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记忆SA500小尾巴体验-TDSREVIEW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5-03-14 18:55:11

SONCIEMEORY (Sonic Memory) SA500 Portable USB-DAC - TDS REVIEW

声音記憶 SA500 ポータブル DAC 搭載アンプ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与内容说明 V202502 进行,可以在主流搜索引擎直接搜索。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SONCIEMEORY (Sonic Memory) SA500: IV (Recommend)

这是声音记忆 SONCIEMEORY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九个产品。

声音记忆的第一条小尾巴产品,被群友们戏称为“狗空调”。它跟声音记忆的耳塞设计一脉相承,但是声音风格却留下不同的印象。事实上,它跟绝大多数低价小尾巴比起来,听上去都不同,声音风格区分度很突出。

包装、配件与设计 | Package, Accessories & Design

SA500 的包装延续了声音记忆以往的黑色包装设计,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内盒恢复了类似饭盒的传统,这次是小型便当盒。内部配件包括一条 USB-C to USB-C 数字音频线以及 USB-C to USB-A 小转大插头一个,还包括一些贴纸备用。备用贴纸的装饰确实迎合了“狗空调”的梗,上面甚至还有能耗标识,细节很有趣。

SA500 的本体是常见的双口小尾巴形态,但是顶部面板有着非常高的造型辨识度,和 SM2、SW2 一致的无包边面板,有着不规则的曲面结构,的确很有延续性。在将小尾巴放在手机背后贴合握持时,这个曲面与手掌也十分贴合,不会有很多小尾巴的硌手感。不过,面板与外壳之间的做工细节只能算还好,均匀程度足够但是缝隙会显得稍粗一点。

机身通体白色,为镁合金 CNC 工艺制造而成,表面为烤漆处理,摸上去是比较顺滑的磨砂质感。这个白色镁外壳在和一些坚硬物品放在一块儿时可能会出现划痕,但如果划痕较浅,其实能够比较容易地擦掉。因此你可以比较放心地把它放在耳机收纳盒里。

码率指示灯位于 USB-C 接口处,由于外壳打孔时做了一定的结构透光,LED 灯的光线会比较直给地从小孔中透出而不会四处散射。亮度总体上是适中的,黑夜使用不会打扰到人。

操作依靠机身的两个按键进行,按键手感还是比较扎实的,反馈清晰。独立的硬件音量调节支持 50 级的非线性调节,精细程度已经足够了。

配置与输出性能 | Features & Output Specs

SA500 并没有说明它的解码方案以及放大部分的配置,只介绍了支持 DSD256、384kHz / 32bit Wave PCM 的解码规格。官方标称的输出功率为:单端 32Ω 下 128mW,平衡 32Ω 下 510mW。THD+N 32Ω 约为 0.0002%,信噪比 130dB。结合给出的数据,我们猜测它的解码部分应该还是比较成熟的双 CS431 系列 DAC 方案,但是实际的声音感知与刻板印象中这种方案呈现出的样子大相径庭。

功耗比想象中低不少,作为一个平衡口标称功率相当高的尾巴,它对于手机 USB 口的供电需求不算很高,实测下来大概在 400~470mW(基于 32Ω 负载,平衡),符合类似价位小尾巴的正常水平。

底噪方面,标称控制在平衡 3.1μV。实际搭配下来,除非平衡推 8Ω 高敏塞这种操作,基本上都是底噪不可感状态,可以放心。

耳机搭配 | Capability

作为前端的 TDS REVIEW,我们还是照例进行手边各种耳机的搭配。

【耳塞】声音记忆 SM2、SM1、SM1 Lite,达音科 DK 3001 BD、隼 Ultra、Alpha 3,QoA Mimosa、Aviation,SeeAudio Bravery,UM M16,qdc 8 Pro,NF ACOUS NM20、ND12,水月雨 Kadenz、DUSK,天使吉米 Origin、Bunny,阿思翠 AM850MK2,音特美 ER4XR,B&O A8,EPZ P50,索尼 MDR-EX1000、XBA-100,NICEHCK EBX25Ti、NX8,Mystori 谜姬;

【耳机】声音记忆 G50,森海塞尔 HD490 Pro、HD505(短暂试听),拜雅 DT900 PRO X、DT1990 PRO MKII(短暂试听),歌德 SR325X,TENii KPX52、KP011、MT030,索尼 MDR-CD900ST、MDR-MV1、MDR-M1,铁三角 ATH-R50X(短暂试听),HIFIMAN HE6SE(短暂试听)。

