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作为现代社会高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理机制与临床干预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然而,当前对睡眠障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和挑战。为此,本期内容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刘春风教授,就睡眠障碍的分类特征、神经疾病共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进行深度剖析,为推动睡眠障碍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专业见解和实用策略。

睡眠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病症,根据其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包括失眠、嗜睡、异态睡眠、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运动障碍相关睡眠障碍以及节律相关睡眠障碍等。常见的3类睡眠障碍包括:睡不着(如失眠及运动障碍相关疾病)、睡不醒(如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和睡不好(如异态睡眠)。异态睡眠即安静睡眠状态中出现各种的动作,常见的是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影响患者和床伴的睡眠质量。生物节律相关睡眠障碍患者占比较少,主要表现为生物节律提前或延迟,例如正常人晚上9点开始睡眠,比如节律提前需要下午6点左右入睡,节律延迟则12点以后才入睡,通常会影响个人社交活动等。
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双向影响刘春风教授介绍了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的关联性,其中帕金森病(PD)对睡眠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运动障碍、服用药物等因素,导致多种类型睡眠障碍,包括RBD、失眠、嗜睡等。同时,PD病变部位与睡眠节律中枢均位于脑干,导致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反向加速PD疾病进程,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除此之外,脂质代谢障碍易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障碍,可能是PD与睡眠障碍的潜在桥梁。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干、额叶皮层梗死的患者常会出现睡眠障碍,也存在睡眠障碍加重的情况,例如脑干梗死患者易出现RBD,皮层梗死患者易出现精神症状以及情绪变化,进而引发失眠。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具有多种表现,有的患者表现为失眠,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在我们平时日常工作中,对卒中患者睡眠问题关注较少,例如重症监护室中常被忽视的问题,灯光日夜长明或者灯光闪烁等情况,打乱患者正常生理节律,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既是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加重脑卒中患者脑部损伤的因素。刘教授强调,预防脑卒中应从规律睡眠开始,对卒中患者的睡眠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除以上两种疾病以外,其他疾病也会造成睡眠障碍,有些是由于疾病本身引起,有些则由于情绪问题引起。睡眠障碍的成因多种多样,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究其机制和治疗方法。
共病患者治疗原则对于同时患有睡眠障碍和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刘春风教授指出,“抓主要矛盾”是共病患者治疗的重要原则,应根据患者就医诉求制定治疗方案。例如,糖尿病患者就医主诉为失眠,经检查发现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糖尿病加重,以患者诉求为主首先处理失眠问题,药物选择避免对血糖产生影响的药物。
PD患者主诉运动障碍,同时具有情绪问题、RBD等症状,应优先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运动症状改善后,关注睡眠障碍采取措施。疾病治疗中,应注意药物对睡眠产生的影响,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及剂量,例如PD患者服用普拉克索造成嗜睡,使用单胺氧化酶制剂、金刚烷胺会造成失眠。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在治疗过程中,重点关注睡眠障碍是否会加速原本所患疾病进程,最优解为同时进行疾病与睡眠障碍治疗。
睡眠障碍的预防与治疗原则刘春风教授分享了预防睡眠障碍的三大共性原则。
原则一: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当生物睡眠节律被破坏,便很难获得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律,确保每天在相似的时间进入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原则二:保持良好的心态,刘春风教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出现失眠、嗜睡或者睡眠质量差的问题,与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关。遇到情绪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调整、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
原则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规律生活、抽烟、饮酒、刺激性饮食等。此外,手机的使用时长也会影响睡眠,手机屏幕中的蓝光会使人产生兴奋性,影响睡眠质量,应避免在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做到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尽可能选择具有节律性、协调性的运动,例如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避免力量性、耐力性训练。当出现睡眠问题时,需要及时就医,与医生共同分析出现的问题是否为疾病表现,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睡眠障碍作为现代社会高发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复杂的分类与多样的表现形式,并且与神经系统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希望在世界睡眠日的倡导下,大众能增强对睡眠障碍的认知,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医疗界能进一步推动睡眠障碍规范化诊疗,为饱受睡眠问题困扰的患者带来希望,共同致力于提升全民睡眠健康水平。

刘春风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候任会长,江苏卒中学会副理事长。2019年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2022、2023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国神经免疫与神经疾病杂志》、Neuroscience Bulletin、Neurology Advance。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内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等编委。
主要从事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及睡眠障碍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