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撰写不易,请勿抄袭、洗稿,已上相应措施违者必究!)
素材口述/李娟子
撰写整理/淑女故事
沙玉荣是我中专班的女同学,她是天津人,身上带着天津人的气质。
首先她个子比较高,有1米67,长了一副大城市人的面容,白净清秀,烫了波浪头。
她说话自带天津口音,风趣幽默,笑声朗朗,就像听相声似的。
沙玉荣有一个特点,特别团结人。走到哪儿她都会成为焦点,都愿意和别人打成一片,男同学、女同学都团结的很好。
到了班里以后,因为同学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她对我情有独钟。她看着我比较正直,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什么事儿都愿意让我和她一起结伴而行。一起去打饭,一起上厕所,一起去上课,然后一起打排球等等,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
沙玉荣这人没什么心眼儿,大大咧咧,对人热情,每次从天津回来,都带一些天津的特吃分给大家,非常慷慨。
中专学习生活,在起起伏伏中度过了两年,马上大家就要面临着毕业。
到哪去就业,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当时琴岛港务局有3个作业区,一个船厂,和一个油港。
大家都在讨论到底分到哪儿,对自己最有利。
当时班里好多同学,都去问我们的班主任郭子奇老师。
郭子奇老师比我们才大9岁,其实也就是个大青年。
当年我们才十八九岁,他二十七八岁,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他一开始是船厂的一个普通工人,会开车。组建港湾中专时,他认识港湾中专学校的胡校长,被抽调到学校来,担任驾驶班的班主任。
郭老师相貌比较帅气,身高1米76,白净的脸庞,不胖不瘦,很是健谈。
他爱和女老师们交谈,他们每天坐轮渡,从琴岛到黄金海岸这边来上课。
他在轮渡上,经常能看到,他和学校里的各位女老师交谈。
郭老师也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经常和男同学们称兄道弟,看出来是一个比较豪爽的人,人品善良。
只要说起我们班的事儿,在学校里他总是带一点吹嘘的味道。
同学们都能理解,哪有班主任说自己班不好的!
马上面临着毕业了,大家都比较尊重郭老师的意见。
我们班同学的分配,肯定要尊重他的意见。
这一天沙玉荣到琴岛去有事儿,在大街上无意间碰到了郭老师。
他说,沙玉荣你怎么过来了?
我今天到琴岛这边有事儿,和咱们学校的小秦老师约好了。
郭老师很关切的问,办完事了吗?
办完了。
那正好这里离我家不远,到我家去坐坐吧。
沙玉荣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也没想那么多。就跟着郭老师来到了他家。
据沙玉荣后来回忆,那是两间平房,收拾的很干净,能反映出女主人是一个勤快贤惠的人。
沙玉荣来到他家,发现师母并没有在家。
老师说,师母去娘家了。并热情地给她端出茶点,让她吃。两人慢慢聊着天。
那天天气很热,沙玉荣穿了一件在天津买的连衣裙。这裙子是纱的,挺高档。她说是大嫂给她买的。
谈着谈着,到了傍晚时刻,郭老师给小沙做了一道她爱吃的,海蛎子面条。非常鲜美。
郭老师还弄了俩小菜和沙玉荣喝了点红酒,郭老师喝多了。两人也谈到了毕业。
老师问,沙玉荣你想分在哪儿?
她说,我听说这几个港务局作业区,第二作业区最大。第三,作业区比较小,工作比较轻松。我想去第三作业区。
郭老师抱住了小沙,说,小沙你是个美女。你要跟我好,我会让你分到最好的单位。
他要亲吻沙玉荣,小沙用力挣脱了老师,拉开门跑出去了。
她跑到街上,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路上下着小雨。
她马上用公用电话,给小秦打了个电话。
小秦打的找到沙玉荣,两人商议怎么办?
沙玉荣说,我必须向领导报告。
小秦说,我知道学校黄书记家在哪住。两人打的来到黄书记家。
黄书记开门吓了一跳,看着两个人都淋雨了,小沙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色不好。
黄书记叫夫人给两人倒一杯热水,用毛巾擦擦,问你俩怎么了?
沙玉荣,把刚才郭老师做的那些行径跟书记说了。
书记气的当场站起来一拍桌子说,这个小郭简直是太不像话了,趁着家属不在家,竟对学生行不轨,我必须严肃处理他!
然后他安排两个女老师,把沙玉龙从琴岛送回了黄金海岸宿舍。
小沙一进我们宿舍门,大家看到她的样子,都吃了一惊。
小沙气愤地告诉了我们,老师的行为。她吓得够呛。
没想到受人尊敬的郭老师,竟是这样一个人。
大家第2天上课,都是小心翼翼的。
两天之后,学校党委作出决定,撤销郭子奇班主任的职务,放到实习车间当普通辅导老师。
后来沙玉荣被分配到了她想去的第三作业区。活不算太累,沙玉荣这个人没有什么太多的追求。希望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后来听说在实习车间,郭老师工作了二十年以后,他得了癌症。
他对象并不知道这件事,儿子大学毕业,也进了港务局。
他得病以后,他对象尽心尽力的照顾他。但是也没能挽留住他的生命。他最后去世时才50多岁。
沙玉荣在第三作业区,工作中认识了在作业去办公室工作的李继军。两人生活美满幸福。
在67岁上李继军因病去世。只能说沙玉荣也是命运多舛。
每次到琴岛去,都要和沙玉荣见见面,聊聊闺蜜之间的话题。
她现在和外孙女生活住在一起。和女儿家同住一个小区。互相也有个照应。
我们驾驶班的同学一年要聚一次,我们回外地的同学,每次都从外地赶到琴岛,和同学们聚会。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道理;作为老师,一定要品德高尚,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因为老师的一时错误,造成了他工作上的不顺,年纪不大就生了重病去世。教训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