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一个四品道员的20年努力,造就亚洲最强大舰队

冷兵器研究所 2024-09-04 12:40:55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北洋吹雪

字数:10865,阅读时间:约28分钟

编者按: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太平天国战争。而率先开始装备近代化武器的军师其实就是李鸿章的淮军。那么李鸿章是怎么搞洋务的?清代中国是如何“定义”海军的?最早的海防该如何建设?最早的舰队为何会以场“闹剧”结尾?北洋海军又是如何崛起的?

第一次海防建设:洋务运动与“冤大头”:阿斯本舰队

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长江流域沦为双方的主战场。从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二日的靖港水战开始,曾国藩率领新练的湘军水师在长江上与太平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水面搏杀。

但在刚开始的多场水战里,湘军水师并没有太出色的战绩,因此在清廷内部多有购买西洋舰船的提议。这其中甚至也包括了英籍江海关税务司李泰国提议的购买英国舰船。

而在咸丰六年的三月间,清廷虽命向荣(江南大营统帅)、怡良(两江总督)筹办此事,但因为不久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此提案被耽搁。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从海上突破了清军的大沽口防线然后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后咸丰皇帝才重新提起了此事。

▲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剧照:失守的大沽口炮台截图

于是在咸丰十一年五月清廷决定由江苏的江海关、福建的闽海关及广东的粤海关共同拨款80万两白银购买舰船,并由身为英国人却是中国总税务司的李泰国代办。而此时清廷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已经日益白热化,英当局本以1854年的中立条约为由并未答应。

但经李泰国在英国国会的“斡旋”后,英当局便在1863年8月30日引《皇后特许令》不仅授权李泰购买舰船及各类装备,甚至还允许其在英国招募了一批海军士兵和军官。于是不久后一支拥有舰船9艘(也可能是8艘),官兵458人(也可能有600多人)的“混合舰队”诞生了。

舰船虽然买回来,但清廷对其居然没有“指挥权”,因为李泰国坚持该舰队为皇帝所有,舰队司令英国海军上校舍纳德阿思本(Sherard Osborne)只接受皇帝本人的命令,而不受地方督抚的管辖。而且即使皇帝下令,还需要李泰国代为传达至舰队司令部。

如此一来钱由地方官出,舰队却名为皇帝“拥有”,实为他人摆设。之后双方只得进行多次交涉,最后在英国驻华公使卜鲁士(FrederickBruce)以及英当局的授意下与李泰国与清廷签订《轮船章程》:

1.清方挑选人员为舰队“汉人司令”,而阿斯本则为“帮办司令”协同“汉人司令”听从前线督抚的节制。

2.阿斯本为清方训练船员。

3.舰队每月经费白银75000两,统由多方海关支付并经李泰国分发舰队船员、军官。

不过此章程同时遭到了双方的反对。

▲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剧照:李泰国与阿斯本截图

清廷朝堂上有官员表示虽有“汉人司令”,但也难以驾驭舰队,而地方大员的反对则更为激烈,尤其是曾国藩。因为在曾国藩看来湘军是对太平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因此这支舰队应该归为湘军所有,而阿斯本大老远从英国跑来后才得知原先的“合同”已经作废,取而代之的新“合同”上自己被降为了“副司令”。

如此一来双方都不让步,最后在美国公使的“调停”下,这支舰队迎来了自己的命运:回英国后拍卖。而清廷再一次做了“冤大头”,不仅花钱没买到军舰,遣散费用还得自己出。(当然还有另一个“冤大头”:李泰国因办事“不利”,被英当局解职)

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初太平军统帅李秀成集结12万重兵攻打清廷的税收重镇上海,3月4日,曾国藩检阅了一支13个营的新军:李鸿章的淮军。并命其立刻救援上海。

4月8日已经被重重包围上海好不容易迎来了清廷的援军。可当英国货轮在十六铺码头靠岸后上岸的却是一群“叫花子”:此时还默默无闻的“淮军”,而统领这支“淮军”的李鸿章此时还是个四品“道员”。

