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024年电饭锅等17种网售产品质量的国家质量抽查情况通报,除了夏普、网易严选等一批知名企业的产品质量国抽出现不合格,家电圈还发现了三个“没想到”的事实与真相。
孙力||撰稿
夏普、网易严选等企业的24批次电饭煲产品,在新一轮产品质量国抽中出现“质量不合格”,迅速引发市场热议和行业反思。
不过,在家电圈看来,相对于夏普、网易严选等知名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回到电饭锅行业,还可以看到隐藏在行业的三个“不为人知”真相。
第一、大企业或大平台的小品类,或非核心业务品类,确实存在着产品质量不靠谱、不稳定等情况。因为,企业大了,品质监管的重心会放在核心业务品类上,这也就提醒市场和消费者,选购家电产品还是要选择专业企业的。比如说,空调的格力,冰箱和洗衣机的海尔、小天鹅,以及电饭煲的美的、九阳和苏泊尔。
具体来看,标称为杭州网易严选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电饭煲,出现了能效等级中的热效率值,以及理化指标中的合金元素迁移量指标铝两项不合格。而且在企业申请复检后,复检后仍然不合格。这说明,产品确实存在问题,与抽查无关。
同样,标称为夏普科技(深圳) 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电脑电饭煲,出现了理化指标,即合金元素迁移量指标的铝、钴、镍三项不合格。这说明夏普的电饭锅内胆,存在着严重的不合格问题。
如果说,能效不合格,只是关系到电饭锅耗电量,可能会比实际标注的要大,更费电;那么,电饭锅的铝、镍、钴等重金属超标,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存在伤害。因为米饭是直接入口的。
二是,电商平台的网店,销售品类多、品牌多、门槛低,造成了近年来家电产品的不合格概率更高。之前很多家电实体门店的老板,总是喜欢说“便宜没好货”,网购家电是一分钱一分货。最近几年,电商平台的劣质假冒及伪劣产品,确实增多,也成为很多家电企业拼低价内卷式竞争的主场。
此次抽查的24批次不合格电饭锅,家电圈发现,全部是从京东、天猫、拼多多、淘宝、唯品会、小米有品等电商平台购买。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于电商平台销售的家电产品质量抽查,发现了大量劣质假冒家电产品的问题。甚至一些电商平台销售的家电产品,连强制性的3C认证都没有。局面非常混乱、各种偷工减料的质量问题非常恐怖。
三是,广东是电饭煲制造大省,也是不合格产品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中山、佛山、深圳等地。特别是在广东的中山地区,近年来在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电饭锅等产品上,出现了一大批的家电工厂生产质量“国抽”不合格的现象。作为中国家电产业的产业集群,最近几年广东的中山与浙江的慈溪(主要是净水机、取暖器等两季小家电为主),一度因为产业链完善、质优价廉受到关注。但是在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下,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突发。
此次电饭锅的国家质量抽查,共涉及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等7个省市55家生产单位,抽查发现24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除了网易严选位于杭州,其它23批次不合格产品,全部位于广东的中山、佛山和深圳等地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不能让劣质、不合格产品摧毁了广东家电制造的口碑和信誉。
家电圈所有标注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