终于没再抢夺定价权,是因为港股大幅回调。
从这点看,跷跷板效应轮到了港股与A股。
昨天板块最大的热点是橡胶制品,大涨6.23%。
宇树机器人需要硅胶,情趣用品也需要硅胶。
两者一结合,AI赋能的机器娃娃概念就深入人心了。
很多人或许会想,怎么早没想到这一点。
其实万物皆可AI,体现的只是板块轮动效应。
在市场走牛的时候,每个板块都有机会轮到。
从正宗DS概念,到数据中心,再到券商保险互联网,甚至连银行也用DS黄袍加身。
昨晚,做了一个梦。
梦见蜥蜴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不停变换颜色,甚是好玩。
想抓住它,则需要一定的观察力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
后来,变色蜥蜴还发生了变异。
一会儿变出了七八只蜥蜴,一会儿又重合成了一只。
昨天,大摩扔出重磅报告,把MSCI中国指数评级从"低配"调到"标配"。
这是近阶段以来,外资机构频繁唱多的一个缩影。
最开始且态度明确的是德银,至今已有两个星期。
参:《重新超越!A股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后来有美银、贝莱德、高盛等。
所以,我们应该冷静地去想一件事。
如果没有港股这一波气势如虹的涨幅,他们还会集体唱多吗?
当然,德银除外,因为他一直唱多。
再看,大摩转向的具体目标:
从现在到年底还有4%的上涨空间!仅仅4%,相当于上证不到3500点!
然后,说了一大堆逻辑。
包括科技引爆价值重估、回购增持回馈股东、监管环境180度转弯等等。
其实,大摩转向的原因只有一个,修正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与环境融合。
什么环境?
中国资产价格已经暴涨的事实。
所以,这一次鸡蛋不是从外面打破的,而是由内向外迸发的力量。
这股力量想得以延续,不能光靠外资唱多,仍然需要挺起脊梁,自我超越。
而要挺起脊梁,还需要增量的落地。
否则,机构人心不稳,散户容易发生羊群效应。
昨晚,阿里美股大涨8%,将引发今天港股反弹。
隔夜,中概股指数涨0.43%。
盘后,富时A50期指涨0.49%。
昨晚,美元大跌,人民币汇率稳了。
今天,A股也稳了。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