▲纪录片《燃烧的黄龙旗》:淮军登岸时的穿着旧照

但此后的淮军在上海英法驻军与华尔的“常胜军”的“配合”下连战连胜,由此李鸿章也算是见识到了西洋火器的威力,但最让他吃惊的还是停留在上海码头旁的英法的军舰。

于是李鸿章便设立了三个“洋炮局”,开始仿造“开花弹”,一局由英国驻军中的军医(也可能是军需官)马格里主持,另外两个局分别由参将韩殿甲(刘铭传旧识)和“熟悉”洋商出身的丁日昌主持。

另一边的曾国藩也在安庆设立了“安庆军械所”,并生产出了名为“黄鹄”的木质小轮船,可惜船体简陋,未见有多大用处,因此只得在1863年8月派候补同知容闳跑到美国去购买“洋器”。(足足带了数万两白银)

1865年(同治四年)4月,容闳将在美购买的机器运抵上海被拨给了李鸿章,6月李鸿章将韩殿甲和丁日昌两个“洋炮局”合并后便成立了“江南制造局”,所生产的器械主要装备给了淮军。如此淮军便成了第一支拥有近代火器的军队。

▲笔者亲摄于上海江南制造局旧址

而且此时的李鸿章还升了官:1865年春僧格林沁在征讨捻军时战死,清廷只得将刚剿灭太平天国的两江总督曾国藩调任。因此李鸿章填补了两江总督的空缺,于是换了“办公地点”的李鸿章便将江南制造局的部分器械搬迁至南京另设金陵制造局。

只不过此时北方地区捻军仍然非常“活跃”,而且其活动范围还非常靠近北京。因此清廷下令李鸿章要在北方也建立兵工厂。但李鸿章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家底”就这么送去便百般推诿。

因此时任北洋大臣的崇厚只得在1867 年从上海买了大量机械后在天津设立天津制造局,并由英国人司图诺(Mr.Stewart)任厂长。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国藩居然在1866年年底因为剿捻不利被清廷调回了两江总督,而李鸿章则以直隶总督的身份继续负责剿捻。

如此一来,曾、李二人为了天津和江南两大制造局开始了各种“明争暗斗”。(至于这种“宫斗”的过程到底如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底的参考资料中的内容,本文就不多解释了)但从两人的“斗争”结果来看都非常注重舰船的建设,尤其是江南制造局的表现:

▲《江南造船厂史1865-1949》第10页附《江南制造局记》卷8

从上表可以看到从1867年开始,“江南制造局”陆续开始建造了8艘舰船,可惜的是曾国藩在1872年去世后,继续“主导”洋务运动的就成了李鸿章和主导福建制造局(也称福建船政局)的左宗棠。(笔者在甲午战争的前奏:美国支持日本侵占台湾,沈葆桢如何驱日保台?的文章中曾经重点介绍过福建船政局)

到了1874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台战争,阴谋虽未得逞,却也惊动了清廷,由此便引发了清廷第一次关于海防的讨论。于是便命各省督抚分别上奏,最终“总结”出3个方案:

两江总督沈葆桢、山东巡抚文彬提出的分三洋而设。即京畿大沽口京防、长江口的江防、闽浙台湾的海防。

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鹤章、闽浙总督李鹤年提出的分南北洋而立。

陕甘总督左宗棠则根本不同意分防。

就在清廷还在对海防“讨论”的时候,同治皇帝居然“挂”了,而左宗棠此时却力主“西征”收复新疆。

因此这场讨论持续了7个月之久,虽然在实际上不管是按照清廷当时的国力、还是国际环境、甚至是内部问题而言想要陆海兼防并不现实,但清廷还是在名义上下旨“陆海兼顾”,但从实际行动来看还是决定先固塞防。

▲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剧照: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截图

清廷做出这样的决断无非就是地缘因素:俄国比日本更靠近北京。关于这点左宗棠的奏章倒是写的非常清楚:“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当然也有“人”的因素:军机大臣、总里衙门大臣并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的四朝元老:瓜尔佳·文祥对左宗棠的支持。(文祥此人在光绪朝初参与到了两宫听政,本文对此就不多展开,但要强调的是此人重臣的身份以及对于左宗棠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由此“塞防”派获得了“胜利”,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开始西征,直至光绪七年收复新疆,左宗棠总共耗费了5230万两白银。但清廷还是为海防筹拨了400万两白银作为经费,尤其是光绪五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清廷新一轮的海防建设终于开始了。

