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里面基本上都会有“烟柳之地”,其实那就是古人们风花雪月的场所,在现代许多人说“窑子”,或者是“青楼”。
这些地方可不是虚构的啊,在古代文人笔下,都有它的存在,比如姜夔写的《扬州慢》里面的“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再说杜牧的《遣怀》里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由此可知,青楼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神秘色彩的所在,在那楼阁深处,传出阵阵丝竹之音,飘荡着淡淡的脂粉香气。雕栏画栋之间,衣袂飘飘的佳人正与才子对酒当歌,吟诵新作。
那你知道青楼是怎么来的吗,而古人逛一次青楼又要花费多少银子呢?网友:换算成人民币后,根本去不起!
一、青楼的前世今生首先我们带先讲一下,青楼是怎么来的?就先从它的名字说起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楼还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那种风月场所,它最初指的其实是豪华的楼宇,尤其是当时帝王的居所。
相传齐武帝曾一时兴起建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并命名为"兴光楼",而又因为这座楼宇是以青色为主色调,装饰华美,所以又被称为"青楼"。因此,从这时起,"青楼"就成了形容富丽堂皇建筑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青楼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唐宋时期,它开始与风月场所联系在一起。这一转变其实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在那个年代,王侯贵族家中蓄养家妓的风气十分盛行。
而这些家妓往往住是住在府邸内的华丽楼阁中,并且这些楼阁多以青色装饰,于是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些蓄养家妓的场所也直接称作"青楼"了。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这个阶段,青楼也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娱乐场所,它反而更像是一个文化沙龙,吸引了大量文人雅士前来寻找灵感。许多著名诗人如陆游、杜牧、李商隐、杜牧等,都曾在青楼中留下过动人的诗篇其中陆游写的的“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旁”,也十分有名,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们当时的情感。
然而,到了宋代,青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交场所已经相当普及。它不再局限于贵族府邸,而是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歌舞表演,品尝美酒佳肴,更可以与才貌双全的女子畅谈诗文。于是青楼成为了文人雅士展示才华、结交朋友的重要平台,就如朱敦儒言:“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二、青楼消费随着青楼的普及,一套复杂的消费体系也随之形成,我们都知道宋代的有钱人多,当然娱乐场所也多。那么在宋代,想要进入青楼,究竟要花多少钱呢?
首先啊,客人需要支付一笔"花茶费",这笔费用的多少,往往取决于顾客的身份地位。
据《武林旧事》记载,一般的平民可能只需支付几百文钱就能入门;但如果是达官显贵,那花茶费可能就要涨到上千文。这种差别化的定价不仅是青楼经营者的一种策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等级观念。
而当他们进入青楼后,消费其实才刚刚开始,毕竟接下来是酒水、食物,以及各种娱乐项目的费用,如果客人想要欣赏歌舞表演,还需要再额外付费。《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在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位文人在青楼的消费可能高达几千文钱。
而在北宋时期,一两银子是一贯钱(差不多是770文—1000文之间),而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924—1848元,这几千文如果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差不多相当于几千元人民币高的话就会上万,而这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到了明代,青楼的消费就更加多了,以《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为例,他每次光顾青楼,往往要花费数十两白银。如果换算成今天的货币,可能就是数万元人民币,这样的消费水平,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惊人的。
除了这些常规消费,还有一种特殊的费用叫做"梳栊钱"。这是给青楼女子的打赏钱,数额往往不菲,据说,一些大户人家为讨好心仪的姑娘,有时会一掷千金,给出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的梳栊钱,真的是奢侈啊。那成为青楼女子需要什么条件吗?
三、清倌人与花魁根据才艺和地位的不同,青楼女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清倌人和花魁。
清倌人顾名思义,就是以清白自居的艺伎,她们多半只是卖艺,以才艺取胜。在青楼中,清倌人往往精通琴棋书画,能与文人雅士谈笑风生。
与清倌人相比,花魁则是青楼中的顶级存在,她们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才艺双全。这位花魁,往往能够吟诗作画,精通音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她们就相当于是当地的明星,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
差不多就是《琵琶行》中的那位女子“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由此可见,当时她十分的受欢迎程度。同样她的技艺也是十分的娴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足以说明她的技艺了,当然这只是个例子,说她可能的受欢迎程度。
据说,要想见当时的花魁,则是需要花大价钱的,至少一两银子。
四、特殊的商业生态系统其实古代的青楼更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那可是十分的赚钱,在古代社会,青楼在城市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影响着多个行业的发展。
首先,青楼本身就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从入门的"花茶费"到各种娱乐消费,再到"梳栊钱",每一个环节都能为青楼带来可观的收入,甚至一些经营有方的青楼,可以直接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
其次,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青楼需要采购大量的酒水、食材、乐器等物品,这就为酒商、食品商、乐器制造商等创造了十分大的商机。
同时,青楼女子对服饰、首饰的需求,也刺激了纺织业和珠宝业的发展,以及姑娘们的妆容也是带起了当地的脂粉铺的生意。
更重要的是,青楼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社交平台。在这里,商人可以结识一些大臣,寻求他们支持;文人则是可以结识富商,寻求资助;官员则可以在此放松身心,结交各界人士。这种社交功能,使得青楼成为了古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青楼经济也有十分大的负面影响,它的出现助长了奢靡之风,导致一些官员和商人挥霍无度,交接信息的场所。同时,青楼的存在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历代治理的难题之一。
五、青楼文化:一面照亮古代社会的镜子在文学方面,青楼为我国古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青楼都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李白的《清平调》、杜牧的《赠别》等名作,都与青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作品不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艺术方面,青楼是古代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许多流传至今的古典音乐、舞蹈,都与青楼有着渊源。青楼女子的妆容服饰,也影响了古代的审美标准。可以说,青楼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国古代的艺术风格。
在社会风俗方面,青楼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男权文化。青楼中的差别化消费,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而青楼女子的地位,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态度。通过研究青楼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机制。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青楼逐渐成为一种落后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在近代以来,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变化,青楼文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结语青楼在我国存在了上千年,承载着许多复杂的历史记忆。它既是文人骚客的精神家园,又是商贾士绅的社交平台;既是才艺表演的舞台,又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但是它的消费实在是太贵了,普通人真的是难以承受,就是在现代我们也是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