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呗。
黛玉和宝钗,都是才女,称得上“一时瑜亮”。她们不同的,是性格。
从宝钗一进贾府,作品就介绍了:“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结果自然是欣赏宝钗的人更多些。“文为心声”,宝钗的作品也像她的性格,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大观园两次起诗社,大致定了每月初二、十六两次活动,有时加一社,有时又“未有人作兴,便空了几社”。加加减减下来,至少也有几十次诗社活动。但是作品正面描写的,只有海棠诗、咏菊、芦雪庵联诗、咏梅花、制灯谜、咏絮词等,算起来还不到十次。
而这几次诗社活动,也不是每次都要评个一二三、优良差的。海棠诗评了宝钗第一,黛玉第二,可稍后湘云又写两首,“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起这海棠社了。’”我不懂诗,从众人的反应来看,湘云这两首未必就比不上钗黛那两首。
咏菊诗,“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黛玉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不过你别忘了,“题目新”也是这三首诗夺魁的理由,而题目,不是黛玉起的,是前一晚湘云和宝钗商量定的。
芦雪庵联诗,“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后来宝钗也下去了,只剩琴、黛、湘“三人对抢”。“大家来细细评论一回,独湘云的多”,可这只是数量,并没有比较质量,不能说谁胜谁负——宝玉还说“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呢,你能说他水平高吗?
咏梅花是指定了人,钗黛湘都没有参与。灯谜是宝琴独作十首,也没有比较衡量。
重起诗社,改名桃花社,是由于黛玉的《桃花行》。本来要“大家就作桃花诗一百韵”,但因为“舅太太来了”、“次日乃是探春的寿日”、王子腾嫁女等事务影响,一直耽搁到“暮春之际”,才有了填词咏絮。
咏絮词,宝钗“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而黛玉湘云也各有特色。除了宝玉依旧压尾之外,宝琴“壮游”带来的新鲜感用尽,探春心思已经转到管理家务上去,她俩都“落第”了。
大致梳理了诗社活动,宝钗在海棠诗、咏絮词两次夺魁,黛玉在菊花诗一次取胜,似乎宝钗比黛玉多胜一次,是不是呢?
并不。前面已经说了,第一,诗社活动很多,写出来的只有这几次,其他没写的是谁取胜,不得而知;第二,这几次活动也各有缘故,比如海棠诗湘云当时没参与,这个结果未必客观。
更重要的是第三点。海棠诗时,“众人看了,都道这首为上”,只有李纨独持异议:“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芜。”而李纨“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而且强硬地“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坚持推宝钗为第一。
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李纨和宝钗要好、暗中排斥黛玉?当然不是。《红楼梦》又不是单纯的宅斗戏。
真正的原因就是风格不同。黛玉的“风流别致”,是曲高和寡的;宝钗的“含蓄浑厚”,才符合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李纨作为寡嫂,“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是她的责任,“招我们来大玩大笑”就要受人批评了。
李纨要给小姑子小叔子们一个导向,当然不能推崇“风流别致”,当然要赞美“含蓄深厚”,这是她的身份地位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宝钗的作品更多地被认可。
说到底,就是宝钗的性格与思想,更符合社会主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