马尾海战与清廷的第二次海防建设

光绪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廷下旨沈葆桢、李鸿章为南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兼督办海防事宜,李鸿章督办直隶、山东、奉天三省海防。沈葆桢则督办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省。

由此在名义上南、北洋水师已经开始了筹办,此后的几年里清廷大部分资源还是向北洋“倾斜”。因为沈葆桢虽然有逼退侵台日军的战绩,但李鸿章手上足足掌握着数万人的淮军,由此也掌握着更多的政治资本,但两人的心愿是一样的:打造出拥有铁甲舰的海军。

其中以福建船政局为主导的南洋水师在沈葆桢等人的努力下当时已经初具规模,可惜的是光绪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沈葆桢去世。他留下来的遗言是这样的:“臣所每饭不忘者。在购买铁甲舰一事,至今无及。巨以为,铁甲舰不可不办,倭人万不可轻视。”

这便给整个南洋海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继沈葆桢之后出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在发展南洋海军方面取得的建树非常有限,为此清廷只得再次将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

而在左宗棠的任期内福建船政最大的成就便是清廷的第一艘“开济”号巡洋舰建成,同时左宗棠还向德国伏尔铿厂也订购了2艘巡洋舰。但是到了1884年8月,法军不宣而战,清廷苦心经营的福建船政局在马尾海战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福建海军的11艘新式舰艇及其余老式船只被击沉,马尾港及闽江沿岸的炮台基本全部被毁,福建造船厂的厂房、机械也大多毁于战火。福建海军官兵殉国者700多人,连同陆岸炮台及陆营的伤亡人数约为千余人。

▲笔者在马江海战纪念馆考证史料

至此广大的东南沿海再也没有了保卫东南海疆的能力,而当双方“议和”之后清廷才开始了第二次海防讨论。

1885年五月光绪下达诏书:“上年法人寻衅,迭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海军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

七月李鸿章上奏:“南北洋大臣亦无统辖划一之权,遂至师船徒供转运之差,管驾渐染逢迎之习,耗费不赀,终无实效。今当效法西国,在京师设立海部,或海防衙门,而散处之势可归联络。一切详细纲目,须参考西国海部成例,变通酌定,南北一律永远遵循。”意思是海军以后要有统一指挥。

由于其余大臣也多是此意见,于是当年八月慈禧下达懿旨:“海防善后事宜,著军机大臣、总里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会同李鸿章,妥议具奏,醇亲王奕著一并与议。”

此会议中汇合了各省督抚的意见后,针对海防的措施大致为以下几种:

建立海军衙门,今后各省所有水师均归其节制,首任海军大臣由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譞担任。

建立数支海军分守海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张之洞的主张:“北洋为一支,旅顺、烟台、珲春属焉,南洋为一支,浙江属焉,闽洋为一支,台湾属焉,粤洋为一支,琼州属焉。所辖洋面各有专责,遇有大敌,仍责令各支合力攻击,互相援应。”

购买和建造船只,尤其是对于铁甲舰的需求,但在实际上此时的清廷在工业上并没有建造铁甲舰的能力。于是从购买以求“过度”到自行建造便成为了最现实的措施,而李鸿章正是这一论调的主导者。

挑选海军人才,关于这点由于当时清朝上至权贵,下至平民都没有特别出众的职业海军群体,因此李鸿章上奏了两点:

(1)“选将储才之法,尤为至要至急,除学堂、练船外,实无可造就将才之处,在堂所习者其理,在船所习者其事,出学当差数年,可仍回原学再加精练”。

(2)“劝令自备资斧出洋,在各国大书院、大兵船观摩考证,学成回华应考,酌定等第,予以水师职衔,为额外人员,随船操练,核给薪俸。每年与各学堂官生一体考试,前列者补职,则官生无不奋勉,而绅民亦易信从。”

意思是多办海军学堂以及鼓励留学欧美。

筹备军饷。为此李鸿章采取了“开煤铁,创铁路、兴商政,以轻息借洋款”等措施。

台湾单独建省。首任巡抚便是刘铭传,以强化台湾在沿海海防的重中之重。

当然最重要的是先练哪支水师。而会议最终的决定是“北洋屏蔽畿辅,地势最为扼要,现有船只亦较他处稍多”,为此“拟请先从北洋开办精练水师一支”,并由李鸿章担任会办大臣,善庆为帮办大臣。

