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锤定音,俄乌冲突都怪泽连斯基,乌才是危机始作俑者

史纪文谭 2025-04-13 17:51:17

前言

美国白宫近日一锤定音,公开指责泽连斯基是俄乌冲突始作俑者,矿产协议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美方坚称基辅对危机负主要责任,并警告乌克兰永远无法加入北约。

背后动机究竟是什么?美国为何突然改变对乌克兰的表态?

背叛的代价

赤裸的交易

这份矿产协议俨然成了美国对乌克兰施压的最佳武器,其苛刻程度令人咋舌。协议修改后的版本比最初设想更加无情,如同一位贪婪的放贷者,不仅索要高额利息,还要债务人的房子和未来。根据最新曝光的细节,协议要求乌克兰50%的资源收入必须汇入美乌共同基金,而这笔资金的所有利润将全部归属美国,乌方连一分钱都分不到。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协议还明确要求乌克兰必须偿还之前美国提供的所有军事援助资金,甚至连利息都包含在内,总额高达2100亿美元。这相当于乌克兰2022年GDP的近1.5倍,简直是在要求一个伤痕累累的国家卖掉自己的未来和尊严。

欧盟对此也表达了强烈担忧。欧盟发言人葆拉·皮尼奥直言,这一协议可能会让美国公司在乌克兰横行无阻,直接威胁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前景。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协议中的多项条款与欧盟法规格格不入,泽连斯基如果签字,等于自断入盟之路。

然而,这场资源争夺战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考量。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安全焦虑,才是这场冲突的真正种子,而美国的态度变化,不过是这个复杂棋局中的又一步险棋。

冲突的种子

历史常常是理解现实的一把钥匙,而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安全焦虑的长期对峙,正是这场冲突最深层的地缘伤痕。苏联解体后,北约一步步向东推进,就像是一条悄无声息的蟒蛇,逐渐缩小着俄罗斯周边的战略缓冲带。从波兰、匈牙利、捷克的加入,到波罗的海三国的纳入,北约的势力范围如同涨潮的海水,不断逼近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区。

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一方面,华盛顿通过外交和军事支持向乌克兰传递加入西方阵营的希望;另一方面,北约内部对接纳乌克兰却始终态度谨慎,没有提供明确的时间表或安全保障。这种模糊战略既激励了基辅的西向决心,又没有为其提供充分保护,无形中将乌克兰推向了地缘政治的悬崖边缘。

如今,美国将矛头指向泽连斯基,指责其北约野心是冲突根源,这从某种角度看确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忽略了自身在这一进程中的推波助澜作用。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指责背后,折射出的是国际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转移,而乌克兰只是这盘全球大棋局中被重新定位的一枚棋子。

大国的棋子

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也日益公开化。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最近明确表示,欧盟将继续支持乌克兰重建和改革,无论美国立场如何转变。这种表态虽然得体却不掩饰其中的批评意味。德国和法国已经开始筹划一个不依赖美国的欧洲安全机制,这也许是大西洋两岸关系中最值得关注的新变量。

在这个多极世界的新格局中,小国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大国博弈的规则也在悄然改变。美国对乌克兰态度的转变,或许只是这场全球大变局的一个缩影,却预示着一个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秩序即将到来。面对这种变化,各国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外交选择,而这场大洗牌的最终结果,恐怕还要等待历史的检验。

结语

美国指责乌克兰是冲突始作俑者,表面上是为了推动和平进程,实质却暴露了大国博弈中的利益至上。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世界格局悄然变化,乌克兰的命运提醒我们:依附大国并非长久之计,唯有自强自立才能在国际风云中立于不败。美国今日对乌克兰的态度,是警示还是必然?各国又该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2 阅读:329
评论列表
  • 2025-04-14 05:21

    美俄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入侵者总喜欢把自己包装成正义之士

  • 2025-04-14 09:15

    中国政府出的世界地图显示克里米亚顿巴斯等都是乌克兰领土,与司机不谋而合

史纪文谭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