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叔叔才八九岁,有年一秋天,天降大雪,大雪下了一天一夜,愁云笼罩的整个村子都兴奋了。
然后大家开始翻箱倒柜找刀,杀猪匠找出了长长的杀猪刀,老奶奶找出了挂在墙上的镰刀,砍柴的摸出了柴刀,叔叔的母亲也擦干净了菜刀,大家纷纷议论,这次总归是要来了。
他们是在等一个人。
他们等的是一个卖刀的人。
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
这个人,谁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他好像某一天,突然就出现了。
他穿着破旧的中山装,带着斗笠,推着一个很大很大的推车,缓缓从村外走过来。
他走路的姿势也很奇怪,给人感觉就好似每一步都用尺子量过一般,每一步的距离都绝对相同!
他像是走了很远的路,身上满是灰尘,但脸上总是干干净净,总是从容淡定,安安静静,像武侠小说里的人物。
他放下推车,车里没有别的,全是密密麻麻的农具,有菜刀、镰刀、锄头、剔骨刀,深不见底。
这些刀,是给村里人用的,不收钱,等刀子用旧了,他会来回收,然后再拿出来新的刀给大家。
他的刀具很好,寒光闪闪,刀气逼人,不能说削铁如泥,但是吹毛断发是没问题的。村里的闲汉做过试验,揪几根头发,放在刀口上,使劲一吹,头发顿时断成了二截。
更神秘的是,他每次给了刀具,临走时都会说一句很有预言性质的话。
比如他会说,我等麦收了来,或者说等下了冰雹来,还有一次等秋日里下雪了我再来,而这次走的时候他说等村里榆树开花了我再来。
他每次过来,都是静静站在那里,打开车里的大木箱子,把刀具一个个摆在地上,然后回收了旧刀具,再一个个工工整整放回推车,换完就走,连口水都不喝,更别说在村子里住几天了。
这是一个让人疑惑的神秘人。
不过有一次,他在村子里多待了半天。
那一年,村子大旱,眼看着禾苗要枯死了,连池塘的水都干涸了,而村口的大两颗榆树却诡异开花了,这时卖刀人来了。
这一次,他多待了十分钟,并且第一次出手。
在他出手之前,大家也都觉得,这个人一定不简单,他很像古代的侠客,戏文里说的高手,低调、认真、守信。
大家都相信,他那个深不见底的大箱子里,肯定有一把真正的宝剑,寒光凛凛,剑气冲天,一旦出鞘,便有龙吟一般的剑气溢出,绕梁三日,经久不散。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真正出手竟然是这个模样。
那一次,他来到村口,面对着等待交换道具的村民,微微欠了欠身子,然后一步步朝着村口走去。
村口有两颗棵长在一起的三五大汉都抱不过来的老榆树,这是两棵遮天蔽日的老树,黑压压的长在一起,三伏天从底下经过,都觉得凉飕飕的。
村里人认为,这棵树活得太久了,成精了,就想把树供奉起来,当成神树,于是给树上缠上红布条,还有人认老树为干娘,还有人中邪撞鬼后,就弄点儿鸡鸭肠子缠着破鞋扔到树上,据说可以辟邪。
卖刀人从大箱子里抽出一柄好似快要破碎的长剑,一步步走到树下,眯着眼看了看大树,立了一刻,他的身子纹丝不动,而后他看了一眼手中的剑,突然就出手了。
据当时围观的村民讲,他出剑的感觉非常怪异,出手非常缓慢,一把剑慢慢抡起来,抡足了一个半圆,然后缓缓往下落,几乎是一寸寸往下落,让人看着都着急。
他就只抡了这么一下,然后就结束了,一步步走了回来。
大家满怀期待地看着大树,想着树上会不会掉下来一只怪物,或者什么精怪,甚至这棵树会不会拦腰斩断,但是等了好久,老树还是好好的,连片树叶都没掉下来。
大家满脸失望,怏怏地交换了刀具,这次也没有了以前的殷勤,很快就走了。
卖刀人依旧从容淡定,将刀具一件件整整齐齐摆放在大车里,然后推着车一步步走远了。
等他的身影刚刚消失在道路尽头,就听见轰一声响,两颗大榆树竟然碎了,是的碎了,在村民注视下,变成了一块一块的,跟村民平时烧火劈的柴差不多大的木块!
大家吓了一跳
杀猪匠壮着胆捡起一段看了看,忍不住啧啧称赞,说这刀法好,一刀斩断,端口平滑,这刀法真正神了!
又有好事的数了数,发现这颗大树从头到尾一共被斩成了五百六十八段,每一段都是一尺长,一寸不长,一寸不短,就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大家都有些恍惚,这一剑可斩不成五百六十八段,难道说他就在那一瞬间,连续斩出了几百剑?
再回想一下,他出剑时看着特别慢,一点点儿往下压,难道是出剑太快了,剑与剑之间形成了残影,所以才看着慢?
有人就感慨,这才是真人不露相啊,人家当时怕引起注意,故意用剑气封住树干,不让大榆树散落。
大家也有些犯嘀咕,这人剑法如此逆天,简直像传说中的剑仙下凡了,为何还要来我们这个破村子,还赊刀收刀呢?
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反正从那以后,这个卖刀人就成了一个传奇,一个村子里的守护者,每到他要来的时候,村子都像迎来了盛大节日。
不管是受到了热烈欢迎,还是冷遇嘲笑,卖刀人还是那一幅从容淡定的样子,一步一步走过来,一步一步走回去,不会留下一句话,也不会多呆一分钟。
久而久之,村里人也对他形成了一种敬畏,不再试图挽留他,而是恭恭敬敬换完刀具就走。他留下的刀具也有了更多的意义,成为了一种辟邪的法器,据说谁家闹鬼撞邪了,只要把他的刀具放在枕头下,枕着睡一觉,第二天就好了。
后来这位卖刀的人就不来了,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村里的老人回想起来都亲切的叫他赊刀匠!