此建议也得到了慈禧的允许,九月慈禧发布懿旨批准了会议的内容,此后整个清廷关于海防的建设就基本由李鸿章来主导。

而对于这次海防会议的成果,虽然没有和第一次那样耗费数月,也没有陆海之争,但如果从实际效果上来看的确比第一次海防讨论更具有现实作用,也更深入的切中要害。

因为在第一次海防讨论前,清廷对于建设海防、发展海军并没有什么经验,到了第二次海防讨论的时候,相对第一次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经验,其中就包括了马江海战失败的沉痛教训。

因此第二次海防讨论会议上首先就成立了海军衙门以此掌控全国海军,由此“水师”便成为了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则是新的“海军”,其次便是建立北洋海军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虽然率先建立北洋海军是出于当时财政不足只能偏重于拱卫京师安全的考虑,但也正是在这一决策的指引下,才加速了北洋海军的建设,只不过形成对比的便是剩余的几支过失式的“水师”了。

首先是在马江海战中惨败的福建水师剩下一些舰船已经无法再形成建制,其次南洋水师从一开始就只能在长江口巡防,尚未脱离水师的编制。而剩下的广东水师下辖的舰船都是排水量较小的船只,唯三称得上是战船的“广甲”“广乙”“广丙”3舰之后也被北洋海军收编。

北洋海军的战船

北洋海军的建立过程大部分就是靠买买买。

整个购舰过程则是从当同治九年八月(1870年9月)李鸿章受命为直隶总督以后开始的。当时的北洋就连能巡洋的水师都没有,而作为渤海湾入海口的天津却有各国轮船,李鸿章便只能致曾国藩调了艘江南制造局的制造的“操江”号赴天津。

到了同治十一年九月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后才又从福建船政局调了艘“镇海”号入北洋,也就是说在这2年多时间里北洋才仅仅2艘船只。

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当时的北洋根本没有海军工业,因此对于李鸿章来说最快的方法只能是购船。但不久后发生了日本侵台,在这过程中沈葆桢曾经紧急向英国订购战船但被英国以“中立”立场为由拒绝。

李鸿章便只得在1875年3月与“清朝海关税务总司”赫德商议第一次购舰,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英国“师丹型”的蚊子船4艘;38吨炮船2艘;26吨炮2艘,共花费白银45万两。

此4艘战船分别于1876年11月和1877年6月抵达天津和福州后李鸿章将4艘战船命名为“龙骧”、“虎威”、“飞霆”、“掣电”。并聘请洋教员操练。

▲纪录片《探索·发现—北洋水师》剧照:蚊炮船截图

有了这次购舰后,很快就有了下次。1878年6月李鸿章再次向阿模士庄厂订购了4艘蚊子船。次年的十月初六李鸿章亲往大沽口接船并将4艘战船命名为“镇北”、“镇南”、“镇东”、“镇西”。

至此北洋便有了8艘战船。而在1881年(光绪七年)李鸿章还代山东、广东又订购了第三批蚊子船,交予广东的被命名为“海镜清”号。但山东省内无人会驾驶此等战船,于是被李鸿章并入了北洋,然后命名为“镇中”与“镇边”。

但在实际上这样的不仅炮火威力有限,而且船体小容易受到风浪颠簸影响命中率,甚至由于炮体被固定,要调转炮口只能调转船头,因此在实战中基本没有太大用处,李鸿章在发现了这些船的弱点后蚊子船便再没有购入一舰。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132页:北洋购买蚊子船年表

而在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卷皮李鸿章便想再次尝试购买铁甲舰:“近来日本有铁甲三艘,遽敢藐视中国,耀武海滨至有台湾之役,琉球之废。彼既挟其所有以相凌海域,我亦当觅法以求富强。”

而在实际上同治初年以来,文祥、丁日昌、沈葆桢早有上奏购买铁甲舰,但直到琉球被吞并后,清廷才同意拨款。随后李鸿章本来想继续在英国购买,结果英国当局却以清廷正在与沙俄就伊犁谈判保持“中立”为由拒绝。

