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参考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的,文章末尾标注文献来源)
夏朝第十四世的王:孔甲,他是不降的儿子。孔甲去世后他的儿子皋,上位。
天降玄鸟
您听闻过“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吧?其实这事儿与夏朝的孔甲确实有那么些关联。那时洛水边打鱼之人都在传言,孔甲的母亲在怀孕之际,梦见一只黑羽、红喙的怪鸟扑棱着飞入怀中,醒来后竟发现裙子上粘着三片带血的羽毛。此事传入宫中,老夏王惊恐不已,赶忙请来巫师进行占卜。夏人崇尚青色,而玄鸟属水,巫师称这一胎或许不太吉祥。
王位传承乱局
孔甲能当上夏朝的王,其实是因为夏朝传了十三代,在王位传承上出了不少乱子。他爷爷不降,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扃,反而传给了弟弟廑。廑王去世的时候,王位回到不降这一脉 ,而此时孔甲作为不降的孙子,在各方势力的博弈和机缘巧合下,才有机会坐上王位
孔甲
乱世征兆现
孔甲刚当上王的那一年,黄河的水,变清了三天,老人们都说“黄河清圣人出”。可在新王的登基大典上,却出了状况。用来祭天的牛羊猪刚摆上,突然跑出来,七只黑毛狐狸,啃食祭品,把大祭司,吓得当场晕了过去。更奇怪的是,洛邑城头,连续出现了九天,血红色的月亮,田地里还长出了,双头麦穗。大家都在私下里传,夏朝的气数,快尽了。
少年荒唐事
孔甲从小就不是个安分的人。
八岁的时候,他把先王养的龟甲拿来烧了煮粥。
十二岁时,带着侍卫把太庙里的蟠龙柱给弄出了损坏,把老夏王气得拿着青铜钺追着他跑了好几个大殿。
到了十五岁行冠礼的时候,他又把祭祀用的玄酒泼在了宗庙的墙上,还嚷着要学黄帝乘龙升天。
朝中的老臣们都摇头叹气,觉得祖宗几代的不好的事儿,都在孔甲这一代显现了。
诸侯暗潮涌
那时候的夏朝已经不是大禹治水时候的强盛模样了。
东边的商侯主癸偷偷地训练了一些战车,西边的周人首领公刘在那边修建了不少建筑,就连南边的荆蛮也敢不按时进贡铜矿了。
孔甲却不管这些,整天在酒池里玩乐,搂着新纳的妃子说:“让他们折腾去,我有上天保佑。”这话传到诸侯们的耳朵里,几个诸侯首领在盟会上就冷笑着说,看看上天会不会惩罚这个昏君。
龙肉事件
要说孔甲干的荒唐事儿,“御龙氏”这件事算一个。
有一年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个方士,给孔甲献上了两条所谓的“龙”其实就是鳄鱼披着彩绸。
孔甲很高兴,赏了方士很多贝壳。接下来他把养“龙”的事儿交给了一个叫刘累的人。
这刘累哪会养鳄鱼啊,没两个月就把母“龙”养死了。刘累倒也机灵,把鳄鱼肉做成羹献给了孔甲。
孔甲吃着,觉得味道不错,还夸赞这乃是“龙肝凤髓”,当场便封刘累为“御龙大夫”。后来公“龙”也绝食死了,刘累就带着赏钱跑了,孔甲还对着空池子说“神龙归天了”。
酒池肉林新解
孔甲于斟鄩城外挖掘了一个“天池”,这与之后纣王所造的酒池相比,可是早了许多呢。而且说真的,这一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仿佛是一个提前到来的象征,暗示着某些后续的发展。
池子里的酒,是用黍米,以及蜂蜜,还有野梅子和洛河水酿的。更特别的是,池底铺设着,那镂空的陶管,宫女踩在上面,而后酒液便能从,那青铜龙首里喷溅出来。
有一次宴饮的时候,陶管堵塞了,孔甲一怒之下把几个工匠扔进酒池里淹死了,还说这是“血祭酒神”。
这事儿传到东夷之后,商汤的祖爷爷主癸知晓了此事,他生气地骂道:“夏王喝的,哪里是酒呢?分明是百姓的血泪呀。”
鬼神治国记
自从占星官说“紫微西移”,孔甲就开始迷信鬼神了。他在王宫的地窖里,养了许多巫师,而且让这些巫师,日夜不停地进行做法。
有一年大旱,老臣们劝他开仓救济百姓,他却让人把祭天的祭品换成了童男童女。结果祭坛刚点火;而且天上突然打起雷来,居然把那青铜鼎劈成了两半。
可孔甲不仅不害怕,还大笑着说:“雷公来喝血酒了!”然后又让人铸造了十二个金人跪像,说要镇住旱魃
东音亡国调
孔甲还觉得自己是个音律行家,他创造了一种叫“东音”的音乐。
每逢月圆之夜,他便带着乐师们,轻松地、缓缓地爬上邙山,敲着那鼓,吹着那笛子,对着洛水尽情地演奏。其实他们这般的举动,反倒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韵味。而且每一回的演奏都好像能将人们带入那古老的时代。
有一次那曲调着实是过于悲伤了;竟然引得洛邑城头的乌鸦,而且连着好几天都纷纷聚集在了那里。
