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正式上线“苏州国际科技园通行助手”微信小程序,经过一周的内部测试和宣传推广,截至当日23时59分59秒,系统共收录企业784家,其中已上传人员信息的企业已达666家,园内注册用户26871人(不含访客)。当天使用通行码入园17958人次,健康状况上报17525人次,预计最近注册用户数量还会不断攀升。
美能华智作为苏州国际科技园内第一家入驻的人工智能企业,支持抗“疫”责任在肩义不容辞,旗下星原AI+RPA+低代码平台为其提供图像识别技术,助力高科技防疫!项目从接到需求,到对接场景,再到模块针对性优化、计算集群部署、压力测试、现场支持,最后交付使用,团队通宵达旦接力,连续工作,一周之内就完成开发。
一码在手 通行无忧
“通行助手太好用了,加快了我们入园的时间。”入园职工说道。
“通行助手”是苏州国际科技园开发的微信小程序,用户只要上传苏康码和行程卡这两个二维码的截图,就可生成一个通行码,无论是园内企业员工还是访客,门岗只要扫描该通行码即可完成防疫信息查验。
4月1日,苏州国际科技园旗下人工智能产业园门岗工作人员在查验入园通行码。
当天上午,园区内的员工也表示:“用了通行助手入园查验时很方便。如果大家都来用这个小程序,通行就不堵了。”
苏州国际科技园是苏州市培育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107万平方米的已建成区域中有入驻企业780余家,从业人员4万余名,疫情防控任务较为艰巨。防疫期间,通行卡口需要对健康码和行程卡进行逐一核查,由此带来的拥堵现象的确已经成为一个痛点。如果按照一般的查验程序,用户逐个打开手机里的苏康码和行程卡,至少需要10-15秒,而二码并一码之后,入园通行时间可缩短到1-2秒。
四大特点 一码多用
事实上,缩短门岗查验时间、方便园内通行只是这个小程序的功能之一。4月2日中午,苏州国际科技园开发运营主体——园区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款小程序主要有四大特点。第一是安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园内企业员工和访客提供的苏康码、行程卡等信息与本人姓名、电话等数据进行校验,确保了产业园区防疫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同时,通过对入园人员的行程线路进行精准分析,可以逐步建立园内防疫大数据,对园内疫情开展研判和预警;第二是高效。企业员工凭一码入园,大大缓解了车流、人流和物流拥堵。园内企业与科技园客户管家每日常态化的异地通勤员工等防疫信息,只需通过一键扫描园内通行码即可搜集获得,可以减轻园内防疫信息搜集和上报的工作负担;第三是便捷。通过这个小程序,所有的企业人员信息变更都可由企业自主管理,方便企业随时掌握疫情期间员工健康情况,成为企业内部防疫管理的好帮手,同时,小程序还可以向用户宣传苏州本地最新的防疫政策和公告类信息,并对科技园数十个门岗的高峰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第四是场景多样化。这款小程序的应用场景不仅适合产业园区办公楼宇,也适合工厂车间和其它一些适合防疫管理的场所。
应用示范 前景广阔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示范试验区(苏州)的重要载体,苏州国际科技园承担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征集和推广的重任。疫情期间,这款由科技园自主开发的通行助手小程序里集成的园内多家企业共同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提供了一次生动的示范效应。
4月2日,一家拥有800多名员工的外资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在考察科技园营商环境时,了解到这款通行助手小程序的各项功能,认为它对企业搜集上报个人防疫信息、节省通勤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希望园区科技公司牵线搭桥,与技术开发方对接,引进这款小程序。
4月1日上午,科技园门岗工作人员(中)耐心细致地提示入园客户使用通行助手小程序。
随着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和数据带宽进一步提升,科技园将为数万名员工及访客打造更加完善的防疫机制和营商环境。
星原是独一无二,市场上唯一一家集AI低代码平台、RPA低代码平台、UI低代码平台为一体的应用生态系统。包含数百个AI模型,数十种工具(抽取器、分拣器等),场景全覆盖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模块,数百个应用模板和应用案例,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能够由合作伙伴进一步开发发展的系统。
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星原灵活的特性,快速响应了科技园的需求,内置的各种模型,通过拖拉拽即可生效的应用,大大缩减了此次研发的时间,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