于是李鸿章只得“退而求其次”先让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撞击型巡洋舰2艘:超勇、扬威,而且还是由丁汝昌、邓世昌在1881年8月2日前去英国纽卡斯尔接舰的。

此二舰时速最高可达16海里,船身为钢制前后配有口径10英寸25吨的炮二尊,口径4.5英寸的小炮四尊,机关枪炮十二尊,另附有救生船与小汽船若干。

▲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剧照:建造中的超勇号截图

随后的1880年12月驻德公使李凤苞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签约,此过程可谓是万分艰难。

因为英国让人一直都知道清廷在四处求购铁甲舰,因此一度将铁甲舰的价格炒的非常高。而李凤苞其实也并不清楚该如何挑选铁甲舰,好在清廷国内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培养出了自己的科学家:徐建寅。(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欧游杂录》等40多本)

徐建寅被李鸿章推荐的职位是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这也是清廷乃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科学家出访他国,同时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自行购买军舰。

徐建寅上任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协助李凤苞采购军舰,为此徐建寅游历了英、法、德三国,先后参观了西门子、克虏伯、伏尔铿等军工厂,最后才和李凤苞一起决定购买开价比英国更优惠、更具性价比的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铁甲舰铁甲船2艘。

▲纪录片《甲午》截图:徐建寅父子剧照

这便是日后北洋海军2艘旗舰:“定远”与“镇远”,2舰排水量为7335吨,船长94.5米,船身最宽处为18米。其中护卫机舱的铁甲两边各长144英尺,铁甲厚度超过30厘米。

舱上设有12英寸口径克虏伯炮4尊,炮管长7.65米,炮身重32吨,有效射程7800米,6英寸口径连珠炮10尊,时速14.5海里。总共花费326万两白银。另外还设有鱼雷发射管、舰载鱼雷艇。

在建造期间李鸿章还派刘步蟾从设计图纸到建成下水做全程监工,该船原定18个月竣工,但在1882年建成后受清法战争的影响德国宣布“中立”,直至1885年才交付。

▲纪录片《探索·发现—北洋水师》剧照:建造中的定远号

但是清廷订购的舰船远不止这2艘,在1883年2月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又接到了清廷弯面钢甲快船巡洋舰一艘的订单,也就是后来“济远”号。该船全长236英尺3英寸,其最宽处34英尺,由钢铁甲以覆机舱,中凸边凹,时速为15海里。由于订购日期晚于“定远”与“镇远”2舰,故交付时间其实与2舰相同。

到了这几艘铁甲舰出现在大沽口时,李鸿章可谓是春风得意,于是便又向英国、德国订购了“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巡洋舰。为此李鸿章便向奕譞发出了检阅北洋海军演习的邀请。(还乘机将南洋的“南琛”、“南瑞”、“开济”3舰铁甲巡洋舰也划归了北洋)

1886年5月18日,北洋海军的14艘战舰:“定远”、“镇远”、“济远”、“超勇”、“扬威”、“南琛”、“南瑞”、“开济”、“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在奕譞的注视下浩浩荡荡的驶入了旅顺口。20日演习开始,21日奕譞前往刘公岛。在漫天硝烟的景象中奕譞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天朝早似今日,何复有当初西夷的胯下之辱。”

▲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截图:善庆、奕譞、李鸿章共同检阅北洋海军剧照

从奕譞这样的态度来看,李鸿章邀请其检阅的目的算是达到了,捞取了更多的资源来打造北洋海军。1887年12月10日丁汝昌又率领“定远”、“镇远”、“济远”、“超勇”、“扬威”去福建厦门湾接新舰4艘。

而这4艘新舰便是耗时3月才从欧洲航行回来的“致远”(管带邓世昌:两次赴欧洲接舰)、“靖远”(管带叶祖珪:毕业于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经远”(管带林永升:毕业于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来远”(管带邱宝仁:赴欧洲接舰)。

此4艘新舰从型号上均属“济远型”的快速巡洋舰,“致远”、“靖远”排水量2300吨,时速18海里,装有8英寸炮3尊,6英寸炮2尊,格林炮17尊;“经远”、“来远”排水量2850吨,时速16.5海里,装有8.25英寸炮2尊,6英寸炮2尊,机器炮7尊。

