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打脸“中原中心论”!江西吴城遗址爆锤学界:甲骨文是我们的

永卓学周易 2025-04-18 03:17:19

甲骨文,因为大量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骨)上而得名。

过去,由于甲骨文大量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所以长久以来,学姐砖家们都认为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诞生的。

图样图森破。

众所周知,安阳发现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文字,在此之前应该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

问题是,河南安阳之前,甲骨文究竟是在何时何地诞生的呢?

抱雪斋已经全球独家首家提出了回答:

距今1.1万年以前的虞朝末期和夏朝早期,浙江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已经在使用一种高度成熟体系化的文字,这种文字就是殷墟甲骨文的前身。

有人说,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容易扯着蛋,能不能把步子迈小一点。

当然可以。一万年来,中国文字的始终传承有序,从未间断,抱雪斋已经用实物铁证证明,最晚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广泛使用着同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就是上山文化的文字传承。详见这篇文章:

6000年前!1400公里范围内多地考古发现证实:夏朝早已一统天下!

我们把步子迈得再小一点,目光放在距今4000年前到3300年前的这段时间,也是大量甲骨文在殷墟突然出现之前的这段空白期。

安阳殷墟是盘庚迁殷之后的都城,距今不过区区3300年。殷墟诸王的在位年代大致如下图所示:

3300年前,河南安阳以外,还有什么地方曾发现了大量的文字呢?

这个地方,就是江西。

江西鹰潭的角山窑址,年代为公元前2030~前1410年,最早距今四千多年,在这里发现了大批量的文字!根据考古发掘,这些文字主要出现在陶器口沿、底部及制陶工具上,总数达2359个(组),种类超过250种,数量和多样性居全国同期遗址之首,这些文字最早的比殷墟甲骨文早了700多年,最晚的也比殷墟早了一百多年!

同样在江西,吴城遗址,同样发现了大量的文字!这些文字与角山窑址的文字一脉相承,也和殷墟甲骨文一模一样!

吴城遗址的第一期文化遗存,与中原郑州二里冈上层文化(早商时期)同步,年代约在公元前1500-前1300年之间。考古证据显示,吴城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纹饰以粗绳纹、弦纹、云雷纹为特征,与中原早商文化存在明显联系。

吴城遗址的文字,同样也早于殷墟甲骨文!

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一模一样。

这是江西吴城遗址陶器底部刻的“五”字,距今3500—3300年。

这是江西角山窑址陶器上刻的“五”字,距今4000—3400年。

这是殷墟甲骨文里的“五”字,距今不到3300年。

有人说了,孤证不立,那我们就接着上证据。

这是江西吴城遗址的“臣”字,距今3500—3300年。

这是安阳殷墟甲骨文里的“臣”字,距今不到3300年。

这是江西吴城遗址的“田”字。

这是安阳殷墟甲骨文里的“田”字。

下图是江西吴城的“文”字。

下图是安阳殷墟的“文”字。

……

还有下面这个表里没有列出来的这些(有些释读错误):

什么?砖家又说单个的只能算是符号,不算文字?

看看下面这件,一行文字刻划于一件灰胎黄褐釉小口折肩罐之肩部,呈环状排列,布局疏密有间,只要不是瞎,只要不是蠢,哪个沙茶敢说这不是文字?

再来看看一个泥质陶钵的足底,四个字成左右二行对称排列,字体风格方正规整,刻画笔道较圆润。有砖家解读为“入土裁田”,认为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方式。

铁证如山,实证江西鹰潭角山和吴城的这些陶器上所刻文字,就是和安阳殷墟甲骨文一模一样文字,区别只不过是前者多是刻在陶器上,后者多是刻在甲骨上。

居然还有的砖家睁眼说瞎话,说这只是一种“遗失的古文字”?

这是有多想和江西摆脱干系啊?!?

砖家们为什么宁可咬定江西的文字是一种失传的文字,也不肯承认这根本就是和甲骨文同一种文字?不肯承认这就是甲骨文的直接祖先?

原因很简单,因为江西的文字比河南殷墟的早了几百年,与主流学姐砖家们的“中原中心论”不符合。

在学姐砖家们心中,江西一个蛮荒蛮夷之地,怎么可能有比中原商都更早的文字?

哈哈哈哈哈哈。

天都塌了!

0 阅读:0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