老司徒劝他说:“音律混乱国家就要灭亡啊。”孔甲却把老司徒的胡子编成琴弦还说:“我这是替天作曲。”后来周人灭商时唱的《破斧歌》,曲调就和东音有点关系
诸侯离心录
孔甲对诸侯的折腾才是最要命的。
他先是强行征收杞国的贡铜,用以铸钟,这把杞侯给气坏了。而且杞侯竟然把祖传的冶铜术,都献给了商国。
他又强行地娶了徐国公主,而且还把她当作了祭品,这样的话,就导致了徐侯联合九夷开始起来造反。最过分的是,为了讨宠妃欢心,他把霍国封给了一个耍猴的艺人。
诸侯们在王宫里互相使眼色,觉得夏王这么不把国家当回事,他们也得另找明主了。
天罚现世录
孔甲在位第23年的春天,稀奇事儿一桩接一桩地发生。先是在洛邑的城墙上,那暗红颜色的月亮挂了好多天;接着那月亮突然就像炸裂一样,火球朝着王宫落下去,把祭天台一下子烧成了灰。紧接着黄河的水往回流了三天,并且在淤泥里面还翻出来一块刻着“履癸当诛”字样的龟甲,而履癸就是孔甲本来的名字。老巫祝稍微有点颤抖地说:“先王们在哭呢。”
人祸更胜天
孔甲却把这些天谴不当回事,还觉得挺好玩。
他命令三千奴隶在焦土上重建“通天阁”,这阁楼建得很高,他说要靠着这个登仙。
为了凑够建阁楼用的铜柱,他将兵器库里的戈以及矛都熔化掉了;而且守卫王城的士兵只得拿着木棍去进行巡逻。实际上此做法致使王城的防御力量大幅度降低,竟然给敌人创造了可趁之机。
有饥民因为偷吃贡米被抓住了,孔甲想出了一种残忍的刑罚,让人捆在烧红的铜簋上。商侯子履(也就是后来的商汤)在盟会上愤怒地摔了玉圭,说:“这个昏君不除掉,天理难容!”
诸侯会猎时
那段时间的秋猎,氛围尤其庄重。孔甲如常般,把诸侯召集至鸣条泽。他本欲展示刚驯服的猛虎,然而没留意到商侯所带的武士早已换上铜质铠甲;周人背着刻有符文的硬弓,而且东夷的小国也暗自携带了武器。
在宴饮时,子履端起酒杯敬酒,却忽然故意将酒杯摔地,酒杯破碎后,竟露出龙纹。孔甲面带和善笑容,责备子履手抖动得厉害。其实这龙纹便是商人发动起义的暗号。
临终荒唐戏
孔甲最后的日子也很荒唐。他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比如让孕妇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还把反对他的儿子们惩罚得很严重。他甚至放出狂言说:“我要活满三百岁,看着你们这些人都死去。”结果说这话的当晚,他就被自己养的龟咬断了脚筋,伤口后来溃烂生蛆,叫了一个多月才死去。
四世而陨
孔甲死的时候,雷雨交加,巫师说他的魂魄被应龙叼走了。他的儿子皋、孙子发、曾孙桀一个接一个地把夏朝的家底败光了,真的应验了“四世而陨”的预言。等到商汤起兵的时候,夏国人不但不抵抗,反而拍手称快。有个跟着桀王逃到南巢的老兵,临死前还说:“夏朝的祸根早在孔甲吃‘龙肉羹的时候就种下了。”
观点:天命如戏
孔甲这一生做的荒唐事,最奇怪的就是他真的相信自己是上天选中的人。吃着鳄鱼肉羹不觉得有问题,听着亡国的音乐还觉得高雅,把诸侯的盟誓不当回事,这种疯狂其实就是权力带来的坏毛病。
夏朝传了十三代积累下来的问题,在孔甲这一代爆发了,就好像腐烂的房梁被白蚁蛀空了一样。不过仔细想想,孔甲也像是被祖辈宠坏的孩子。祖父辈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埋下了祸根,父叔辈又纵容他小时候的荒唐行为,等他当上王之后,自然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
历史记载的不同态度。大禹杀防风氏被称赞,孔甲淹死工匠就被说成暴虐无道。可见所谓的“天命”不过是胜利者的借口。当宗庙里的青铜鼎开始渗血水,不是天神发怒,而是民心已经不再向着夏朝了。那些被用来铸酒池龙首的青铜戈矛,最后在商人手里变成了灭夏的武器。
这个昏庸的末代之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权力的诱惑,照出了制度崩溃前的样子,也照出了那些自认为是“天命所归”的人的荒唐。他到死都不明白,上天惩罚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夏朝六百年来积累的各种问题。
【相关权威参考来源和文献:《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竹书纪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国语·周语》
《左传·哀公元年》 《论语·宪问》《韩非子·五蠹》《孟子·滕文公上》《庄子·天下》《夏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