而且此次耗时3月的航行“舰艇不另保险,省费数十万,既无雇募资遣之烦,复得沿途练习之益。

此外与上述铁甲舰同时订购者还有鱼雷艇一批:计光绪八年(1882年)向德订购4艘,十二年向德续购“福龙”鱼雷艇一艘。十三年(1887年)向英购买“左一”出海鱼雷大快艇一艘,“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鱼雷快艇五艘共计十一艘。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140页:北洋购买铁甲舰与鱼雷艇年表

北洋海军的军港

北洋舰队有两大军港:旅顺与威海。

▲纪录片《甲午》剧照:威海卫、旅顺位置示意图

旅顺口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位于今辽宁省南端,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扼守着渤海湾。而且还是天然的不冻港。再加上其东有黄金山、西有老虎尾半岛的易守难攻地势,用来做海军军港再合适不过。

而对旅顺港的开发可以归为两个方面:内政“基建”和军事“基建”。主要负责人是袁世凯的叔父袁保龄。所谓内政“基建”很好理解,从古至今都是小型人工运河、水坝、修路等,袁保龄则加了几样近代产物,电报局、机械厂、船坞、并且用小型铁路相连接。

而军事“基建”都是些大工程,首先便是海港面积的拓宽,由于旅顺港海面砂石堵塞严重,不将海面清理舰队便无法通航。

于是光绪八年袁保龄聘请洋员勒威为总工程师,后来因挖泥船数量不够工程进程缓慢。因此次年袁保龄更换后总工程师,并增加挖泥船,再辅以北洋总查琅威理的建议,于九月完工。

而在此工程之前,袁保龄还主修了众多炮台,其中东岸围绕着黄金山修建的有4座:

黄金山炮台:东岸制高点。此处有着依山傍海的天险,本于光绪十年五月开始修建,拥有各式炮16尊,总设计师是是德国海军炮兵少校汉纳根。炮台修筑完毕后聘请德国军官教习。后于次年补修。

唠唯嘴炮台:距离西边的黄金山大约十里,设有各式炮13尊。光绪十一年修建。

田鸡土炮台:临近黄金山炮台,设有各式炮6尊,光绪十一年修建。

母猪礁炮台: 为黄金山炮台辅助炮台。位于黄金山与唠唯嘴之间。设有各式炮8尊。

▲纪录片《甲午》剧照:唠唯嘴、母猪礁炮台旧照

西岸则有4座:

馒头山炮台:西岸次高点。设有各式炮7尊。

老虎尾炮台:位于旅顺口的西岸,与黄金山相对。

威远炮台:老虎尾炮台的辅助炮台。

蛮子营炮台:设有各式炮13尊。位于老虎尾与馒头山之间。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250页:袁保龄修建的旅顺港炮台年表

除了港口和炮台外,袁保龄还为旅顺增设了水雷局、下辖水雷营和水雷学堂。光绪十二年还增设了鱼雷营。旅顺军港能在短期内完成一系列工程,此人功不可没。

另一个军港威海则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北端与旅顺、大连湾隔海相望可互为犄角。再加上不远处上刘公岛正是北洋海军提督的驻所。因此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刘公岛的水道分为东西二口。东口水势浅,西口水势深。所以西水道为主要航道。港内面积55平方公里。可以停泊大型战舰。

▲纪录片《甲午》剧照:威海卫、旅顺军港旧照

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李鸿章受命建设威海卫港。他启用的人是淮军团练出身的戴宗骞。其首要任务便是沿刘公岛和威海卫港建设各炮台十余处,但刘公岛孤悬海上,物资运送极其不便,而且岛上山峦遍布,石质坚硬难以开凿。直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戴宗骞才在刘公岛南北两岸修筑炮台5座。

其中北岸修有北山嘴、黄泥崖炮台2座,南岸修有龙庙嘴及鹿角嘴各1座。之后又于赵北口增修大炮台一座。1888年护军统领张文宣到任后率部在刘公岛上又修成炮台2座,一处在刘公岛东,一处位于刘公岛西,以共扼守海湾出入口。而且岛上之炮台、营房也均为汉纳根设计,安装了克虏伯大炮数尊。

