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电产业用户时代的全面到来,众多厂商最大的挑战和冲击也扑面而来。那就是全方位展示产品技术、功能,并能带给用户更多体验和惊喜的营销创新。包括营销工具、营销内容、营销策略等多个维度。但是,这几年家电业的营销创新,普遍被指“缺少烟火气”。
何声 撰写
这是为什么?又将怎么办?
10多年前,原本一直是家电厂商在一线市场上 抢夺用户和加速出货的“利器”——营销创新,为什么在最近5年多时间,反而成为很多厂商的软肋和短板?
是消费者的需求、爱好和追求变化了,还是家电厂商的营销创新缺乏新意、诚意,掉进了老传统老思路中迟迟走不出来?
对于所有厂商来说,在家电“国补”政策全面实施之下,面对用户经营和抢夺时,家电营销与家电产品同等重要。可以说,好产品是家电营销的胆,而营销是家电产品引爆的魂,两者一旦拉通并协同就会引爆一轮消费的新风口。
只是当前让很多家电厂商困惑,头疼,或者说纠结的是,这几年不管家电营销的内容、手段如何创新与突破,一旦在市场上遭遇用户的货比三家,以及同行的拼低价内卷,很多创新营销的手段和内容便会变得“寡淡无味”,或者说“缺乏竞争力”。
问题:营销创新,存在三个不足
遇到问题,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当前必须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家电营销创新,为什么这几年在一线市场上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了?
存在于家电厂商自身的短板和问题有哪些?家电圈认为,有三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导致了用户对于家电创新营销要么无感、要么无知、要么不认同。
一是,很多厂商的营销创新,更多浮于表面的概念炒作和试水,重形式轻内容,往往探索2、3个月没有效果,或者不及预期,就会被直接打入冷宫,缺乏坚持、改善与修复等空间。
投机式和模仿式营销创新,是这些年很多家电厂商最习惯性的操作手段。什么火、什么热,就马上跟进推出类似的,包括明星代言、明星直播、品牌日大促、直播带货等,完全是模仿和抄袭同行的营销手段和内容,却因为缺乏相应的配套资源,从而陷入“投入产出比”失衡的怪圈中。
二是,很多厂商的营销创新,更多是单一环节探索,缺乏系统的布局与支撑。事实上,营销创新背后必须要有业务模式变革的协同,让用户不只是在营销环节体验好,还能在购买、安装、服务等多个环节同样获得惊喜体验。单一环节的营销创新再惊艳和漂亮,也弥补不了购买、安装、服务等环节的短板和不足。
比如说,很多家电厂商前几年推出的城市“快闪店”、市场“公益行”,或者是产品巡展,更多聚焦于品牌传播和事件公关层面,并没有与当地市场的渠道商家,以及主销产品和销售任务对接,造成了终端市场上“企业说一套、商家做一套”,完全不在一个频道,造成了资源错位和效果变差。现阶段,不能卖货的营销创新,就是耍流氓。
三是,很多厂商的营销创新方向和重心不对焦,完全是以企业为主的能力和资源重构,希望可以基于现有基础上的改良,而不是用户为中心的价值重构和创造。很多厂商都是基于老思路、老模式和老体系下的“新瓶装旧酒”,无法获得用户的认同和共鸣。
营销创新的本质,就是激活市场上的用户需求,无论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都存在一个欲望和需求的培育、引导和激活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厂商的任何营销都需要直击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用户带去体验和好处。低价格为何长期受宠,原因就是让用户感觉到有价值,可以占便宜;为什么,十年免费包修服务、365天只换不修有效果,就是因为解决了用户的服务痛点。为什么一些家电厂商的买赠促销、抽奖促销没有效果了,因为过程不透明,用户获得感和价值感偏低。
反思:营销创新的本质,就利于用户
作为家电企业和商家打动用户、激活用户需求的最重要一环,市场营销,在最近几年的市场上陷入一轮创新与转型的困境之中。很多厂商的营销创新被指“华而不实”和“概念炒作”,距离打动用户、赢得用户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距离。
一边是家电厂商营销创新的口号不断出现,概念持续翻新,但是在一线市场上的效果快速衰减;另一边营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完全抵抗不过低价格内卷的冲击,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那么,对于家电厂商来说,营销创新的本质,到底是秀技,还是炫酷?在家电圈看来,一个都不是,核心任务就一个“瞄准目标用户,激活潜在需求、培养消费欲望”。也就是说,接下来营销创新的本质必须做到“心中有用户、手中有用户”,还要实现“让利于用户”。
聚焦最近几年一线市场的出货压力,即出货规模下行、零售周期拉长、用户需求疲软、低价格内卷伤身、创新营销和服务手段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家电企业和商家唯一的出路,那就是基于 “场景化、体验化”等营销创新,去直击用户的利益,为用户带去更多超出意外的体验、价值和惊喜。
所以家电营销的创新,要想“有烟火气”,要想能“赢得用户”,要想能“引爆市场”,就必须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围绕用户的需求、痛点和不满,去创造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体验、服务和内容。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