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期,可谓是多方势力角逐,各显神通。关外有后金,内地有农民军,当然蒙古也有个林丹汗。
林丹汗名为林丹巴图尔,是孛儿只斤氏家族的大汗,在十三岁那年继承了察哈尔部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操作,一度统一蒙古,只可惜最后被皇太极打败,最终在不甘中在青海死于天花,他的儿子额哲投降后金,至此,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北元终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长兄林丹把都儿台吉生于壬展年, 于甲辰年十三岁时即位, 以忽秃图合罕之称名扬四方”
在林丹汗继位的时候,蒙古的情况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从漠南漠北漠西是那个区域来看。漠南虽然各部在名义上是承认林丹汗的大汗权威的,但是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各自为政,面对复杂的局面,年幼的林丹汗可谓是危机四伏。
更有甚者,漠北蒙古的势力,鄂托克表示我只承认你是察哈尔的大汉,你和我们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高贵,蒙古大汗的位置,不一定是谁的呢。
漠西的卫拉特早就自己当家做主了,不是林丹汗可以控制的。
但是这时候的察哈尔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那就是明朝内忧外患,明朝对蒙古的打压便力不从心,林丹汗借此机会发展起来。我们都知道明朝对蒙古一向就是打不过就分裂,只要一方起来就扶持另一方来打压。
实际上也很有效果。
逐渐强大的后金让明朝头疼不已,为此还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察哈尔就在这个名单上,于是明朝开始和察哈尔通贡,给林丹汗送钱,直接把察哈尔的经济实力拉上了一个台阶,经济强大就意味着军事的增加,也意味着察哈尔统一蒙古的步伐加快。
蛰伏了十年的林丹汗在二十三岁那年对明朝用兵,并且大获全胜。
“虎墩兔憨为虏中之名王,尤称架鹜。”
这里的虎墩兔憨就是林丹汗的称呼,可见当时明廷是如何瞧不起对方。
当然,以察哈尔的实力取代明朝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这次军事行动主要还是为了逼明朝开通双方贡市,也就是指定的贸易区域。
而明朝也希望通过这个来让林丹汗出手限制弩尔哈齐的扩张,实际上弩尔哈齐的扩张本身和察哈尔就有利益冲突。
如此,经济上的往来使得林丹汗驾上了顺风的船,一路高歌猛进,首先就是和自己祖上有矛盾的科尔沁部。
其明年冬,八家寨、夹河山城、苇子谷酋长汪住、内英哥、锁落可赤、把其三、把儿太、宁公提等,从阳明台入。是时,速把亥、委正、抄花、好儿趁、者儿得聚羊场河。与土蛮未合,相攻杀。顷之,好儿趁与土蛮讲和......者儿得亦讲和.
并且,后金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还积极拉拢科尔沁,这样林丹汗对科尔沁更是厌恶。
先是察哈尔带兵攻打格勒珠尔根城,但是久攻不下,加上后金援兵到达,只能撤退,但是这次失败的行动使得后金彻底拿下了科尔沁,也使得自己在和后金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并且连续征战让左翼蒙古部落对其产生抱怨,于是就由蒙古部落的首领给皇太极表示:
“因这个罪恶的察哈尔汗性情暴躁,对众人危害极大,即使是宗族至死至穷绝不会归附他的缘故就在这里”
不仅如此,在后金对喀尔喀进行征战的时候,林丹汗也没有去支援,反而坐山观虎斗,之后还趁机收割了一批喀尔喀人口,更让人诟病。
这就说明,林丹汗现在也是内忧外患,内有就是内部的不配合甚至是排斥,外患就是后金以及和后金联合的科尔沁。
“一旦拔帐而西,骚动宣、云已逾半载”
短短十五个字,就足以描绘出当时林丹汗西迁察哈尔的动静。
之前察哈尔和明朝战争,迫使明朝展开双方贸易市场,现在明朝被后金打得步步后退,已经失去了对辽东的控制权,这样一来之前的市场就无法继续进行了。
察哈尔经过数次军事行动来打击了右翼部落,接管了他们之间的贸易市场,暂时恢复了经济条件,接下来又占据了宣府和大同等地。
但是林丹汗的察哈尔也经过数次战争无法恢复元气,再加上到处结怨,已经失去了统一蒙古的可能,后金也没有了更强大的敌人。
就在西迁的第二年,皇太极让已经归附的喀尔喀、鄂尔多斯、土默特等一起去攻打察哈尔,这一战完全是没有悬念的。之后又亲自带着喀喇沁、奈曼等部落去再次打击,就像是皇太极带着已经摩拳擦掌的小弟轮番刷经验一样。
四年后还没等察哈尔缓和过来,皇太极就又带着人再次打击,林丹汗完全不是对手,只能带着人往西窜逃,他的部众不是投降就是成为小团体自己抱团,两年后,林丹汗因为天花死在了青海大草滩。
而蒙古帝国终结,是在次年。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把传国玉玺双手给后金奉上并带着部众投降。
所以元不是明灭的,是后金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