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甲骨文,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在清朝末年,1899年被发现,进而引起了全民的“考古”热潮。
根据央广网的报道称:截至2022年,发现认定的甲骨文单字数量已经有四千字左右。
要知道,我们常用的汉语也不过三千字,而如此巨大的甲骨文数量,却有一个难言之隐。
那就是——可以识别的数量较少,只能识读三分之一。
(卜甲)
一、国家鼓励各界人士识读破译甲骨文就像央广网的报道所讲的一样,可识读的甲骨文数量太少,因此就需要发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去解读晦涩难懂的甲骨文。
(甲骨文)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决定鼓励全国群众对甲骨文进行破译。
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
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而第一个吃到螃蟹,拿走10万元奖励的人,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蒋玉斌。
他在论证报告《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中指出了“甲骨文中的‘屯(蠢)’,是‘屯’的一种写法,读为‘蠢’。
就这样,在他的严密分析之下,他的论证获得了一等奖,为奖励活动打响了第一枪。
二、蒋玉斌如何破译出“蠢“字?要想了解蒋玉斌的破译之路,就必须先了解蒋玉斌的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蒋玉斌)
这篇文章,用多样的图片文字,诠释了甲骨卜辞中表示“蠢”的字即为“屯”字,并由此对金文和传抄古文中若干字形进行释读,而对文字演变过程的解读,反过来论证了用“蠢”字解释“屯”的正确。
此外,蒋玉斌还在文章中考察了“屯”字本义等问题,从卜辞字体分类和俗简程度的角度解释了甲骨文中的两种“屯”形。
这对于甲骨文的解读而言,属实是迈出了一大步。
可是,短短几十字,却说不清蒋玉斌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在解读文字的研究初期,蒋玉斌把所有与“屯”、“蠢”两字相关的资料都搜集了起来,并一一翻阅,虽然提出了不少的假设,但在论证过后,都表明这条思路是错误的。
(甲骨文中的“屯”字)
但是,天才的成功往往就在瞬息之间。
用“屯”表示“春”,或者构成“春”的思路就浮现在蒋玉斌的眼前。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蒋玉斌发现了“蠢”字可以完美解释,例如古代蠢动的方国部族。
而蒋玉斌自己也说:“其实关键证据的发现几乎就在瞬间,但注意到这些证据,使其在复杂的证据中凸显出来,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深刻的体会。”
早在2005年蒋玉斌读博士时,他就看到过帮助他破译“屯”字的甲骨,当时还摹写保存了,可惜少了一丝灵感,直到十余年后,才让这片甲骨成为了关键的证据。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
就这样,今天的人们发现了,在三千年前的蠢字,竟是如此简单。
甲骨文的字非常简单,但是破译却不简单,它需要研究者长时间的积累,需要耐得住寂寞。
三、未来的甲骨文如何破译?我们看到了蒋玉斌破译的不易,也从寥寥无几的获奖者背后,看到了甲骨文破译的艰难,那么,未来我们中国人的甲骨文破译该如何走下去?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依靠我们的计算机,甚至是AI。
古文字破译,其实就是一种推理的过程,用已知的证据去推导未知。
(“屯”字的演变)
而这些未知实际上也是有标准答案的。(每个甲骨文,正常情况下就指代着一个字。)
而这一点的存在,就给予计算机、AI发挥的空间——按照程序设定进行推理,以此来辅助学者们的破译。
而今天,我们也是在这样做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已经正式实施。
教育部、国家语委就牵头组织开展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除了甲骨文以外,还有金文、战国汉代简帛等古文字,其中有不少就与甲骨文相关,例如甲骨文与自源民族文字比较研究。
(故宫发布的古文字阶段性研究成果)
不过,即便人们再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无法违背客观规律。
甲骨文流传至今,文字破译工作其实陷入了一个瓶颈期,旧的体系需要完善更新,新的破译需要不断进行,在这样的时期里,甲骨文破译真的很不容易。
就像二等奖获得者王子杨(王子杨与蒋玉斌是当年唯二的获奖者)所说的一样:现在的古文字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甲骨文的考释也更加精密化、科学化。因此要想破译这古老文字的密码,需要更多的材料,需要更多的时间,人们也对此应当有耐心。
结语就像前文所说的一样,甲骨文的破译虽然很难,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蒋玉斌先生的破译,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甲骨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就像笔画繁多的“蠢”字,在甲骨文中,就是简简单单的“屯”字。
(甲骨文科普长廊)
而我们今天花如此大的力气研究甲骨文,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提振我们的民族自信,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
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传承发展好甲骨文,这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