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承畴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被清朝贰臣传列为首位?

潇潇敷敷 2023-02-25 16:36:45

身处在明末清初的巨大震荡中的洪承畴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他经历了两个朝代和七位君王。明朝崇祯帝以为他战死,还痛哭要给他建立宗庙,满清皇太极为了让他降清,亲自给他披上貂裘,后来顺治多尔衮对他谋听计行,康熙却对他有功不赏,有劳不录。到了乾隆更是将他视为“贰臣”而加以贬谪……

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屠夫还是明朝最倚重的治国大才?是大明王朝的掘墓者还是清朝初立最大的功臣?是夙望良臣还是汉奸贼子?

要了解这些,我们就从头说起。

我们了解熟悉洪承畴可能最多的就是现在的影视剧里面,毕竟现在清宫剧非常流行,而关于洪承畴最大的八卦,应该就是洪承畴被庄妃色诱投降。

影视剧是这样演,主要是民间流传盛久,但是这个事是真的吗?

首先其实这个事正史并没有记载,只是记载洪承畴是被皇太极礼贤下士感召而降清的。

就算洪承畴好色,能做到一方大员,明朝的顶尖的那么几个人,会没有见过美女吗?

再者说来那会满清很多说汉语都不利索,记载庄妃也是如此,那怎么去沟通劝降?

还有就是皇太极这个人,雄才霸主,会对洪承畴这么顶级的人才实施这种雕虫小技吗?所以这个段子我们就当作八卦来看就好了。

那么洪承畴在投降满清之前,是经历的什么样的人生呢?

洪承畴出生在1593年,也是在万历二十一年,出生地点是福建泉州南安英都。

就我前面一期做过大海枭郑芝龙的那一期就有讲过,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大港口,是这一带的贸易中心,在元朝就非常有名。

那么生活在这一带的人,那获得的见识肯定就要高一些。郑芝龙是选择了出海成就一番事业,而洪承畴就是选择了读书考功名来度过这一生。

据史书记载洪承畴在幼年家教已涉及诗书,从小就聪明睿智,在乡里乡亲都是非常有名气。

但是他的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好,十一岁就辍学了,只能帮着家里经营着豆干生意来贴补家用,在去贩卖豆干的时候,就常在一个学校外听课,偶尔还帮其他的学生解决一些学习问题。

就这样被办这个学校的老师所知晓,经过一番考验,这个洪老师认为他是个奇才,所以就去见洪承畴的母亲,免费收洪承畴为弟子,就这样洪承畴又重新返校学习。

就这样洪承畴跟随老师,努力学习,史书记载洪承畴是博览群书,他特别喜欢的是一些治国和军事类的书籍,比如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国志,史记等等这些,所以洪承畴从小应该心底就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

然后就这样和老师学习了几年,就进城到泉州去学习了,23岁的时候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第二年到京会试又中进士,就这样进入了官场。

洪承畴刚开始是在刑部历练了六年,然后在1622年调到浙江,两年后就做到了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大概就是从四品的官。

那会的洪承畴三十出头,意气风发。到了1627年,就升到了从三品的陕西督粮参政,也就是说洪承畴在34岁就做到了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以上的官员了,那是相当的厉害了。

了解明末历史的朋友应该就知道,陕西在明末是个什么样的情况,那是属于农民起义的主阵地。

洪承畴到了陕西为官,所以后面主要就是和农民军斗智斗勇的阶段,他在这个阶段战功彪炳,这也成为后来升迁的主要原因。

那接下来就看他在陕西的业绩,刚到陕西洪承畴领兵出战,斩杀农民军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王左挂降而复叛,被他诛杀。

他的策略是不仅围剿,而且杀降,当时被其杀掉的投降流寇多达好几万,基本上那段时间里张献忠,李自成就是被他追着一路砍。

在1634年,也就是洪承畴41岁的时候,洪承畴已经做到了三边总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也就是正二品的官了,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了。

几年时间里连升三级,所以整体来说陕西平寇这段时间,也让洪承畴步步高升,在明朝声名大噪,成为当时的国家栋樑。

而他在陕西确实也成绩出彩,获得潼关大捷 ,杀了当时的闯王高迎祥及其部下5万余众,多次击溃了张献忠、李自成,逼的张献忠诈降,李自成只留十数骑藏到了深山老林,在那个时间段里也基本把当时的农民起义给镇压了下去。

如果说前期阶段和农民军战斗的洪承畴顺风顺水的话,那到了第二个阶段和满清战斗,那就是洪承畴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了,历史上对他最大的争议也是出现在这个阶段了。

