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夏季,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一系列“非常规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乃至令美国亦感困惑。自非洲沙漠延伸至波罗的海,乃至美国阿拉斯加州域附近,中国摒弃了以往的低调策略,相继展示了三项“核心策略”。此系列行动表面看似分散,实则策略周密,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展现的新姿态与战略考量。
首要事件聚焦于中国在非洲的军事训练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远程投送展现了其“硬实力”。2024年7月底,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抵达非洲东部坦桑尼亚的马坪加训练基地,中坦双方共同举办了代号为“和平团结-2024”的军事演习。此次演习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在非洲实施海陆双线联合作战训练,同时也是对其“跨洲际快递”能力的极限考验。精锐部队自中国本土出发,采取海空并进的方式跨越上万公里,071登陆舰与052D驱逐舰编队声势浩大地穿越印度洋,而运-20机群则分批降落非洲。
表面上,演习表面上聚焦于反恐、反海盗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实则蕴含深意。非洲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核心区域,尽管相隔万里,解放军仍能实现迅速“战略部署”,这一以往仅西方大国所具备的“远程兵力投送能力”,现今被中国熟练掌握。而美国对此的反应却颇为微妙且沉默,或许尚处于困惑之中,亦或对中国“军事外交”从“友好交往”向“实力展示”的突然转变感到震惊。
第二件事,乃中国052D驱逐舰穿越丹麦大贝尔特桥进入波罗的海的壮举。近乎同时,于波罗的海的丹麦大贝尔特桥下方,中国052D驱逐舰“焦作”舰伴随补给舰公然穿越北约腹地。官方宣称此行系“例行训练”,然而,此举实则对欧洲人而言,无异于在家门口的一次显著展示。
波罗的海作为北约与俄罗斯博弈的关键区域,中国军舰的意外出现引发了欧洲各国的深切关注。他们既担忧中俄可能形成的联合行动,又懊悔自身受制于美国策略,在对中国实施围堵的同时,反遭“战略迂回”。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军舰在波罗的海的活动尚未平息,随即在亚丁湾与法国海军“不期而遇”。这一东西呼应的布局,清晰地向欧洲传达了信息:中国的蓝水海军无意争夺霸权,但正如你方能宣扬自由航行,我方亦能“来而不往非礼也”。
若言前两项举措尚属规则边界之试探,则7月底轰-6轰炸机逼近阿拉斯加之举,无疑属“破局”级行动。美军F-35与F-16紧急升空拦截之场景,恰似中美军机东海对峙剧情之逆向重演。
轰-6此次行动非单纯巡航,实则搭载射程逾1500公里的长剑-20巡航导弹,其威慑范围直抵第二岛链。中国所采取的“进攻性防御”策略颇为精妙,相较于被动应对美军挑衅,主动将压力转移至对方腹地,观其如何应对。美国北方司令部司令坦言:“此类事件日后将愈发频繁。”此举更令亚太盟友心生忧虑,即便是美国本土周边亦难言“安全”,所谓“美军保护伞”之可靠性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整个过程中并未与美国进行直接对抗,这种“非对称战略”反而给美国带来了显著困扰。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即指通过更为巧妙的策略使对手适应自身节奏。故而,这三项策略表面上看似各自为战,实则步步设局,其核心要义在于,中国不愿再受“威胁论”的摆布,而是意图通过实际行动来重塑游戏规则。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