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奸二代”严世蕃,身怀三大绝技,怪不得可以娶二十七个妻妾

碧海蓝天逐梦者 2025-02-05 16:56:06

【前言】

在咱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这么一类人,他们打从出生起就聪慧过人,倘若能凭借自身那非凡的智慧来辅助国家、造福百姓,那必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要是不巧身处错误的环境之中,便有可能变成损害国家、祸害百姓的大奸大恶之徒。明朝的那个奸臣严世蕃,就是这当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严世蕃打小就是个神童,三岁就能背诵诗书,五岁便对《春秋》、《左传》之类的典籍了如指掌。左邻右舍和熟人都称赞他,说他日后必定能有大出息。哪承想,他的才华竟被那奸恶的父亲严嵩加以利用,帮着严嵩违法乱政,让国家遭殃,百姓受苦。严世蕃这辈子命途凶险,靠着三大绝技帮他父亲搞坏了朝政,欺压百姓,最终落得个被斩首的下场。他的一生可以给世人以警示:有智慧未必是好事,环境能决定命运。

【少年早熟三大绝技】

严世蕃降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他的父亲严嵩起初不过是个平凡的翰林。这严世蕃那可是相当聪慧,三岁就能吟诵诗歌,五岁时就把《孟子》《史记》给读通了。街坊四邻都讲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得帮着他读书做学问。严嵩听闻后,那是满心欢喜,对严世蕃的教育愈发上心了。严家住在四合院里,严嵩特地请来一位有名的师傅,让其给严世蕃当启蒙老师。

严世蕃那可真是天资聪慧,老师都称赞他看书速度快得很,看一遍就能记住。他六岁的时候就能把《孟子》《论语》《史记》给背下来,到了八岁,对《左传》也是精通得很。村里有个老人家,听闻严家出了个神童,就到严世蕃家去瞧一瞧。严世蕃跟这老人对起诗词来,谈论起古人的典故那是讲得有条有理,老人特别吃惊。严嵩那是得意得不行,对世蕃的学习要求也就更加严格了。

十岁的严世蕃,已然初显学识丰富、思维敏捷且能言善辩的特质。有一回,严嵩跟朋友相聚,众人对皇上新颁布的一道圣旨存有疑问。严嵩便让人把圣旨内容抄回家中,想让严世蕃瞧瞧。没一会儿,严世蕃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推测出皇上大概的想法。严嵩喜出望外,直感叹世蕃着实聪慧至极。

十几岁的严世蕃,已然初步展露了他的三大绝技:那超强的记忆力,能过目不忘;那敏锐的洞察力,可洞察人心;还有那用不完的精力。有一回,严嵩在值班时,皇上对一处典籍的疑义发问,大臣们讨论半天也没个结果。严嵩就把问题抄录下来带回了家,找严世蕃帮忙。严世蕃很快就找到了章节出处,帮皇上解决了疑问,因而得到了大大的嘉奖。

后来严嵩得势后,严世蕃进入翰林做事。在处理繁忙公务的同时,他还会和二十七个妻妾一起游玩宴饮。在某些宴会上,严世蕃常常喝得大醉。可要是严嵩来询问政事,他只需拿热毛巾敷几次脸,就能清醒过来,随后立马提笔,洋洋洒洒写出万字长文,将问题妥善解决。由此可见,严世蕃不光头脑聪慧,精力更是充沛到了极致。

要是严世蕃能把心思放到学问和政务上,那他肯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可惜啊,他受了奸邪的严嵩的影响,原本的才华反倒变成了祸国殃民的工具,这着实是严世蕃这辈子的悲哀啊。

【奸臣干政三绝技施展】

弘治年间,严嵩权势滔天,得以进入内阁辅佐政事,严嵩之子严世蕃借着父亲的势力,登上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这父子俩联手把控朝政,大肆进行贿赂勾当,致使士大夫们纷纷起来指责批判。有人径直上书弹劾严嵩,列出他的十大罪状,称其“拉帮结派谋取私利,侵犯夺取国家权力”。严嵩凭借着嘉靖皇帝的信赖,将这些反对的声音压制了下去。而严世蕃在父亲的庇护下,愈发肆意地行使权力。

