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快,4月已经来临,这意味着清明节就快要到了。其实在清明节之前,还有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那就是寒食节。其一般是在清明节前一天,今年是在4月3日。
寒食节最早是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于火的崇拜。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火的,烧水煮饭,照明取暖等等。不过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则会造成伤害和损伤。每年仲春时节会举行一次“换火”的仪式,将旧火熄灭,然后重新点燃新火,以此来祈祷四季平安,远离火灾。
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其中又融入了人文内容,也就有了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相传重耳为躲避祸乱在他国流亡大约十九年,介子推始终追随其左右。而后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利,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令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最终也没有出来。所以寒食节便是纪念介子推的忠贞与孝顺。
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在寒食节当日流行着非常多的习俗,牢记:1要折,2不动,3要吃,寓意四季平安家庭和睦,下面就来看看吧,传统习俗值得了解。
1要折
折柳插柳
在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便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相关记载,所以折柳是寒食节的一个标志,有的将其插于门楣之上,也有的插在屋檐下,还有的地方会将其戴在头上,或是系在衣服上。寒食节插柳,一方面是纪念介子推追求清明之意,同时柳也象征着吉祥和福气。
2不动
不动火
寒食节在一定程度上也称为禁火节,届时家家户户讲究不能动火,有的地区还会连续禁火3天。所以在寒食节前夕,要准备充足的食物。著名诗句“且将新火试新茶”所描述的便是人们在寒食节之后煮茶的情景。这一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火的敬畏,也在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用火。
3要吃
寒食节要吃寒食,在这一天人们要吃提前准备好的食物,不过寒食的种类十分多样。比如常见的寒食面,青团,寒食粥等,这些都需要提前烹熟。
寒食面
1、可以准备一些粗粮面,这样提前煮熟了不容易坨,口感更筋道。比如荞麦面,先将宽水烧开,将其放进去,煮五六分钟,彻底熟透后捞起,过清水后,可以淋上一点橄榄油拌匀,以此来防止粘坨。
2、鸡蛋我们需要提前炒出来,直接炒成大片的形状,然后切成小条。
3、黄瓜和胡萝卜作为配菜,可以直接生吃,可以在当天处理,洗净之后擦丝即可。
4、料汁提前调好,粗细辣椒面,十三香,白芝麻,蒜蓉,盐,先泼上热油搅匀,再调入生抽,醋,糖,继续搅匀。吃的时候将所有的食材放到一起,淋上料汁拌入味即可。
青团
青团是寒食节的传统食物,这一食俗古来有之,在过去每逢寒食节来临之前,人们都会蒸制青团。一部分用来祭祖,剩下的则留在寒食节食用。
1、青团大多是以艾草汁或是大麦汁来如色,将糯米粉和成绿色的面团,软硬适中即可。
2、接着将其搓成长条的形状,切成30克左右的小剂子,一一揉圆并压扁。另外准备好馅料,豆沙馅或是黑芝麻等。
3、接着用面团将馅料包起来,封口处要捏牢,压在下边,稍微压扁些。
4、接着在蒸屉上铺好不粘纸,将其一一放到里边,大火蒸二十分钟就熟了。接着在表面刷点玉米油或是橄榄油。这样放凉了也不会硬。凉透后可以用保鲜膜一一包起来,这样更加卫生,便于保存。
寒食粥
寒食粥也不限于某一种形式,可以是米粥,粗粮粥,桃花粥等都可以,讲究提前一晚煮好。
1、来准备一点山药,清理掉杂质后,切成小段,也可以适当大一些。继而再用水冲一冲,将杂质冲掉。
2、一小把莲子,大米,糯米各准备些,混合在一起,洗两遍,滤出其中的杂质。
3、接着将所有的食物都放到锅里,倒入饮用水后,选择煮粥的程序来煮,直到煮透之后即可,撒些枸杞到里边,搅拌匀就完成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