以上,基本覆盖了各类型的耳塞以及大部分常见形态的耳机。我们也将 SA500 带到了上海展,上面的一些“短暂试听”部分来自于上海展的搭配。综合来看,在单端口和平衡口下,SA500 对于大多数常规耳塞的驱动还是相对到位的,在这个价位挑不出驱动力层面的问题,不过遇到诸如单端 ER4 之类的,会觉得在分离度上差点意思。平衡口下对于 150Ω 的 HD505 也能达到不错的响度,低阻耳机诸如 MV1 等也能推到不错的水平。当然,不要拿它跟某些功率储备更强的带电池大尾巴去比。在这个体积的小尾巴里,它的平衡接口推力是相当不错的。

由于比较偏暖的音色,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想要一条小尾巴实现调味、风格互补,那么搭配偏冷、中性的塞子都是可以的,一些低阻的头戴(尤其是支持平衡驱动的)也可以考虑。比如给 MDR-M1、MV1、G50 等加一些乐感,或者给 SM2、EX1000 这类比较中性甚至某些偏冷的多动铁添加低频厚度和氛围感,SA500 在这个价位都是很合适的。但是它的偏暖、注重氛围,跟我们常见的“胆机味”并非相同,它的高频并不暗。它终究是常规方案的小尾巴,不是真的里面塞了根电子管或者是 R2R 架构。

声音记忆自家的这些产品,我会觉得它适合于给 SM2、SM1 以及 G50 来添加一些味道,但是 SW2 搭配起来(尤其是木管)就会有点过于浓重,SM1 Lite 在单端口下也会有些低频过于抢戏。最新的 SW500H 还没有听到,就不好评价了。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比较高。弹性适中,但是下潜在中低价位的小尾巴里相当不错。收放速度不算快,保留有比较丰富的残响。氛围烘托既有一定的晕染感,也有一定的浓郁度。SA500 是一大堆双 CS 方案小尾巴里少有的氛围给得比较多的,它的低频有着相当的弥散感和残响,让整个中下盘都有一点毛茸茸的质感,但是并不过量,能量也能化开。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不会有明显的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的位置相对较近但是不会过于贴脸,口型大小不会过大,精致程度不会有那种强调感。它对于人声频段的质感表现重视程度比线条刻画高很多,线条有一定的弱化,厚度足够。男女声的偏向性不算明显,但是适合的声线是需要一定味道的类型,一些过于尖细的人声可能会稍有一点加粗。颗粒感保留得不错,在顺滑程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的前提下,能够有一些味道的补充。音色有明显的渲染感,这让 SA500 表现人声时不缺明亮感,在上盘稍有一点甜味,同时由于下盘的氛围补充,会明显偏暖。喉音位置稍有提高,气声比例合适,但是一些口水声、换气声细节会稍有前置。齿音有所打磨,通透程度适中。

乐器方面,大多数也是质感为重的。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音色都明显偏暖,但是不会给人昏暗感,在有一定抓耳程度的前提下,下盘饱满程度增加,拉拨弦细节凸显程度不算高,细节量在这个价位没啥问题。大提琴的形体感是比较蓬松的,在空间中所占的比例也会稍大一点。铜管类的气势感不错,需要亮度的小号等不会缺乏亮感,但是收得略早。木管类的自然度可以,只是听上去略有些偏厚,空气感适中。乐器的泛音量稍有增加,自然度比较好。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不会特别高,Snare 收得比较快,镲片的亮度适中,金属感不会突出。

高频的亮度适中,它的高频不会有一些低价小尾巴听上去“发硬”的问题,有一些尖峰突出,但是不至于刺激。跟很多偏暖的前端不同,它的高频并不是暗淡的。极高频的延伸表现尚可,但是滚降会稍早稍快一点。

空间感的规模不会很大,横向稍远一点,但是总体都处在边缘不会很明显的一个空间内。声音的“高度感”不会很突出。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表现还可以,中低频会有轻微的粘滞感,整体感没问题。解析能力符合一个中价位小尾巴的应有水平,仅有轻度的“解析感”突出。动态还可以,瞬态适中。

总结评价 | Over-All Impression

SA500 是一条与大多数小尾巴都不同的产品,形态上其实没有什么可说的,延续自家耳塞的曲面设计正好做到了贴合不硌手。最大的亮点其实还是声音风格,狗编并没有透露它的方案,但是相较于这价位大多数小尾巴产品,仅就“调味”而言,SA500 是走在了前面。偏暖、弥散、重视氛围的声音用来给 SM2 或者 G50 进行调音的补充是很合适的。跟那些电子管便携前端比,SA500 并没有出现参数拉垮的情况,功耗不高但是推力足够绝大多数耳塞和低阻中高敏头戴使用(平衡下),底噪控制得也相当好。

SA500 可以理解为声音记忆试图用现代方案实现老派风格的试验,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也挺不错,这也是五百以内小尾巴里非常特立独行的选择,可以推荐给试图用前端调味、喜欢暖声前端的烧友。

KingTsui, TDS Studio.

March 2025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0 阅读:1

我是音频数码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