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麻是三门县珠岙镇铺里村的护林员,22年前的一个傍晚,天下着雨,他上山巡逻,路边,有个女人坐在那,一手拿编织袋,一手撑雨伞,“天快黑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
女人没反应,老麻就上山去了,等他巡完山,看到女人还坐在那,怕她晚上出事,便带她回到村口一座寺庙,把她托给一位阿婆照看,大家发现她是个聋哑人。
后来,她就在三门老麻家住了下来,和老麻儿子麻承培作伴。
22年过去了,她是谁?依然是个谜。
去年6月开始,聋哑妈妈的继子想为妈妈找亲人。三门珠岙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李飞龙为了帮助聋哑老太太落户,跑了不少地方,想了不少办法,还给她取了一个临时的名字:麻拾女。
1月20日下午,
突然有人找上门来要带走麻拾女!
他们是谁?
村里突然来了
三个陌生人
当天下午,三门县珠岙镇铺里村桥头,突然出现一辆绍兴车牌照的轿车,车上下来三名男子,见人就打听:“老伯,听说有个22年前被你们村里收留的哑巴女?我想见见她……”
“有啊,她家就住在前面那栋三层楼”,村里的人都知道麻家儿子在为聋哑妈妈找亲人的事,对方问的是村口一位正低着头在干活的老伯,听到有人打听村里哑巴女,他一抬头吓了一跳,“妈呀,这小伙真的与哑巴女麻拾女太像了,真的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找人的小伙叫王益峰,是从新昌赶来的。他是新昌县上山泊村人,前几天,他的朋友转发给他“快找人”的报道,他一看,就觉得这是自己22年前走失的妈妈张菊英!
所以,他叫上伙伴找上门来。
王益峰在村民带路下,到了麻拾女家,开门着,“麻拾女”正午睡,于是王益峰轻轻地在她身上拍了几下,“麻拾女”睁开惺松的眼睛,看到床前的王益峰,眼睛直放光,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拉着王益峰的手咿呀咿呀喊着,还在房间里来回地走。
“我想她就是我找了22年的妈妈了。”王益峰跟同来的伙伴说
一声妈妈,
他等了22年
为了保险起见,王益峰特地让边上一个女的帮助看看老人肚子上有没有伤疤,因为当年王益峰出生时母亲是剖腹产,肚子上留有伤疤。
“妈,你让我们找得好苦啊……”当确定老人肚子上有伤疤后,王益峰再控制不住泪水,这声“妈妈”,他等了整整22年了。
母子紧紧相拥,泪流满面。这个拥抱等得太久了,隔了22年,看得边上的人心酸,也跟着流泪。
随后,王益峰拿出手机,给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还有在新昌的父亲及姨妈、邻里长辈们的照片,“麻拾女”嘴角挂着笑容,并不停点头,还做出认识他们的手势。
“爸爸,妈妈找到了,找到了……”王益峰打电话告诉在家等消息的父亲,他和一起来的同伴说要把妈妈带回去。
“你妈妈要被人带走了!”村里的人一听,赶紧给麻志明打电话,麻志明正在县城上班,挂了电话赶紧往村里赶,跟珠岙派出所民警李飞龙打电话。
“微信发布后,有人从新昌打电话来问麻拾女的事”,李飞龙也没想到,他们一下就来了!他不放心,“万一不是呢!”也赶紧往麻家赶,没想,半路上,麻志明来了电话:“李警官,妈妈急着去,我们上高速了!”
麻志明虽然不是“麻拾女”亲生的,但麻拾女对他就像亲生的,看着妈妈一心想去的样子,麻志明说:“妈妈,我们现在就去!”,他叫上姑姑,带着妈妈上了车。
思念是一趟开往家乡的列车
妈妈,
这里你还认识吗?
从三门县珠岙镇上高速到新昌县梅渚镇,开车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李飞龙赶紧往高速赶,一路上他也是担心,万一麻拾女不是,让老人白伤心一场。
一路上,王益峰处在亢奋状态,不停跟张菊英比划着,说起小时候情景,张菊英脸上挂着微笑,还把头轻轻地靠在王益峰的肩上。
“妈妈,这里你认识不?”下午5点多,当车从新昌县下高速,进入到梅渚镇时,王益峰指着车窗外景物,张菊英不停点头,她还比划着前面那个村庄,打着手势说那住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王益峰告诉她,在她走失后,她的父母和一个哥哥也相继去世了。
到了新昌县上山泊村村口,村口站着很多人,走丢20多年的张菊英回来了,成了远近轰动的大新闻,全村乡亲,扶老携幼到村口迎接,虽然天下着雨,但他们一直等着。
村口等着很多人
“来了来了……”当车子停下后,张菊英从车上下来刹那,村民们拥了上来。
眼前的一切已经和当年张菊英离开时不一样了,22年前,那是泥洼路,现在是干干净净的柏油马路,以前又旧又矮的房子也变成了高楼,看着等着的乡亲们,张菊英嘴里咿咿呀呀地和他们打招呼,手不停地抹着泪水。
张菊英径直往当年住的房子走去,踏在那条通往老宅的羊肠小道,一脚迈进当年的家。
房子还是和原来差不多,她在这住了13年,她在屋里很自然地转着,脸上露出对这很熟悉的样子。
李飞龙也赶到了新昌张菊英家
22年前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张菊英是怎么走丢的呢?她怎么会到了三门?
22年前,十月的一天上午,张菊英挑着米面和桔子去走亲戚,由于亲戚家路途有点远,当晚热情的亲戚挽留张菊英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亲戚送张菊英坐上路经上山泊村的面包车回家,“我妈从来不坐车的,她走路认识路的,会走到自己家的,但坐车是第一次,她不会说话,也不懂哑语,也不认识站点,那次坐车再也没有回家了……”王益峰说。
妈妈走丢时,王益峰才13岁,他只记得当时全家人和亲戚到处寻找,就是不见妈妈回来,据王益峰讲,母亲走失后,那个亲戚一直陷入自责。
长大后,王益峰和父亲一直在找母亲,只要听到某某村的哑巴女,他们都会去辨认,每次抱着希望去,带着失望归。
为了早日找到妈妈,这些年,王益峰还加入了一个专门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的公益组织,“看到那些老人,就想到我妈妈,我帮助他们,希望我妈妈也有人能帮助她。”
上星期五,公益组织里一个小伙伴,给他转来快找人的微信,他的一个表姑也看到这条微信,打电话找到珠岙派出所。
看着微信上,那个满头白发穿着花衣服的老太太,王益峰一眼就认出,这个“麻拾女”,就是自己的妈妈!
隔了22年的团圆照
团圆饭
饭后回到家里,王益峰问张菊英愿不愿意留下来,张菊英犹豫再三,过了很长一会,指指自己身上衣服,“大概是说自己的衣服还在三门,要回三门吧!”
大家尊重老人的意思,当天晚上,把老人又带回了三门。
张菊英(左)和姐姐(右)
左也是儿子
右也是儿子
随妈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