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与莫斯科的博弈桌上,一场围绕乌克兰资源命脉的拉锯战正悄然升级。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对俄乌局势的强势介入,意外演变成一场被多方“打脸”的外交窘境,这边厢刚为力挺基辅当局与普京翻脸,那边厢却遭泽连斯基政府反手“将了一军”。
向来以“普京挚友”自居的特朗普,近日罕见对克里姆林宫发出强硬信号。这位共和党籍政要公开指责俄方在谈判中“得寸进尺”,特别是普京关于“乌克兰需要政权更迭”的表态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为迫使莫斯科回到谈判桌,特朗普抛出杀手锏:若证实俄方破坏和谈,将对经第三国加工的俄罗斯石油征收惩罚性关税。
此番言论犹如投下震撼弹,毕竟特朗普任内始终将俄美关系视作重要外交资产。如今态度急转直下,暴露出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俄方坚持要求基辅现政府下台作为停火前提,而美方亟需泽连斯基政权维持运作以推进关键矿产协议。
这场外交风暴的漩涡中心,正是牵动多方利益的乌克兰矿产资源。据知情人士透露,美乌秘密谈判中的矿产开发协议涉及锂、稀土等战略资源,这些矿产对新能源产业与国防科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特朗普团队将此视为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布局,却未料到遭遇基辅当局的强硬反弹。
泽连斯基政府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由,断然拒绝美方最新协议草案。基辅决策层担忧过度让步将危及加入欧盟进程,更警惕美国资本对战略资源的控制。这种“过河拆桥”的举动让华盛顿措手不及,特朗普随即发出“严重后果”警告,美乌关系骤然蒙上阴影。
面对俄乌两国的接连“背叛”,特朗普的应对手段却显得捉襟见肘。对俄石油关税威胁遭遇执行难题,全球能源市场的复杂供应链使得追踪石油原产地近乎不可能,且该政策需欧盟配合方能奏效。而在乌克兰方向,暂停军援虽令基辅短期受挫,却迫使泽连斯基以“同意临时停火”为筹码换取援助重启,反令美方陷入被动。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困境折射出美国影响力的结构性衰减。既不愿为调停冲突付出实质代价,又想通过商业协议攫取战略利益,这种“既要又要”的算计在复杂的地缘棋局中难以奏效。莫斯科看准华盛顿的急功近利,通过提高要价消耗美方耐心;基辅则娴熟运用“危机边缘”策略,将外部援助转化为政治筹码。
当前局势暴露出乌克兰危机的多重矛盾:美俄战略对抗持续升级、欧洲安全架构动摇、资源争夺战暗流涌动。特朗普团队原想通过速战速决摘取“和平缔造者”桂冠,却在各方算计中越陷越深。普京的“拖字诀”与泽连斯基的“太极拳”,正在将这场代理人战争转化为消耗美国政治资本的泥潭。
随着美国大选临近,乌克兰牌局的赌注持续加码。无论是克里姆林宫的“政权更迭”论,还是基辅的“资源主权”主张,都成为检验美国全球领导力的试金石。当“美国优先”遭遇“国家利益至上”,这场跨大西洋博弈注定难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