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初酒桌习俗记忆中,宁波人喜欢的那种喝酒“走一圈”和喝酒划拳,这二种待客的风俗都曾经令我生畏。
“走一圈”和喝酒划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习去了浙江宁波鄞县横街电化铝厂。
那应该是1983年的秋天,我们从浙江上虞乘火车到达宁波,再在宁波汽车南站转乘汽车直达鄞县横街。我们一行人在电化铝厂姜师傅的陪同下去了车间。
晚上在电化铝厂的食堂吃饭,我们几个同学陪着师傅参加客户应酬招待,酒桌上喝酒是免不了的俗套,我第一次领教了宁波人的喝酒,大大地开了一次眼界,至今记忆犹新。
宁波汽车南站▲
酒桌上,宁波人喜欢喝“宁波大曲”和坛装老酒。
一张“圆台面”不下10个人,当一大碗一大盘的鸡鸭鱼肉端了上来,开场就“走一圈”,你一杯、我一杯,酒过三巡,几盅下肚,酒到兴致,精神抖数。就会有人大叫一声“划拳”,先找一只杯子架在菜碗的中间筛满酒,接着是主人给各位见面出关,从酒席来客中的最远或最年老的人开始。互相划拳斗酒,一圈喝下来就不得了,肯定喝高了!
酒喝多了,气氛也变得热闹了,大家称兄道弟,酒桌上话便多起来了。从国际国内形势到厂里生产销售情况再到自己家中的什么屁事,天南海北地乱侃一气。
宁波大曲▲
说着、说着,当说到二个人对着“胃口”或者不谋而合的相同之处,就会有人击桌喊好。
然后抬手抱拳相互说过“见让见让”之后。而执壶筛酒的是裁判,具体记下两人赢输的比数并给公杯里添酒,输了拳的'便从公杯里倒酒出去,“逢拳半杯劈面一杯”。“脸红脖子粗,划拳不认输,脖粗脸儿红,拳拳各不同。”划拳就得嘶喊,既喊出声威又吐出了酒气,有时会叫嚷得碗碟跳跃、桌子摇曳,那气势简直惊天动地。就这样转眼之间,几瓶“宁波大曲”被喝得精光滑塌,个个喝得红光满面,人人喝得东倒西歪。
脸红脖子粗,划拳不认输▲
笔者参加工作后,职场里遇到一位山西籍齐柳先生,酒桌号称常山赵子龙,未见过其兵败酒场。
齐柳酒后划拳诡秘机警,稳稳的男中音,妥妥的烟酒嗓,深沉厚敦,出手难测,两颗黑瞳仁紧紧盯着你,似乎想看透你的下一拳。十拳九胜,也少见齐柳败下阵来。他擅长划山西上党地方的快拳,那划拳的嗓音,隐隐能听出一种他家乡老西儿上党梆子的韵味。
十拳九胜,少见败下阵来▲
笔者出行陕西,目睹过那里汉子酒桌上划拳,那“碰头彩”就唱得高腔入云,地道的秦腔吼。
四目相会,咧嘴一笑,先张五指,合指变拳,所以称划拳。划拳开始。先是“碰头彩”,又称“考腰牌”。两人齐唱“见面喜”“喜相逢”。然后还有几句对面吼:“龙虎斗啊”“雁南飞啊”“跳山虎啊”“过涧龙啊”“贼上墙啊”“火上房啊”这才是“哥俩好”。
先张五指,合指变拳▲
划拳在中国有很久远的历史,是大俗大雅的典范,群众喜闻乐见的“吉祥活动”。
喜事必有席,有席必有酒,酒酣之时必有拳,无拳酒不酣。划拳在隋唐时已经很流行,不过那时称“猜枚”,直到今天,华北西北一些地方仍然延衍千年前的古称谓,称划拳为猜枚。猜拳有讲究,地域不同,拳路不同,华北一带讲究礼仪为先,两人对阵,拳未伸手,唱未张口,先立门牌,犹如军前立旗。“门”前先立三盅酒,满斟满溢,点头为话,一挥手,示意开划。
酒酣之时必有拳,无拳酒不酣▲
叫阵有过门调,吐字要清楚,腔调要高亢,两目要平视,表示尊重。
吊着头叫“狮子吼”表示藐视对方,低着头叫“闷倒驴”表示不屑一顾。随即像两只挑战的大公鸡,眼瞪眼,脸冲脸吼道“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腚后头。”苍凉、嘶哑、飘逸、古朴,这段拳前曲不是乾吼,要伴以动作,皆祖祖辈辈,约定俗成,无师自通。
吐字要清楚,腔调要高亢▲
唱“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位对阵叫板的人同时把右手四指攥拢,大拇指竖起,拳对拳,指对指。
