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青文评过去 2024-09-09 01:50:19

在古代兵书中,《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然而,与《孙子兵法》不同,《孙膑兵法》并未流传下来。这又是为何呢?

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的一处汉代墓葬中发现了失传多年的《孙膑兵法》竹简,这个谜团才解开。

从中,我们看到了孙膑不为人知的一面,他的残忍远超世人想象。难怪《孙膑兵法》会绝迹,难怪孙膑会被砍脚。那么,孙膑到底做了什么?

嫉贤妒能的庞涓

孙膑师从鬼谷子,而与他同时期拜入鬼谷子门下的还有庞涓。二人情同手足,关系极好。

这鬼谷子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人”,他既是纵横家的鼻祖,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同时还擅长谋略。

鬼谷子门生众多,但是真正得到他真传的只有四人。苏秦、张仪得到了纵横之法的真传。而得到其兵法真传的正是孙膑、庞涓。

二人学有所成之后,相约一同下山,匡扶君王、一展抱负。然而身为师傅的鬼谷子却劝说孙膑,让他留在山上给自己做个助教,辅导一众师弟。

鬼谷子阅人无数,看人很准的。庞涓此人嫉贤妒能、心胸狭隘,孙膑与他一同求学的时候,由于没有利益冲突,二人还能好好相处。一旦同朝为官,势必会出现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到时候老实的孙膑就要吃大亏了。

于是庞涓独自一人下山。很快,他便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而庞涓也没有让魏惠王失望,他率领魏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然而,对于这个官场新贵,朝中大臣充满了敌意。毕竟庞涓的出现,显得他们一无是处。这些大臣不少都是有封地的贵族,即使是魏惠王,也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庞涓所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庞涓觉得自己势单力薄,便写信给孙膑,希望这位同窗好友能来魏国帮衬自己。天真的孙膑不顾老师的劝说,来到了魏国。

不得不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孙膑的帮助下,庞涓彻底在魏国站稳了脚跟。

孙膑觉得,这下子兄弟二人可以大展宏图,建功立业了。殊不知,一场阴谋正等着他。

一直以来,庞涓都觉得自己相比孙膑略胜一筹,他会找孙膑帮忙,也是想拉兄弟一把。然而这段日子相处下来,他突然发现,孙膑的才华竟然在他之上。

其实这也正常,庞涓只是普通家庭出身,而孙膑却出自魏国宗室,与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乃是同族。孙膑能接触到的资源自然不是庞涓可比的。

庞涓无法容忍有人比自己更优秀,因此他决定设计陷害孙膑。

就这样,孙膑被魏惠王治罪,处以重刑。

很久以来,我们都弄错了一件事情:孙膑所受的并非“膑刑”,而是“刖刑”。“膑刑”是指将人膝盖处的软骨挖去,而“膑刑”则是砍脚。它们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得不说,庞涓这人很会演戏。设计陷害孙膑的是他,为孙膑求情,让魏惠王饶其一命的也是他。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孙膑对庞涓那叫一个感恩戴德。由于已是残废之身,人生再无希望,孙膑转而全力辅佐庞涓,以报答其“救命之恩”。

然而,这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孙膑最终知道了真相,原来自己的好友、“恩人”才是自己悲惨下场的始作俑者。

不过此时的孙膑意外冷静,他并没有急于报仇。因为他明白,此时的自己能保住性命就不错来了。因此,他继续假装不知真相,以迷惑庞涓,另一方面则是寻找脱身的机会。

孙膑苦等数年,终于等来了机会。在庞涓的帮助下,魏国在一系列战事中大获全胜,为此,齐国特意派出使臣出使魏国。

孙膑冒着被庞涓发现的危险,通过齐国使臣的随从,得以联系上使臣。二人一番交谈,使臣发现孙膑乃是旷世奇才。

齐国正发愁无力对付庞涓率领的魏军,此时见到孙膑,使臣敏锐地意识到,孙膑正是齐国急需的人才。即使是死,也要将其带回齐国。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使臣在魏国才买了大量东西,这些都是齐国没有的。这在当时属于正常操作,那些外出的使臣多少都会采买一些本国没有的商品,回去进献给国君还有一些重臣。有点类似出去旅游带点纪念品回来的意思。

因此,当使臣带着一辆辆马车离开魏国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孙膑就藏身于其中一辆马车中。更何况齐国也是大国,没人会想不开检查齐国使臣的马车。

