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这对父子,在《封神演义》与《西游记》里都出现过,他们的故事有一定的联系性。一定程度上,《西游记》是以《封神演义》为背景的。
比如有个细节,唐僧被白毛老鼠精捉住,急切间不能救回。孙悟空发现这妖精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女儿,就跑到玉帝那里告状。玉帝让李靖与孙悟空对质,李靖大怒,拿过刀来,劈头就砍。旁边哪吒三太子上前,用剑架住。
父亲发怒要杀人,儿子劝阻,这是很正常的人情世故。但是李靖却“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才敢问哪吒劝阻的原因。似乎没有这宝塔托在手上,他就怕哪吒弑父——他为什么会怕?
这段缘由,在《西游记》里也说了,却非常简略,而在《封神演义》中,这是大书特书的一段精彩情节。
哪吒天生异能,生下来就带着乾坤圈、混天绫两件法器,七岁时在海里洗澡,搅得“江河晃动”、“乾坤动撼”、“水晶宫已晃得乱响”。龙王派夜叉和三太子前后出来察看,反被哪吒打死,而抽了人家的龙筋,要缠束甲绦。龙王告上南天门,又被哪吒打了一顿,还声称“便打死他二命,也是小事,你就上本?”——虽然我打死了你儿子,但你怎么能告状!
哪吒这个有强大能力、却不知约束的熊孩子,类似的祸不知闯了多少。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又护短,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着徒弟,还给哪吒出了主意,让他“剖腹、刮肠、剔骨肉还于父母”,相当于自杀谢罪,了结杀伤数条性命的案件。
这里哪吒使了个诈。“剖腹、刮肠、剔骨肉”,在一般人看来,是必死无疑,而在哪吒这有异能的人身上,只不过是“魂无所依,魄无所倚”,只需要建庙受香火,就能恢复。哪吒先是恳求,后又威逼,逼着母亲殷夫人为他建了庙。半年后父亲李靖看到,认为他“生前扰害父母,死后愚弄百姓”,砸了塑像,烧了庙宇。
这一来可不得了。倒不是哪吒不得了。太乙真人摘了几枝莲花荷叶,就恢复了哪吒的人形——我不知道这老头怎么想的,放着这么简单的法子,却非要哪吒去建庙宇、受香火、和父母起矛盾,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吗?
哪吒恢复了人身,不反思自己打死夜叉、龙王三太子、石矶娘娘徒弟的罪行,却咬着“李靖毁打泥身之事”,认定“此仇决难干休”。太乙真人又火上浇油,再三说李靖的不是,又送给哪吒几件法器,还怂恿哪吒去陈塘关找李靖报仇。
李靖打不过哪吒,被追得狼狈逃窜。这时燃灯道人出现,帮着李靖打败哪吒,又送给李靖一座金塔,恰好可以降伏哪吒。在他的介入之下,哪吒被迫认罪——只承认与李靖的父子关系,至于从前打伤多条人命的事情,已经没人提起了。
所以以后千百年——《封神演义》写的是周朝建立时的故事,在公元前1046年以前,而唐僧取经是唐朝,在公元627年以后——李靖与哪吒父子合作再默契,也时时担心哪吒会反扑自己,必须把金塔托在手里才安心。《西游记》里,也沿用了这段故事。
《封神演义》中,除了周代商的历史事件,我们看到了太多滥伤人命、以强凌弱、挑唆生事、偷奸耍赖。那时候的神界,是一个混乱而没有秩序的世界。直到故事结尾,姜子牙封神,才建立了神界的规则。
这以后的神仙才开始“有法可依”起来——哪怕是无法无天的孙悟空,也会被压在五行山下,也会被套上金箍,也不得不遵守规则与秩序。
成书时间的话,西游记要早吧,明显封神演义借鉴了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