而威海卫港也驻有炮台9座,然后还在其周边海面布置水雷,而考虑到刘公岛与威海卫港水道相连,布置水雷时还要加以细分,因此其难度可谓是非常巨大。为此戴宗骞足足专门设立了3营的水雷营。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287页:威海卫军港防御地形图

此外整个威海卫还设立了海军的行营、提督府衙、海军学堂、海军医院等设施。

总结: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成军与衰落的开始

1885年5月,李鸿章等人起草了《北洋海军章程》。10月3日获慈禧懿旨批准。此举也意味着此时拥有25艘战舰、总排水量4万吨的北洋海军正式成军。12月清廷发布上谕正式任命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林泰曾为左翼总兵(镇远舰管带)。刘步蟾为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

此时的北洋海军不仅吨位亚洲最大,还具有最先进的后勤保障体系。在《布鲁赛海军年鉴》中排名第六。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清末的海军工业产能并不足以打造出这样的一支海军。但李鸿章等人的努力让这样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但随后清廷却不可思议的让李鸿章等人的努力成为了无用功:在海军工业产能低下的时期居然停止了购舰。李鸿章等人虽然为此各处奔走,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从福建调来一艘自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和一艘德国产的鱼雷艇“福龙”号,除此之外再无一舰一弹。

▲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剧照:平远号巡洋舰、福龙号鱼雷舰截图

而不再购舰的原因看似是李鸿章因为政敌翁同龢不拨款其实更是清廷上下缺少近代海军的思想,而且停止购舰还是在海军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甲午战前的6年起。

因为此时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军出现了新的海军作战战术:以高机动战船配置大量速射炮、鱼雷来克制拥有巨型装甲、大炮的重型铁甲舰。

不幸的是北洋海军居然成了世界海军史变革的典型战败案例。

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从马尾船政学堂设立开始到北洋海军成型差不多是20多年,这段时间里北洋海军虽然历经千难万险才成军,但其目的只是被李鸿章和清廷当成海上防御的兵种,根本从未想过派军舰去攻打日本。但日本人想的却是如何利用海军来侵略扩张和屠杀无辜的中国百姓。

因此两国发展海军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不一样的。

▲纪录片《甲午》剧照:李鸿章亲笔的刘公岛、旅顺海军公所匾额

最后说下李鸿章同几个重要人物的关系:

李鸿章与翁同龢

1862年镇压太平军时翁同龢兄翁同书领安徽巡抚衔却在被太平军包围后弃寿州逃跑,本来朝中因翁家是帝师无人过问,却被曾国藩命曾是翁心存门生的李鸿章写下了弹劾书,翁同书因此被发配边疆。此后曾、李与翁便成了政敌,但在实际上那段时间李鸿章已经开始忙于淮军的建设,所以这份弹劾书可能是有人仿冒李鸿章的笔记所写。

另外,北洋海军的建设款是直接发往海军衙门,翁同龢就算想掣肘也无权扣压。

2.李鸿章和沈葆桢

李鸿章和沈葆桢其实都曾是翁心存的弟子,算的上是同门师兄弟,所以肯定不会不择手段的争夺各项资源。

3.李鸿章和段祺瑞

李鸿章一生对德国克虏伯可谓“情有独钟”,不仅军舰和海岸上装备众多该工厂大炮,还聘请了一大批德国军事教官。甚至还向德国派出了大量留学生,其中就包括了从1887年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后辈同乡段祺瑞。

可惜的是不管有多少门克虏伯都没有给淮军和北洋海军带来胜利。

参考资料

书籍:

《江南造船厂史1865-1949》 江南造船厂史编写组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鸿章与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美]T.L.康念德 著 杨天宏 陈力等译 四川大学出版社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王家俭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近代中国海军》: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编辑部编著 海潮出版社

《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海军史》:张铁牛 高晓星 著 解放军出版社

纪录片

《甲午》

《北洋海军兴亡史》

《探索·发现》北洋水师

《燃烧的黄龙旗》

《陈悦说甲午大海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北洋吹雪,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7 阅读:529

冷兵器研究所

简介: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