在1638年末到1639年初,当时满清皇太极亲征,两路征明,京城里面也开始戒严。

但是当时的明朝名将孙承宗败亡,卢象升战死,北边根本就没有了善战的大将,这个时候崇祯急忙将洪承畴调来北京。任命他为蓟辽总督,保卫京城。

洪承畴率领当时陕西巡抚孙传庭手下的数万陕西军队,和山海关总兵马科,宁远统帅吴三桂两镇合兵。

在这个秋天,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以义州为基地,开始了对长时间锦州的围攻,当时锦州的守将是祖大寿。

祖大寿在明末的辽东,应该说是地方的一方大佬,他的家族在辽东那也是树大根深,在辽东这块地盘那肯定也就和满清是纠缠挺深,降了又反,反了又降,当然这次先不说祖大寿。

接着上面来在锦州被围后祖大寿就向明朝求援,这个时候也是1641年了,明朝就让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带兵大概十三万去援救,兵马当时是驻扎在松山,这就是后世有名的松锦大决战,战况如何呢?

当然是明军大败,死了有5万来人,洪承畴也就这样被困在了松山。就这一战,可以说满清把明朝的家底子基本都打没了。

当时明朝在财政本就不足的情况下,东拼西凑用倾尽之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最后只留下吴三桂捡了一些残兵退守到了宁远。

之后在关外满清如入无人之境,关外铁骑被歼灭殆尽,仅剩最后吴三桂的宁远,宁远就是山海关外的一座军事重镇,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就成了明军抵抗满清最后的防线了,后来就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降清。

说回洪承畴,洪承畴被困在松山,清军就是围着不大举进攻,差不多六月,粮食就没有了,然后松山城破,洪承畴就这样被俘,这个时候的锦州祖大寿也投降了。

明朝经此一战,元气大伤,要说这一战是洪承畴的主要责任也不对,因为从目前的史料记载,这一战洪承畴仅仅是个执行者,上面还有个崇祯和陈新甲,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斗策略,不说能赢,应该也不至于有这样的大惨败。

被俘后的洪承畴被送到了沈阳,然后就有了前面的那些八卦,庄妃色诱,最后洪承畴投清,其实当时虽然洪承畴被俘,但是明朝朝廷方面还不知道洪承畴是被俘投降,因为吴三桂带回去的情报,是说:洪督师临砍时,只求速死。

所以崇祯就以为洪承畴是英勇就义了,还闹了个大乌龙,还建立宗庙用来祭拜他,崇祯还想着亲自取祭奠,以显示洪承畴的忠烈。

当然最后洪承畴是活得好好的,投降了满清。具体是怎么样降清的呢?

史书上反正没有说是庄妃色诱其投降,只是记载皇太极亲自劝说,还给他亲解貂裘披上,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降的满清。

事实如此那就各位自行判断了,但是如果从史书上来记载的话,洪承畴初降那会,其实并没有得到重用,一直被拘禁关着,也没有剃发。

一直到降清的明副将张存仁上书皇太极推荐,最后洪承畴剃了头称臣,皇太极才召见洪承畴。

召见的时候,洪承畴跪在那个宫门外,然后自陈罪状,也就是说洪承畴在皇太极执掌满清的阶段,并没有完全得到皇太极的信任,当然这也可以说是皇太极的一种手段。

在1643年,皇太极突然暴毙了,他的儿子六岁的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满清就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摄政,这个阶段洪承畴才真正的为满清出谋划策。

首先是在清军入关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军事方面的建议,后来的山海关之战、庆都之战,洪承畴的建议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史书记载多尔衮以军事咨洪承畴,也就是说军事方面很多时候多尔衮是听洪承畴的。

至于为什么多尔衮会这么待见洪承畴,因为松锦大战时,洪承畴与多尔衮是敌对双方的统帅,为击败洪承畴,多尔衮费尽心思,亲自上阵接战,还差点被明军击毙,那当然是知道洪承畴有多少分量的。

在清军入关的策略中洪承畴建议多尔衮,遵循范文程所提议的不扰民不杀民不掠财,有开门迎降者,官则加升,立大功者,破格封赏。

洪承畴主要的是军事建议,当时李自成是首先攻下了北京,所以如果清军入关,洪承畴认为李自成是要败退的,而且应该是会要往西退。

清军需要迅速进抵北京,出其不意将农民军歼灭,如果清军到了后,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撤离京城,就千万不能给予喘息之机,应该立即追击清剿。

