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往往与当下的时令节点紧密相连,眼下进入农历三月,为仲春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增加,自然万物绽放勃勃的生机,而对于农作物来说也进入播种耕种以及田间管理的重要时刻。而三月初四的习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民间有三月初四“迎春耕”的习俗,届时人们会通过与农耕相关的内容,来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而这一习俗的意义也正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提醒人们重视春耕,才能拥有好收成,
今日三月初四,牢记:1要修,2不留,吃3样,寓意生活富裕日子旺。下面就来看看这一天的具体内容吧,传统习俗要了解。
1要修:修理农具
进行田间耕种不能徒手,需要借助各种农具,来提高耕种的效率,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力气,所以农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春耕能否顺利进行。在“迎春耕”之日,人们会将家中的农具都找出来,一一检查,并且及时修理好,以此来为农耕做好准备。
2不留:田间的杂草不留
杂草也就是田里作物以外的植物,其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往往已经开启了“疯长”的模式,田里可以说一天一个样,若是不及时清理,便会耽误作物的正常生长,影响日后的收成。所以在春耕之际,要让田里的杂草不留,才能令作物获得更多的养分,旺盛生长,获得丰收。
吃3样
鸡肉
春耕时节,需要体力的支持,那么肉类是重要的来源,届时可以吃些鸡肉,其富含优质营养和能量,且细腻容易消化,而且烹制起来也比较节省时间,很适合这个时节。
【炒鸡丁】
1、两个鸡大腿,将肉剪下来,并剪成小块,继而用清水多洗几遍,直到干净无杂质,沥干待用。
2、另外准备一根小黄瓜,洗净以后切成小丁,然后装盘待用。
3、接着来调个酱汁,黄豆酱和甜面酱各一勺,再加少许蚝油,清水,混合调匀。
4、锅里倒油,先加些蒜蓉姜片进去,循序加热出香味,鸡肉倒在里边,继续加热烹炒,直到每一块都变为白色。
5、把调好的料汁淋到里边,快速翻炒,令其均匀入味,接着把黄瓜倒在里边,继续炒匀,立即关火出锅。黄瓜烹炒的时间要短一些,以免出水变软,也会影响口感。
吃燕麦
春耕之际,吃些谷物杂粮,寓意着五谷丰登之意,同时谷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健脾养胃,缓解乏力,强壮体质等。
【燕麦蒸糕】
1、首先在料理机中磕入鸡蛋两个,继续加燕麦片100克,红枣50克,然后启动,将其搅打混合匀。
2、接着在其中补充2克泡打粉,50克蛋糕粉,继续用蛋抽搅拌,混合均匀。
3、为了使口感更好,我们最好用保鲜膜将容器包起来,当然别忘了留出一些透气的孔,方便蒸熟。
4、接着将其端入蒸锅,放到蒸屉上,开大火加热,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液体凝固成型,高度明显爬升,这时候就蒸好了。关火之后稍微冷却后倒扣出来,切成小块便可以端上桌了。
吃韭菜
春天的韭菜是不可错过的美味,其味道更加香浓,口感也更嫩。同时吃上一些,有助于开胃消食,保护肝脏,增强免疫等。用来包几个韭菜鸡蛋盒子,美味解馋又抗饿。
【韭菜盒子】
1、首先来准备一些面粉,其中加些许盐拌匀,接着倒水,将其揉成湿度较大的团,一斤面粉的用水量在270克左右,然后醒面待用。
2、鸡蛋提前搅散之后,在热油中快速炒熟,进一步剪成小块,晾凉待用。
3、韭菜摘洗之后,水分要控干,继而切碎,装到容器里边,先与鸡蛋拌匀,淋入一些葱油,继续搅拌匀,等到包的时候再放盐调味。
4、面团直接分成小份,一一擀薄,之后包入韭菜馅,对折后见边缘捏牢即可。
5、平底锅淋些油后烧热,油不要太多,将其一一摆到里边,中火烙制,两分钟左右翻面一次,继续烙一分钟左右,直到两面都上色,呈现为焦黄的状态,就熟了。届时盛出来,可以先用纱布盖住,这样吃起来会又软又香。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