就这样,孙膑成功逃离魏国,来到了齐国。以孙膑的残破之躯自然是无法登堂入室,入朝为官的。好在他得到了名将田忌的赏识,成为其心腹幕僚,为其出谋划策。

对于此时的孙膑来说,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庞涓为当初的行为付出代价。

孙膑的复仇

公元前354年,孙膑等到了机会。

这里要吐槽一下,其实一切的起因与孙膑还有庞涓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他们都是被牵扯进来的。

一开始是赵国出兵攻打卫国。在赵国的大军面前,卫国不堪一击。然而卫国是魏国的盟友,遵循当初的盟约,魏国派出大将庞涓增援卫国。

当时的魏国如日中天,庞涓更是百战名将。赵军大败,都城邯郸被围。这时候齐国出手了,没错,齐国与赵国也是盟友。赵国有难,齐国必须遵循盟约出兵。

孙膑等的就是和庞涓交锋的机会,因此怂恿田忌主动请缨。

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成功吸引了庞涓的注意力。或者说,庞涓没有选择,必须撤兵。一旦魏惠王有个什么闪失,他将失去在朝堂上最大的依靠,到时候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在得到庞涓的大军逼近的消息后,孙膑留下一部分人急需围城。然后和田忌一起率领齐军主力前去迎击庞涓。

双方交战初次,齐军且战且败。

庞涓精通兵法,他担心中了诱敌深入之计。于是每当途经齐军的宿营地,就下马查看齐军生火做饭的土灶数量。第一天看到10万个,第二天看到5万个,第三天看到2万个。很显然,齐军人数在锐减,不少士兵都逃跑了。

至此,他再无顾虑,率军全力追击。当他追至马陵道的时候,两边都是高山,且道路崎岖不好走。一旦被人从山上偷袭,魏军将无处可逃。然而此时庞涓一心只想除掉孙膑,加上认为魏军不足为虑,因此忽视了这些。

当魏军行至马陵道中间的时候,山上突然火光四起,接着便是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庞涓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可惜为时已晚。

魏国大军被灭,主帅庞涓战死沙场。而这也直接导致了魏国的衰弱。

至此,孙膑总算是大仇得报。

孙膑的另一面

1972年,在山东临沂发掘出了一座汉墓。这座汉墓中出土文物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失踪多年的《孙膑兵法》。

而其中就记载了孙膑不为人知的一面。

孙膑用兵的核心思想便是算计,他不仅算计敌人,甚至算计自己人。因为对他来说,这天下就是一盘棋,所有人都只是他手里的一枚棋子。而孙膑用兵的原则便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赵国向齐国求援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该出兵赵国,与庞涓所率领的魏军主力对决。但是孙膑却主张用赵国的都城邯郸为诱饵,让他们和魏军死耗,齐军去偷袭魏国都城。也就是围魏救赵。

孙膑只在意胜利,不在意赵国君臣的死活。

这赵国与齐国虽然是盟友,但必定是外人,坑了也就坑了。但是孙膑连自己人都坑,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攻打魏国都城的时候,为了麻痹庞涓。孙膑特意挑选了两个都大夫率军攻城。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人,是因为孙膑知道他们没啥本事,攻城必败。说白了,孙膑从一开始就把此二人连同他们手下的军队当作弃子。

而且他都没告诉这些人,他们只是诱饵,反而让两个都大夫立下军令状。以至于这两个都大夫乃至下面的士兵全都战死沙场。

孙膑的胜利是用人命填出来的,这种做法比白起、项羽还要令人不齿。

白起坑40万赵军,那是为了秦国,为了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少些伤亡。项羽坑杀秦军降卒,也是为了自己人。反观孙膑,他为了胜利连自己扔都坑,这就过分了。

他这样连自己人都算计、利用的用兵思路,自然被后世王朝所抵触。也难怪《孙膑兵法》到后来干脆销声匿迹了。

战争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像孙兵这样一味地算计,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到头来追失了人心。输了不可怕,人心失了,就什么都完了。

《孙子兵法》主张不要依赖阴谋算计,应该多利用民心士气,认为这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就这点来看,孙武就比孙膑高明了不少。也难怪《孙子兵法》能够被奉为兵家宝典

参考资料:

《史记》

《孙膑兵法》

0 阅读:0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