洪承畴还讲了清军入关后的后续方案,提出了有关进军路线,行军注意事宜,到达京城后如何怎么样防备农民军援军,和如何追剿农民军等等完整的作战方案。

当然这些都是因为本身洪承畴就有和农民起义军大量的战斗经历,后来多尔衮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大战基本也都是采用的洪承畴的策略方案。

满清击败李自成入主京城后,洪承畴就跟着多尔衮到了燕京,以原来明朝所授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为秘书院大学士。

在之后的清军南进的过程中,对于怎么招抚江南、经略西南都有很多的建言,为了瓦解江南抗清力量,满清让洪承畴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地方。

洪承畴对江南采取的是剿抚并施,对明宗室是毫不留情镇压,对于下面的官员百姓就用招抚的方式。

1653年,洪承畴,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如果有看过我做的李定国的那一期,应该都知道,这正是李定国在南方大显神通的时候,大破清军数十万,杀了两个王爷,收复湘桂,这个时候清军势弱,都在考虑放弃西南七省。

这个时候顺治就让洪承畴去接管,主要就是去对付南明永历及大西和大顺农民军余部,那会洪承畴都已经61岁了。

洪承畴首先是驻扎在武昌,然后他通过分析对手的军队分布情况,然后认为清军为了对付分散的南明军,也把驻军分布太过于分散,这样就被农民军牵着鼻子走,清军分驻各处,会有首尾难顾的情况。

他决定移驻长沙,以便调度策应,总督祖泽远由武昌移驻荆州,以对付大顺军余部。

洪承畴的策略就是以守为战,因为南明虽然当时声势大,但是是由各支农民军拼凑而成,并不可能长久的保持团结。

所以先守,然后辅以招抚,然后让其分裂,逐个击破。情况确实和洪承畴想的一样,西南局势日渐转向有利于清军,因而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重大胜利。

最后李定国和孙可望闹翻,孙可望投降了满清,西南基本大势已定。

1659年,清军攻占昆明,永历帝与李定国退入缅甸。三月,洪承畴至昆明,十月完成任务奉命回京,清朝基本一统全国。

洪承畴在此过程中先后招抚江南诸省、经略西南五省,在清朝初期的统一战争过程中,其功显赫。

在洪承畴回京之后,按理来说这么大的功劳应该是封赏很大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清朝对封赏并未优给,而是很少,仅给了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袭四次。在清朝阿达哈哈番即轻车都尉,分一、二、三等,洪承畴所得是该爵最低等,叙三品而已,那个时候洪承畴已经69岁了。

至于为什么只给洪承畴那么少的封赏,这各有各说,有些认为就是在进入云南的时候,洪承畴不建议清朝铲除南明遗留在缅甸的永历帝,导致清廷之猜疑。

回到京城七天后,洪承畴就请辞了,清朝也没有挽留,就让卸任了,史书记载他谢官之后晚年,颇受冷遇,起居谨慎,闲居京城,十分失意,在1665年,73岁的时候去世。

在去世后,康熙朝的时候,给他撰写的碑文也仅仅只有贤良之臣之称。

到了乾隆朝就更加了,在修的贰臣传里,洪承畴因“大节有亏”被列为贰臣之首。

后来辛亥革命时,直接就是称为了民族败类汉奸。

洪承畴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具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们通过史书加上各自的思考,在各自时期都会有不一样的评判。

总的来说,人无完人,对于历史人物,能在史书留名的,不管是有多少争议,总的大体评判原则,肯定这个人的功,否定这个人的过。

读历史读多了,很难产生一种非黑即白的评价。

首先我们也不能处于和当时一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其次所有的史书史料也不是完全正确,这样去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一个人,是很难的。

明末清初,满、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但是如果置于现在来说汉族和满族是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之一,明清时代的满、汉矛盾,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

从现在视角来看,洪承畴算不算汉奸也不好说,但是如果处在当时的时代和环境下,那确实是算得上的。

我们普通人读史更多时候是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去思考,并不是去考究。

我们国家经历了那么多朝代,但是最终的文化一直流传了下来。

那么朝代的变迁,民族的融合,是属于特有文化的产物,或者说朝代变迁和民族融合诞生出了文化。

所以就有了一句话借古鉴今。

最后借据传是洪承畴自己写的一首名叫“督师”的诗来结尾:横秋看剑气,跃马渡金波。坐策连云骑,亲挥指日戈。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