再唱“两个犄角一个头”,两个人同时把左右两手竖在左右两耳旁,唱到“一个头”时,又把左右手同时由掌攥成拳,竖起拇指,讲究拳拳相对,指指相联。又唱“四个蹄子分八瓣”,左右两手一变,分别扬起作四指状,唱到分八瓣时,双手齐作八状,最后唱“尾巴长在腚后头”,两手回收,夹腰提臀挺胸昂头,夹起腰来,要左右提两摇,方知载歌载舞始于此,歌亦舞,舞亦歌,两个汉子,烧酒灌红了脸,一直红到脖子,张开大嘴,青筋暴起,一种真情的发洩,一种带有野性的张狂,一种带有博弈的较量,然后才是“五魁手啊”“六六六啊”“八匹马啊”……
划拳雕塑▲
也有的地方习惯于划快拳,也叫裸拳。
北京、天津小酒馆中皆兴快拳,撸起袖子,脚踩板櫈,伸手就划,开拳词也是一问一答。喊一不唱一,吼出来是“过大年啊”,对手吼二不说二,喊出来时“拜天地啊”;喊三出嘴就是“刘关张啊”,吼四张口就是“四牌楼啊”,也好听,你声高,我憋足劲也要压你一头。
划拳文化源远流长▲
划拳的基本博弈点就在你口中喊的数目与你伸出的手指,加上对方出的手指正巧巧合,你就赢了,
对方喝酒;如果你嘴里喊的是“刘关张啊”,伸出的手指却是五指一掌,这就是“黑拳”,须罚一杯。接连两次“露黑”,就被取消划拳资格。
桌面上齐上划拳▲
拳场有规矩,一不能赖拳,二不能赖酒。
两人划拳,拳场上的规矩是“乾三不过”,输家连输三拳,不能连饮三杯,赢家要主动端酒陪饮一杯,这就是“乾三不过”,陪一杯面子酒。拳场上另一个规矩是“拳打胜家”,败家是落架的凤凰了,酒桌上就有人伸拳立牌,要和赢家再较量,如果一直赢,赢了满桌人,便是“打通关”,又称“赢满贯”,全桌的人都要端杯敬酒,表示“臣服”。
赢家要主动端酒陪饮一杯▲
高手过招和“酒腻子”划拳不一样。
讲究拳拳在谱,拳拳有路。讲究“免魁去宝不请全”,就是定个硬框框,在出拳相喊时,不许出魁即五,不许出宝即零,也不许出全喊十,这样相碰相撞上的概率就高多了,既要“捉”住对手,又要避开出招,难度就成倍地增加,如果两人同喊一个数,伸出的指头之和又恰恰相符,拳场上叫“喜相逢”,两人共同端杯同敬同饮。
高手过招和“酒腻子”划拳不一样▲
最厉害的划拳高手叫“双拳斗双虎”。
一个人和两个人同时划拳,口里喊一个数,左右手出不一样的指,眼睛还得盯住对方的手指,不能让输拳滑过去;如果没碰上,就迅速把左右手在胸前交叉换位,再划第二拳,但见左右两手左右忽闪,口中喊着“四季春啊”“五魁手啊”,高手还要划出彩来,左手出的是柔拳,出手皆是兰花指,像京剧中的青衣花旦;右手皆是钢拳,一色的重锤直指,像京剧中的铜锤花脸。一心二用,风格还完全不同,足见功夫。眼睛还滴溜溜乱转,明察秋毫,决不能让对手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煞是好看。早就忘了吃菜喝酒。
流行在年轻人中的划拳▲
甲辰年春节老友逢一甲子寿诞,几个好友们聚前门大栅栏一起庆生。
酒也喝了,蛋糕也切了,愿也许了,菜也品了,景也看了,那天挑的地方好,是天坛公园的观景台。友人们说多年没划拳了,手也生了,嘴也笨了,眼也花了,今天再加道节目,划拳。都是老手,碰彩词都有寿作辞。“喝寿酒”“吃寿席”“献寿桃”“敬寿酒”开始:“三桃园啊”“四喜财啊”“全来到啊”“满堂红啊”,虽是廉颇老矣,但仍能跃马横枪“宝一对啊”……
廉颇老矣,但仍能跃马横枪“▲
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贵人、商贾名流、文人骚客,还是贩夫走卒、山野樵夫、平民百姓都乐于在酒桌上喝酒划拳,这也是华夏酒文化的一种特色吧!
《七律·饮酒划拳》——佚名划拳魁首动输赢,哥俩三星六六停。音吼豪情惊玉盏,指伸迟快掩春风。愚君辞饮招招错,诡客偷欢步步灵。无状飘揺回转卧,糟糠一骂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