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代考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碧海蓝天逐梦者 2025-02-14 14:25:55

【前言】

岳飞,这位河南汤阴的普通农家子弟,自幼历经父母离世、水灾之祸,四处漂泊,但仍旧顽强成长,一心想要为国效力。当时金国崛起并来侵犯,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多次立下非凡战功。特别是让那战斗力极强的铁浮屠吃了不少败仗,这使得岳飞的名声广为传播。

【一】

岳飞那张极具标志性的黑脸,透露出他的满腔热血与坚定意志,在宋廷之中,众人都对他钦佩不已。瞧着这个出身贫苦的年轻人渐渐成为抗金的英雄人物,就连先帝徽宗都对他格外重视,大力对其进行提拔任用。

总算,在汴京城下的那场战役里,岳飞凭借较少的兵力,成功打败了金兵,这一下,把众人惊得够呛。当下的他,已然变成了收复中原地区、接回二圣的最大盼头。

然而,远在南方的宋高宗这会儿对岳飞有些犯嘀咕了。说到底,一个武艺高强的大将,手里握着大量兵马,在这乱哄哄的世道里,谁敢打包票说他不会学当年的朱温、李克用呢?再者说,高宗这个从南边逃过来的皇帝,又咋能抵挡得住北方铁骑的那股子威风劲儿呢?

另外,岳飞这位出身贫苦的武将,朝堂方面的经验较为匮乏,其性格直来直去,说话时常常有所冲撞,这致使他在文官群体里遭到诸多指责。有些朝廷官员甚至在背地里污蔑岳飞“仗着手中兵权,存有不良企图”。

没办法了,高宗只好决定做出改变,跟金谈和,以此来维持当下的局面。在这个时候,高宗身边的谋士里面,秦桧是最为踊跃的。

【二】

秦桧这人啊,家里是名门望族,书也读了不少。在南宋刚建立那会儿,宋高宗特别看重他,他算是高宗跟前的大红人了。这人很懂人心,瞅准时机就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做法,没多长时间,就成了高宗的亲信。

然而,这个曾在一时间权势熏天、红极一时的人物,当金兵大举南下时,也没能躲过劫难,被掳到北方,成了奴才。五年之后,秦桧总算有机会重获自由。

这五年的牢狱之苦,使秦桧深切感受到了金人的凶狠和强悍。一心期望牢牢坐稳皇位的高宗,对他的南归自然是欣然接纳。这两个想法一致的政客,很快便形成了默契——和金人停止战争,通过割让土地来求得和平,接着铲除南方的军阀,以此稳固政权。

当下最让高宗犯愁的,便是岳飞这股难以掌控的力量。虽说岳飞一心为国家尽忠,可武将参与治理国家的风险着实不小。今天的伙伴,说不定明天就成了敌手。

秦桧这人啊,知识渊博,脑子也活泛,没多会儿就想出了点子,跟高宗说:“皇上您是以德来治理天下的,可岳飞一门心思都在打仗上,这样下去肯定会惹出麻烦来。倒不如把他召回朝廷,然后再想办法对付他。千万不能由着他在外面势力越来越大!”

高宗表示认同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就下达了一连串金牌旨意,催促岳飞返回京城。

岳飞于汴京城下取得大胜后,本欲乘胜追击,怎奈金牌接连下达,只好忍痛班师回朝。南归之后,岳飞得到高宗亲自接见,获赏颇为丰厚。可就在同一天,秦桧却在暗中设下重重陷阱,最终以毫无根据的莫须有罪名,把岳飞关进大牢并将其处死。

【三】

这一令人震惊的坏消息迅速在各地传开,老百姓们个个都悲痛万分、愤恨不已。

“瞧瞧这秦桧那奸贼,竟把我大宋的良将给陷害了!”

“岳飞大人那可是一心报效国家,却遭奸臣陷害而死,这老天要是有眼,那奸臣就该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然而,当面对百姓的质疑时,秦桧那是蛮不讲理,把所有的罪责一股脑儿地都扣到了岳飞的身上。

老百姓们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可又没啥办法。眼瞅着秦桧在朝廷里权势熏天,就连高宗也拿他没辙。岳家军的兵权给夺走了,家里人也跟着遭了殃,全都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去了。

这种状况,延续了十好几年呢。一直到高宗去世,他的儿子孝宗皇帝登上了皇位。

孝宗为人正直,对先帝蓄意陷害忠臣良将的行径甚是厌恶。应群臣之请,他决意给岳飞洗刷冤屈,还其名誉,并恢复其官职。

不只这样,孝宗颁布命令,要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建造岳王庙,以此来对这位忠诚刚烈的宋朝将领进行赞扬和缅怀。老百姓们也再次燃起了希望,他们坚信上天是公正的,正义最后肯定会得以实现。

【四】

三百年后的清朝时期,有个姓秦的状元,乃是秦桧的后人。此人名叫秦大士,他高中状元,聪慧非凡,且为人处世低调谦逊。

有一天,乾隆皇帝和秦大士聊得正欢,冷不丁地提起他的先辈秦桧当年构陷岳飞的事儿,这明显是想故意为难秦大士。

秦大士稍作思考,字斟句酌后缓缓答道:“皇上,我祖上秦桧祸乱国家,残害百姓,着实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我们这些后人虽说对他的所作所为极为痛恨,可也没办法去阻拦,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每个朝代的臣子都不一样,还望皇上您能明白这个道理。”

乾隆皇帝听了之后特别高兴,夸他“知耻近乎勇”。秦大士既没给自家先人找借口开脱,也没因对先人有怨气就忘了自己是谁,他的这种态度让乾隆皇帝对他另眼相待。

“打宋朝往后,取名叫桧的人就少了,我站在这坟前啊,都为自己姓秦而感到羞愧。”

望着祖先秦桧的铁像,秦大士心绪复杂万千。他对秦桧当年的行径很不认可,内心为此充斥着浓烈的羞愧感。在这三百年后的当下,先辈所犯下的过错,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狠狠压在他的心间。不过,他也清楚,自己和先人之间相隔数百年,世事早已沧海桑田,自己也无力改变什么。人活一世,似乎就得背负起先人遗留的恶果,这大概便是生命的一种循环吧。

秦大士并未逃避这一责任,而是直面并反思先人的过错,借此鞭策自己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此乃真正的君子风范。或许,在三百年后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会因这般反思的力量而愈发澄澈吧。

【结语】

岳飞和秦桧,这两位南宋的知名大臣,他们的命运简直是天差地别。岳飞一辈子都在追求忠诚和义气,可最后却落得个失败的结局;秦桧一辈子都在耍弄权术、精心算计,最后竟然好像成就了一番所谓的“霸业”。这诸多的曲折,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慨叹,这天道咋就这么不公平呢!

不过呢,兴衰存亡这事儿,到底是天命所定还是人为所致,谁能说得准呢?或许命运时常不太公平,可只要心里装着正义,一直不放弃,默默地、坚韧地在这世间活着,那也就行了。

就像岳飞的名誉历经百年得以洗刷,变得众人皆知一样,秦桧后人的自我反省和觉悟,也让人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个层面。

兴也好,亡也罢,成也好,败也罢,这些都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个足迹罢了。当我们可以一直怀揣着一颗懂得自我反省、秉持正义且心怀善良的心去面对它们的时候,那便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使命啦。

2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