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在崇祯手下干活,官员皆有朝不保夕之感

时光浅酌的墨色记 2024-12-14 16:23:51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传位于五弟信王朱由检,即后来的崇祯皇帝。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崇祯会成为亡国之君。

十七年之后,1644年,甲申年。三月十九日五更左右,崇祯在太监王承恩陪伴下走上煤山,留下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就如遗诏所写,朱由检自去冠冕,身穿蓝色道袍,披头散发,自缢于一棵歪脖槐树之上。王承恩亦相对自缢。

崇祯后悔了吗?

从他遗诏中那句“皆诸臣误朕”来看,至死他也没有后悔。他努力了,他自认为尽力了,是百官误了他,而非自己的责任。但是到了今天,我们都能明白,真正问题不在百官,恰恰是朱由检本人负有最大的领导责任。

表面来看,大明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军事,背后原因是经济。但实际上,一切问题都是政治问题。而在古代,政治问题就是当政者的问题。

崇祯有什么问题呢?最主要的是性格。关于朱由检的性格,有一句很好的评价: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

此般精炼语言不仅向后人诠释崇祯个人之性格,更言明其主政时期之政治生态。性多疑、好刚、尚气看似都是个人性格因素,然而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其性格中之因素势必会作用于其政治思路,进而影响其总体政策。

别看崇祯登基后的一系列组合拳看似开明,崇祯一朝的政治空气是很紧张,很敏感的。

比如说崇祯的“多疑”,他是铲除了魏忠贤,但随即又重用宦官,以厂卫广布眼线,四处监视人们的行为言论。

再如崇祯的“任察”,“任察”就是任意核查,率意审核,办事拍脑袋,不讲客观规律。因其任察,崇祯频繁调整官吏,十七年间他换了17名刑部尚书,50名内阁大学士,19任内阁首辅, 7名兵部尚书死于他手,都创下明代记录之最。

尚气则急遽失措,他听不进臣子之言,危机时刻又不切实际的盲目自信与自大,在决策政治之时常意气用事。

这或许与崇祯的青少年时期有关。信王殿下并不是被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他从小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也没有任何治国理政的经验。他没有自己的班底,也不怎么信任大臣们。由藩王入继大统,崇祯有中兴大明的急切愿望,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正所谓“德不配位”。

当一个德不配位,且性格不佳的皇帝坐上龙椅,后果是很严重的。

“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在崇祯手下干活,官员皆有朝不保夕之感。崇祯手下干得最长的首辅,一个是干了三年的周延儒,一个是干了四年的温体仁,就这俩人还被明人认为是误国辅臣的典型代表。“任察者下求善以事上即弊”,察到最后,以致无人愿报国也无人敢报国,最后大家都是故意报喜不报忧了,于是隐瞒欺诈这些事全来了。

这说明,上政失道以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上道不明,下道必不昌,这是必然的。

明末有句话,“传庭死,而明亡矣”。说的是孙传庭在汝州与李自成决战失败后,闯军已无人可挡,大明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再想一想,传庭不死,明就不会亡吗?

崇祯这个能力与性格,即使孙传庭牛到这次打垮了李自成,他下一手昏招也会把传庭坑死。一而再,再而三,周而复始,最后再也没人给他填坑了,一样得完蛋。

区别在于,什么时候完蛋。

唯物主义史观告诉我们,大明必亡没问题。怎么亡?不确定。

换一种说法,我们知道人都是要死的,但是正常人在哪一天死,怎么死,谁能知道?大明是个病入膏肓积重难返的病人,癌症晚期也得说3-6个月,没有医生会说,病人明天就一定死了吧?

坏就坏在崇祯太多疑,太会搞事了。数数他折腾过的那些破事,简直就是个臭棋篓子,生生把一手活牌给打得稀烂。

崇祯的失败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这种局,你就说派谁来吧?

不是孙传庭不行,是换谁都不行。这中间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即崇祯瞎指挥加速死亡,这就是政治问题。假使崇祯是个正常水平的皇帝,再难为无米之炊,明朝都不可能让李自成给灭掉。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崇祯很努力地工作了十七年,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亡国之君。

不可否认,朱由检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是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皇帝。人们会记住他的勤俭、记住他的努力、记住他的气节,也不会忘记他的虚荣、急躁、刻薄寡恩、刚愎自用。

这就是人治的不确定性,崇祯在工作岗位上已经竭尽了全力,实在是能力不行,没办法。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