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儿子写诗向父亲要钱,全篇20字无一钱字,好友:我把女儿嫁他

游史渊吖 2025-01-07 16:00:26

我们知道古代的小孩在很小就会写诗,而有一位名人他在七岁时写了一首诗找父亲要钱,全篇一共二十字,但是却没出现一个“钱”字,而他父亲的一位好友看到后直言:我要把女儿嫁给他!这位名人究竟是谁?后来这位友人的女儿真的和他成亲了吗?

七岁神童: 二十字诗作惊艳四座

这位名人就是黄侃,在《觉醒年代》播出时有不少人都被里面的黄侃“圈粉”。在黄侃年仅七岁的时候,黄家正因父亲黄云鹄辞官归隐而陷入经济困境。

有一次黄云鹄忘记给家里寄钱了,黄侃的母亲就让黄侃给他的父亲写一封信,给家里寄钱。而后小小年纪的黄侃深感家中窘迫,却又不忍直言,于是以一首巧妙的诗句向父亲委婉表达了家中的经济需求。

这首诗是这样的:"父作盐梅令,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

短短二十个字,没有一个"钱"字,却将家庭的困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中的"盐梅"二字出自《诗经》,比喻治国的栋梁之才,黄侃用这个典故既赞美了父亲的才能,又暗示父亲应该为国效力。"淡泊"二字则巧妙地暗示了家中清贫的状况。最后一句"杼轴任其空"更是点睛之笔,用织布机空空如也的意象,委婉地表达了家中无钱的困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侃的文学天赋,更体现了他对家庭处境的敏锐观察和对父亲深深的敬意。当黄云鹄收到这封信,打开看到这首诗时,心中既感愧疚,又为儿子的才华感到自豪。

而父亲的好友王鼎丞当时也在旁边,他在看到信后更是被黄侃的才华所折服,当场表示要将女儿王采蘅许配给他。那这场亲事真的成了吗?

情感世界: 多姿多彩的婚姻生活

当然了,黄侃的情感生活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充满了戏剧性,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小说,

黄侃的第一段婚姻始于18岁。那年,他与王采蘅成婚。这是一场典型的家族联姻,虽然王采蘅贤惠尽职,但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难以长久维系,黄侃内心渴望真挚的爱情,这种渴望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在北大任教期间,黄侃与思想前卫的黄绍兰相识并产生了感情。尽管当时已有家室,但黄侃依然热烈地追求黄绍兰。这段感情的产生,为黄侃的婚姻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波折。当时黄绍兰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黄侃在一起,与家人断绝关系。

然而,黄侃的感情生活并未就此安定下来,他在后来又离开了黄绍兰,去追寻下一段感情,最后黄绍兰无法接受自杀而死。而后他的每一段感情都充满了激情和矛盾,他在新欢旧爱之间频繁转换,仿佛在寻找那个能真正理解他的灵魂伴侣。在这中间他又经历了6次婚姻,但结果都是分离。

就在大家认为他会一直这样下去的时候,他竟收了心与比自己小17岁的黄菊英安定下来。有人好奇他究竟结了几次婚,就去算了一下,他这一生一共经历了九次婚姻。

黄侃的感情生活虽然备受争议,但也反映了他追求真挚情感的执着。他的多段婚姻经历,为他的生平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人性的文人形象。

学术争锋: 与胡适的激烈交锋

与此同时,黄侃的才华在学术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在语言学和音韵学方面的造诣尤其深厚,成为了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之一。

然而,黄侃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胡适之间的激烈交锋,成为了那个时代学术界的一大看点。并且黄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特别会骂人,还是那种拐弯抹角的骂。

黄侃坚守传统文化立场,对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持强烈批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白话文缺乏文言文的凝练和美感,无法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的这种观点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北大任教期间,黄侃经常在课堂上和公开场合对胡适发起犀利的攻击。他的言辞常常辛辣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他曾在课堂上讽刺道:"胡适之,你该叫'胡到哪里去'才符合白话文。"这句话不仅展现了黄侃的幽默感,也体现了他对白话文的不屑一顾。

面对黄侃的攻击,胡适却保持了相对平和的态度。他曾回应道:"每个人有选择的权利,文言文和白话文都应该有其位置。"这种态度反映了胡适的包容性,也凸显了新旧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黄侃与胡适的对立,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恩怨,更代表了那个时代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这场学术论战,为我们留下了探讨传统与现代文化关系的生动案例。

就比如有一次,当他们在论及文言文与白话文孰优孰劣时,黄侃举例子说:“比如,胡适在老家的太太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仅需4字‘妻丧速归’即可;但是如果用白话文,就要写‘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足足11个字,电报费要比文言文贵出两倍!”

在这场论战中,黄侃展现出了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犀利的批评风,他的坚持虽然常被视为保守,但也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辩护。

教学生涯: 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的教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他在北大和南开大学任教期间,以其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而闻名。究竟是怎么不拘一格呢?

比如他时常迟到或缺席课程,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然而,正是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反而增添了他的魅力。学生们不仅没有因此而对他失去敬意,反而更加崇拜他。这是因为,每当黄侃出现在讲台上,总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识盛宴。

在课堂上,黄侃常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社会现象和学术界的新潮流。他的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像是一个思想的角斗场。学生们在他的引导下,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学问,更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黄侃的教学方式虽然不符合常规,但他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使他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课堂成为了一个思想的熔炉,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者。学生们常说,“听黄侃一堂课,胜过读十本书。”

这种教学风格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但也展现了黄侃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他认为,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黄侃的课堂会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解释,让复杂的学术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他还喜欢在课堂上即兴发挥,有时甚至会与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获得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现在的很多老师也在用这种方式教学。

生活态度: 我行我素的文化异类

除了在学术和情感方面的特立独行,在服饰上,黄侃有自己独特的品味。他不拘泥于当时流行的西式服装,而是坚持穿着传统的长袍马褂。这种坚持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成为了他个人形象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街头巷尾,黄侃的长袍马褂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黄侃的生活习惯也颇为特别,他喜欢喝酒,常常醉醺醺地出现在公共场合。他常说:"酒能助兴,更能助才。"在他看来,适度饮酒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激发灵感,但是这种习惯可不太好。

在日常交往中,黄侃也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喜欢应酬,常常直言不讳,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刻薄。但是,那些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黄侃的刻薄只是针对事不针对人,他内心其实是个热心肠的人。

黄侃的这些特立独行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中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他成为了民国时期文坛上一位独特的存在,既受人敬仰,又备受争议。有人称赞他是真性情的文人,也有人批评他不修边幅、不守规矩。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文人,何为独立的个性。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黄侃的存在无疑为文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总结: 才华与争议并存的一生

最后,让我们以黄侃自己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大丈夫行事,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何惧人言?"这句话不仅是黄侃一生的写照,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箴言。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独立思考、坚持自我的精神。

对于黄侃,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