有一回,严嵩跟几位阁老一同探讨皇上的一道诏书,众人琢磨来琢磨去,也没能给出个答复。就在这时,严世蕃的建议送来了,他一下子就把皇上的心思给剖析得明明白白,还给出了处理的办法,最后得到了大大的嘉奖,严嵩那叫一个高兴。

还有一次,严嵩当值的时候,皇上对典籍里的一段内容存有疑问,大臣们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严嵩就让人把这个问题抄回家里,严世蕃很快就找到了出处,帮皇上解除了疑惑。正因如此,严嵩对世蕃的能力就更加看重了。

后来严嵩把控朝政的时候,皇亲国戚想谋取官职都得送上厚礼。裕王的家人为求任用,送了上万两白银,可严世蕃却还觉着少。据说严世蕃收的贿赂特别多,多到连严嵩见了都犯怵,生怕引得农民起来造反。

严世蕃竟然公然蔑视皇权,皇上的三子朱载坖不受宠,费用竟被拖欠了三年都未发放。严世蕃蓄意为难,非得让朱载坖送上一千五百两白银,这才准许给他发放费用。这般明目张胆地欺压皇亲,足见严世蕃已然嚣张跋扈到了极点。

这段时间里,严世蕃那过目不忘的记性、洞悉人心的聪慧,还有那旺盛的精力,都被他展现得极为充分。他把每一笔贿赂的数目都记得清清楚楚,给日后别人被定罪埋下了祸根。他揣摩皇上的心思,既去迎合又加以牵制,以此巧妙地把控着权力。他在处理繁忙公务的同时,还拥有二十七个妻妾,却依旧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然而,这些原本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带来福祉的本领,却在奸邪的环境中变成了危害国家、残害百姓的工具,实在是老天嫉妒他的才能,令人感慨又惋惜。

【三绝技成就骨肉分离】

在嘉靖中后期的时候,严嵩在朝廷里的地位开始变得不稳当了。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处理起政事来常常出错。再加上好几位重要大臣使劲儿地攻击他,在威风了四十多年后,他只好灰溜溜地辞官回老家去了。严嵩走了以后,他儿子严世蕃接替了他的位子,把大权都握在了自己手里,跟他爹一样贪污,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一天,严嵩父子打算把这几十年来收受的贿赂财宝清点一番,然后埋在自家院子里。中途,严嵩看到那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忍不住惊叹道:“积累过多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然而,严世蕃却并不这么想,他甚至还嫌弃赵文华送的重礼不够丰厚。从这就能看出,严嵩到了晚年多少有点悔悟之意,可严世蕃却已然是无可救药了。

严世蕃在朝廷里那嚣张劲儿简直没法形容。他竟然放话要比他爹还厉害,捞取更多的钱财。就连皇上的亲儿子他都敢欺负,压根就没人能管得了他。有个村民讲过,听说严世蕃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奢侈,简直是糟蹋东西,自己在田地里拼死拼活地种地,却都被这种坏人给搜刮干净了。

最后,严世蕃终究是因为自己的贪得无厌而翻了车。他在被弹劾流放后,竟敢擅自回到故乡去修缮宅院,这下可惹了大麻烦。大理寺再次审查严氏父子的案子,把严世蕃贪污的罪行呈递给了皇上。嘉靖皇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严世蕃斩首,并抄没其家产。就这样,他们家破人亡,严氏父子在朝廷中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总算彻底结束了。

【结语】

严世蕃那可是个极其聪慧的才子,他的三项绝活儿原本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带来福祉。可惜啊,受他那奸臣父亲严嵩的不良影响,这些才华反倒成了危害国家、残害百姓的工具。严世蕃这辈子就沉迷在权钱的交易当中,生活极度奢侈放纵,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贪得无厌而栽了跟头。他这投错了地方、酿成恶果的一生,能给后人带来值得好好琢磨的警示。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