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音染很重的功放,也许由于音染的缘故变得“好听”,但这会使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好听那个点上去了,造成大脑对声音某些频段声染会主动接收得更多,或者如胆机过多音效,也会造成对音符的吸收有一定的干扰,因为音乐是整体的,不是分割起来局部来听的。所以音染会对音乐的整体表现和欣赏造成干扰,延缓了对音乐深刻内涵的领悟。
某些玩家津津乐道声音的某些特点,或者是声音的音效情况,本质就是听音效和声染,其实,很多功放故意突出音染,把声音做得听似很有“特点”,我觉得更多是出于商业目的,而不是尊重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所以,我认为一款功放的好坏标准是,出声后,只有沁入心灵的音乐,以及音乐带给自己感情的波动,根本不会让你注意到高低中音,也没有撼动的音效,这个才是真真正正的好音响。好的功放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音符抓住了你的神经,而不是让器材的特点抓住你,比如声音中的华丽,亮丽的高音,声音中庞大低频等等,如果有这些特点,那么这个器材在我眼里,就不是一流的器材,是有缺憾的器材,玩到越深,到最后才知道所谓的“大工不巧”,越是平衡中性,越是“少特点”的器材,才越是好东西。
2)伪细节造成了声音的不耐听
很多系统,由于谐波失真的缘故,给人感觉细节很多,高音穿透力真好,好像泛音也多了很多。其实,这种声音不耐听,因为很多是奇次谐波的,长时间的聆听,会让人感觉疲倦,过多的伪细节造成了人注意力的转移,人本能的对那个声音敏感起来,最后听1个小时下来,人疲倦不堪。不知道大家在音乐厅有没有听过没扩音的现场演奏,会发现声音收得比较快,哪有那么多的泛音,但是动态和密度很好的,过多的泛音其实有时是不正常的。
3)音响是工具,音乐才是本质
很多烧友对器材的迷恋程度超过了音乐本身,比的是味道,喜欢的是器材的一些特点,而且,对器材的认识,也如同瞎子摸象,往往把一些特点当成了全部。如同,农民伯伯买了一个好锄头,整天欣赏这个锄头的做工工艺,锄头钢的含量,而压根不想用这个锄头去锄地,试验下锄地的效果,想想明年的收成。其实我们买音响就是为了听音乐的,不是听器材本身的,很多烧友的浮躁、本末倒置,有的烧友到了很大年龄了,也没弄明白,究竟是我们玩音响还是音响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